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及踢脚线取暖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58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取暖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及踢脚线取暖器。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包括栅格状的出风框和驱动装置,出风框可转动连接在取暖器的出风口,驱动装置带动出风框转动从而调节取暖器的出风风向。与传统踢脚线取暖器相比,本申请在取暖器的出风口增加了可调节出风方向的出风装置,驱动装置带动出风框转动从而调节取暖器的出风风向,能适当调节出风框的方向,以达到客户感觉最舒服的角度出风,提升客户体验效果。

An air outlet device and a baseboard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及踢脚线取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暖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及踢脚线取暖器。
技术介绍
在取暖器领域里,传统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框都固定在产品上方,热量垂直发散,由于出风框无法自由旋转角度,因此不能调节热量发散的方向,即无法调节出风方向,严重影响客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出风方向的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及踢脚线取暖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包括出风框和驱动装置,出风框可转动安装在取暖器的出风口,驱动装置带动出风框转动从而调节取暖器的出风风向。其中,出风口的一端内侧壁设有转轴,出风口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侧壁设有支撑杆,出风框的两端垂直延伸有转动片,其中一端的转动片设有与转轴配合的轴孔,另一端的转动片的端部抵顶支撑杆。其中,转轴与轴孔之间通过轴承配合,支撑杆的端部设有能够转动的滚动圆环,支撑杆套设有垫片,转动片的端部插入滚动圆环与垫片之间的间隙并与支撑杆抵顶。其中,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连接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转动轴连接出风框,动力装置能够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出风框转动。其中,传动机构包括连接动力输出轴的主动齿轮和啮合配合主动齿轮的摆动齿轮,摆动齿轮的转动轴连接出风框,动力装置通过主动齿轮和摆动齿轮带动出风框转动。其中,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动力输出轴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其中,固定板设置在取暖器的空腔内,固定板的外侧设有安装架,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架上。其中,出风口的两端都安装有固定板,其中一个固定板安装有轴套,另一个固定板安装有所述驱动装置,出风框的的两端都设有转动轴,其中一端的转动轴与轴套配合,另一端的转动轴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驱动装置驱动通过驱动转动轴来驱动出风框转动。其中,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驱动转动轴转动来驱动出风框转动。还提供一种踢脚线取暖器,包括上述所述的出风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传统踢脚线取暖器相比,本申请在取暖器的出风口增加了可调节出风方向的出风装置,驱动装置带动出风框转动从而调节取暖器的出风风向,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节出风框的出风方向,以达到客户感觉最舒服的角度出风,提升客户体验效果。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的踢脚线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踢脚线取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踢脚线取暖器的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的驱动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的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框转动至与出风面呈35°时的侧示图。图6是实施例1的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框转动至与出风面呈70°时的侧示图。图7是实施例1的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框转动至与出风面呈105°时的侧示图。图8是实施例2中出风框转动一定角度后踢脚线取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2中出风框转动一定角度后踢脚线取暖器的另一视角的内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2中的出风框与驱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1——壳体,2——发热体,3——出风口,41——出风框,411——转动片,42——步进电机,43——主动齿轮,44——摆动齿轮,441——转轴,45——转轴,46——垫片,47——安装架,48——微动开关,49——固定板,50——支撑杆,501——滚动圆环,51——轴承,52——侧板,6——转动轴,7——轴套。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踢脚线取暖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1、设在空腔内的发热体2和开设在壳体1顶面的出风口3,出风口3的出风面倾斜向下设置,如图5所示。出风口3设有出风装置,出风装置包括栅格状的出风框41和驱动装置,出风框41可转动安装在取暖器的出风口3内,驱动装置带动出风框41转动从而调节取暖器的出风风向。与传统踢脚线取暖器相比,本申请在取暖器的出风口3增加了可调节出风方向的出风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出风框41转动从而调节取暖器的出风风向,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出风框41的出风方向,以达到客户感觉最舒服的角度出风,提高客户体验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的空腔内安装有固定板49,出风框41和发热体2的一端安装于固定板49,出风框41和发热体2的另一端安装于壳体1的侧板52。侧板52的内侧面设有一个转轴45,出风框41的两端垂直延伸有转动片411,与转轴45连接的转动片411设有轴孔,轴孔内安装有轴承51,转轴45通过轴承51与转动片411转动连接,使得转动片411能够顺畅绕轴承51转动。固定板49的内侧面设有支撑杆50,支撑杆50的端部设有滚动圆环501,滚动圆环501可相对支撑杆50转动或者滚动圆环501与支撑杆50一起相对固定板49转动。支撑杆50还设有垫片46,滚动圆环501与垫片46之间留有间隙,出风框41另一端的转动片411的端部插入该间隙中,能够有效减少转动片411与固定板49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从而使出风框41转动更流畅。支撑杆50通过该端的转动片411起到支撑转动的作用,使得出风框41转动时有着力点,减少驱动装置受到力,进一步使得出风框41转动更加流畅。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出风框41,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出风框41转动。具体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动力输出轴的主动齿轮43和与主动齿轮43啮合的摆动齿轮44,摆动齿轮44的转动轴441固定连接出风框41,动力装置通过主动齿轮43和摆动齿轮44带动出风框41绕转轴45转动,从而调节出风框4的出风风向。优选的,动力装置为可角度精准控制的步进电机42,动力输出轴为步进电机42的输出轴。取暖器工作时,打开微动开关48,再由电子控制板(图中未示出)输出信号,步进电机42会根据收到的信号启动转动,以使主动齿轮43带动摆动齿轮44转动,从而带动整个出风框41绕转轴45转动,可以实现取暖器35度角出风、70度角出风和105度角出风,如图5至图7所示。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更改和重新设置取暖器的出风角度。本实施例中,取暖器空腔设有安装架47,步进电机42安装在安装架47上,安装架47安装在固定板49的外侧面,摆动齿轮44的转动轴441的端部转动穿过固定板49与出风框41的转动片411固接,支撑杆50抵顶该转动片411的端部,为出风框41的转动提供着力点,减少摆动齿轮44的受力,使得出风框41转动更加流畅。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再次不做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图9和图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框和驱动装置,出风框可转动安装在取暖器的出风口,驱动装置带动出风框转动从而调节取暖器的出风风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框和驱动装置,出风框可转动安装在取暖器的出风口,驱动装置带动出风框转动从而调节取暖器的出风风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口的一端内侧壁设有转轴,出风口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侧壁设有支撑杆,出风框的两端垂直延伸有转动片,其中一端的转动片设有与转轴配合的轴孔,另一端的转动片的端部抵顶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与轴孔之间通过轴承配合,支撑杆的端部设有能够转动的滚动圆环,支撑杆套设有垫片,转动片的端部插入滚动圆环与垫片之间的间隙并与支撑杆抵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连接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转动轴连接出风框,动力装置能够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出风框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取暖器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连接动力输出轴的主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宁韩雪东周景涛张子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