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552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设置于PCB线路板上方,LED偏光透镜设有透镜内腔顶面、第一透镜内腔侧面、第二透镜内腔侧面、第一透镜反射面、第二透镜反射面和第一透镜出射面和第二透镜出射面,第一透镜出射面、第一透镜反射面、第二透镜反射面和第二透镜出射面构成的透镜本体的横截面轮廓线呈M型形状,所述透镜本体由左右两个对称的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LED偏光透镜把LED光源发出的光线更多地投射到70‑80°区域,且接收区域宽度与高度成约五倍关系,实现小角度聚光,最大光强/流明比值达到2Cd/Lm,LED光接受面区域光斑效果过渡均匀,照度均匀度达到1:1.1,使得LED灯照度均匀度提高,并且相同的照度下灯具功率降低。

A kind of LED polarizing lens with uniform lumino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透镜和LED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
技术介绍
LED透镜与LED光源配合能增强光的使用效率和发光效率,形成使用不同的透镜改变LED光源的光场分布的光学系统。未经配光的LED光源是一种近似的朗伯体,朗伯体是指当入射能量在所有方向均匀反射,即入射能量以入射点为中心,在整个半球空间内向四周各向同性的反射能量的现象,称为漫反射,也称各向同性反射,一个完全的漫射体称为朗伯体。未经配光的LED光源形成的近似朗伯体的对应接受面上是分布不均匀的圆形光斑。目前的LED透镜不能把LED光源发出的光线投射到适当的区域,使得LED灯的功率过高,不能有效聚光,光强与流明比值较低,LED光源接受面区域光斑不均匀,LED灯的光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解决了使LED灯在相同的照度下降低功率,实现小角度聚光,LED光接受面区域光斑效果过渡均匀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设置于PCB线路板上方,LED偏光透镜设有透镜内腔顶面、第一透镜内腔侧面、第二透镜内腔侧面、第一透镜反射面、第二透镜反射面和第一透镜出射面和第二透镜出射面,第一透镜出射面、第一透镜反射面、第二透镜反射面和第二透镜出射面构成的透镜本体的横截面轮廓线呈M型形状。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由左右两个对称的透镜组件构成,第一透镜组件设有所述第一透镜出射面和第一透镜反射面;第二透镜组件设有所述第二透镜出射面和第二透镜反射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的接触面的纵截面呈半圆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出射面和第一透镜反射面之间的第一透镜角的角度范围为30°至60°;所述第二透镜出射面和第二透镜反射面之间的第二透镜角的角度范围为30°至60°。第一透镜组件的第一透镜反射面和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透镜反射面的顶部横向轮廓线呈V型形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反射面和第二透镜反射面的顶部横向轮廓线为弧形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的纵截面呈半圆形。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组件的第一透镜出射面和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透镜出射面的横向轮廓线向内倾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及LED冰柜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基于非均匀网格划分法设计了一种用于区域照明的LED偏光透镜,所述LED偏光透镜匹配普通2835或者3030封装LED,该透镜能够把LED光源发出的光线更多地投射到70-80°区域,当接收区域宽度与高度成约5倍关系,相同的照度下LED灯具功率降低,实现小角度聚光,最大光强/流明比值达到2Cd/Lm,且整个LED光源接受面区域光斑效果过渡均匀,照度均匀度达到1:1.1。通过采用上述LED偏光透镜使得LED灯照度均匀度提高,并且相同的照度下灯具功率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的光路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的配光曲线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的平面照度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的光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1,设置于PCB线路板上方,LED偏光透镜1设有透镜内腔顶面10、第一透镜内腔侧面11、第二透镜内腔侧面12、第一透镜反射面13、第二透镜反射面14和第一透镜出射面15和第二透镜出射面16,第一透镜出射面13、第一透镜反射面15、第二透镜反射面16和第二透镜出射面14构成的透镜本体的横截面轮廓线呈M型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透镜本体由左右两个对称的透镜组件101、102构成,第一透镜组件101设有所述第一透镜出射面13和第一透镜反射面15;第二透镜组件102设有所述第二透镜出射面14和第二透镜反射面16。所述第一透镜组件101和第二透镜组件102的接触面的纵截面呈半圆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出射面和第一透镜反射面之间的第一透镜角的角度范围为30°至60°;所述第二透镜出射面和第二透镜反射面之间的第二透镜角的角度范围为30°至60°。第一透镜组件101的第一透镜反射面15和第二透镜组件102的第二透镜反射面16的顶部横向轮廓线呈V型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反射面15和第二透镜反射面16的顶部横向轮廓线为弧形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透镜组件101和第二透镜组件102的纵截面呈半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透镜组件101的第一透镜出射面13和第二透镜组件102的第二透镜出射面14的横向轮廓线向内倾斜。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ED偏光透镜1的光路原理如下:LED光源6经LED发光面61发出LED光线,LED光线经LED偏光透镜1的内腔顶面10散射到第一透镜反射面13、第二透镜反射面14和第一透镜出射面15和第二透镜出射面16,投射到第一透镜反射面13、第二透镜反射面14的光线全反射分别从第一透镜出射面15和第二透镜出射面16射出。由LED偏光透镜1的光路原理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ED偏光透镜1将LED光源6发出的光线更多地投射到图6所示的70-80°区域,并且接收光线区域宽度与高度成约5倍关系,实现了相同的照度下灯具功率降低,小角度聚光,最大光强/流明比值达到2Cd/Lm,如图7所示,整个光源接受面区域光斑效果过渡均匀,照度均匀度达到1:1.1。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LED偏光透镜使得LED灯照度均匀度提高,并且相同的照度下灯具功率降低。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设置于PCB线路板上方,其特征在于:LED偏光透镜设有透镜内腔顶面、第一透镜内腔侧面、第二透镜内腔侧面、第一透镜反射面、第二透镜反射面和第一透镜出射面和第二透镜出射面,第一透镜出射面、第一透镜反射面、第二透镜反射面和第二透镜出射面构成的透镜本体的横截面轮廓线呈M型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设置于PCB线路板上方,其特征在于:LED偏光透镜设有透镜内腔顶面、第一透镜内腔侧面、第二透镜内腔侧面、第一透镜反射面、第二透镜反射面和第一透镜出射面和第二透镜出射面,第一透镜出射面、第一透镜反射面、第二透镜反射面和第二透镜出射面构成的透镜本体的横截面轮廓线呈M型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本体由左右两个对称的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构成,第一透镜组件设有所述第一透镜出射面和第一透镜反射面;第二透镜组件设有所述第二透镜出射面和第二透镜反射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的接触面的纵截面呈半圆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度均匀的LED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柳叶王会春陈伟李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元晖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