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保压取心内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36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岩保压取心内筒,内部胶套插设在岩心加持筒外管内,内部胶套和加持筒外管的内壁间形成一围压空腔,内部胶套两端均设有密封堵头和密封圈,上端的密封堵头和密封圈配合使用来密封围压空腔上端口,下端的密封堵头和密封圈配合使用来密封围压空腔下端口,上端连接件的一端密封连接中空岩心加持筒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供压仓,供压仓通过供压管线与围压空腔连通,供压阀设置在供压管线上,用于控制参考压力的流体的供给,下端连接件的一端密封连接中空岩心加持筒的下端,另一端连接球阀,岩心加持筒的上端设有出口管线,上端出口管线设有上端出口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保证含气量的准确测定,且无需将岩心取出即可实现煤岩地层条件渗透率测试。

Inner cylinder of coal rock pressure maintaining co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岩保压取心内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层气勘探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煤岩保压取心内筒。
技术介绍
原始地层条件下煤层气含量及物性特征是煤层气勘探开发方案制定的重要参数,煤层气工作者通常通过钻井取心对其进行测定。目前,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所采用的密闭取心装置或保压取心装置不适合于煤层的密闭取心。煤层气井常采用的绳索取心由于提心过程中岩心暴露,提心耗时较长,造成岩心中的气体大量逸散,而影响煤层气含量测定精度,尤其对于碎粒煤而言。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测定煤层气含量的煤岩保压取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煤岩保压取心内筒,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煤岩保压取心内筒,包括中空岩心加持筒、上端连接件、供压仓、供压管线、供压阀、上端出口阀、上端出口管线、下端连接件、球阀;其中,岩心加持筒包括内部胶套和岩心加持筒外管,内部胶套插设在岩心加持筒外管内,内部胶套和加持筒外管的内壁间形成一围压空腔,用于装载围压流体;内部胶套两端均设有密封堵头和密封圈,上端的密封堵头和密封圈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岩保压取心内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岩心加持筒(1)、上端连接件(2)、供压仓(3)、供压管线(4)、供压阀(5)、上端出口阀(6)、上端出口管线(7)、下端连接件(9)、球阀(10);/n其中,所述岩心加持筒(1)包括内部胶套(12)和岩心加持筒外管(11),内部胶套(12)插设在岩心加持筒外管(11)内,内部胶套(12)和加持筒外管(11)的内壁间形成用于装载围压流体的围压空腔;内部胶套(12)两端均设有密封堵头和密封圈,上端的密封堵头和密封圈密封围压空腔上端口,下端的密封堵头和密封圈密封围压空腔下端口;/n所述上端连接件(2)的一端密封连接中空岩心加持筒(1)的上端,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岩保压取心内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岩心加持筒(1)、上端连接件(2)、供压仓(3)、供压管线(4)、供压阀(5)、上端出口阀(6)、上端出口管线(7)、下端连接件(9)、球阀(10);
其中,所述岩心加持筒(1)包括内部胶套(12)和岩心加持筒外管(11),内部胶套(12)插设在岩心加持筒外管(11)内,内部胶套(12)和加持筒外管(11)的内壁间形成用于装载围压流体的围压空腔;内部胶套(12)两端均设有密封堵头和密封圈,上端的密封堵头和密封圈密封围压空腔上端口,下端的密封堵头和密封圈密封围压空腔下端口;
所述上端连接件(2)的一端密封连接中空岩心加持筒(1)的上端,另一端连接所述供压仓(3),所述供压仓(3)通过所述供压管线(4)与所述围压空腔连通,向所述围压空腔传输参考压力的流体;
所述供压阀(5)设置在所述供压管线(4)上,用于控制参考压力的流体的供给,所述下端连接件(9)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中空岩心加持筒(1)的下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球阀(10),所述岩心加持筒(1)的上端设有所述上端出口管线(7),所述上端出口管线(7)设有所述上端出口阀(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保压取心内筒,其特征在于,上端的密封堵头是环空密封堵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雪峰高彩霞崔周期张雅兰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