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式钎焊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杆、限位孔、限位槽、固定板、通孔和稳定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杆穿过限位孔并插入限位槽对移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对压紧板的位置进行固定的目的,通过固定板和通孔的使用,提高了移动杆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稳定机构的使用,避免了移动杆发生晃动的现象,解决了现有钎焊前处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有单一的定位板对焊件摆放的位置进行定位,不能对焊件进行有效的固定,在清除氧化物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焊件发生晃动的现象的问题,该连续式钎焊前处理装置,具备稳定清除氧化物的优点,值得推广。
A continuous pretreatment device for bra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钎焊前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钎焊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式钎焊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钎焊是指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的焊接方法,钎焊时,首先要去除母材接触面上的氧化膜和油污,以利于毛细管在钎料熔化后发挥作用,增加钎料的润湿性和毛细流动性,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钎焊又分为硬钎焊和软钎焊。在钎焊加工之前,需要使用到激光处理设备对焊件表面的氧化物进行清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钎焊前处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有单一的定位板对焊件摆放的位置进行定位,不能对焊件进行有效的固定,在清除氧化物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焊件发生晃动的现象,降低了钎焊前处理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式钎焊前处理装置,具备稳定清除氧化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钎焊前处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有单一的定位板对焊件摆放的位置进行定位,不能对焊件进行有效的固定,在清除氧化物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焊件发生晃动的现象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续式钎焊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台,所述机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焊件,所述焊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与机台固定连接,所述焊件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左侧贯穿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机台的一侧与机台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固定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左侧延伸至固定壳的左侧,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开设有与移动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滑杆,所述滑杆靠近通孔内壁的一侧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远离通孔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移动杆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有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顶部穿过限位孔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且限位槽均匀分布于移动杆的底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左侧开设有与拉杆配合使用的滑孔,所述拉杆的右侧穿过滑孔并与移动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固定壳内壁的右侧开设有与第二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压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机台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三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三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杆、限位孔、限位槽、固定板、通孔和稳定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杆穿过限位孔并插入限位槽对移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对压紧板的位置进行固定的目的,通过固定板和通孔的使用,提高了移动杆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稳定机构的使用,避免了移动杆发生晃动的现象,解决了现有钎焊前处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有单一的定位板对焊件摆放的位置进行定位,不能对焊件进行有效的固定,在清除氧化物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焊件发生晃动的现象的问题,该连续式钎焊前处理装置,具备稳定清除氧化物的优点,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稳定机构,能够使移动杆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内腔移动,有效保证了移动杆在移动时不会发生晃动的现象。3、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孔和限位槽,能够使限位杆穿过限位孔并插入限位槽对移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对压紧板位置的固定,通过设置多个限位槽,能够使限位杆插入不同的限位槽对压紧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大小的焊件进行压紧固定。4、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孔,能够使拉杆穿过滑孔并带动移动板移动,减少了拉杆与固定壳产生的摩擦力,提高了拉杆移动时的速度,使用者拉动拉杆省时省力。5、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能够使移动板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的内腔移动,提高了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的流畅性和稳定性,避免了移动板在固定壳的内腔发生卡死的现象。6、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滑块和第三滑槽,能够使压紧板带动第三滑块在第三滑槽的内腔移动,保证了压紧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增强了对焊件的压紧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固定板的右视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主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A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B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机体;2、机台;3、焊件;4、定位板;5、压紧板;6、移动杆;7、固定板;8、限位板;9、固定壳;10、移动板;11、限位杆;12、弹簧;13、拉杆;14、通孔;15、稳定机构;1501、滑杆;1502、第一滑块;1503、第一滑槽;16、限位孔;17、限位槽;18、滑孔;19、第二滑块;20、第二滑槽;21、第三滑块;22、第三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式钎焊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台2,机台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焊件3,焊件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定位板4,定位板4的底部与机台2固定连接,焊件3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压紧板5,压紧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移动杆6的左侧贯穿有固定板7,固定板7靠近机台2的一侧与机台2固定连接,移动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固定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9,固定壳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移动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的底部与固定壳9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移动板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3,拉杆13的左侧延伸至固定壳9的左侧,固定板7的右侧开设有与移动杆6配合使用的通孔14,通孔14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15。参考图4,稳定机构15包括滑杆1501,滑杆1501靠近通孔14内壁的一侧与通孔14的内壁固定连接,滑杆1501远离通孔1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502,移动杆6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1502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150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稳定机构15,能够使移动杆6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块1502在第一滑槽1503的内腔移动,有效保证了移动杆6在移动时不会发生晃动的现象。参考图5,固定壳9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11配合使用的限位孔16,移动杆6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杆11配合使用有的限位槽17,限位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式钎焊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台(2),所述机台(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焊件(3),所述焊件(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的底部与机台(2)固定连接,所述焊件(3)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压紧板(5),所述压紧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所述移动杆(6)的左侧贯穿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靠近机台(2)的一侧与机台(2)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固定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9),所述固定壳(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移动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底部与固定壳(9)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3),所述拉杆(13)的左侧延伸至固定壳(9)的左侧,所述固定板(7)的右侧开设有与移动杆(6)配合使用的通孔(14),所述通孔(14)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钎焊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台(2),所述机台(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焊件(3),所述焊件(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的底部与机台(2)固定连接,所述焊件(3)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压紧板(5),所述压紧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所述移动杆(6)的左侧贯穿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靠近机台(2)的一侧与机台(2)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固定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9),所述固定壳(9)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移动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底部与固定壳(9)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3),所述拉杆(13)的左侧延伸至固定壳(9)的左侧,所述固定板(7)的右侧开设有与移动杆(6)配合使用的通孔(14),所述通孔(14)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钎焊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15)包括滑杆(1501),所述滑杆(1501)靠近通孔(14)内壁的一侧与通孔(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季,陈娟,李刚,梁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卓然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