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11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洗衣机,包括;机体;外筒,连接于所述机体内;内筒,连接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导流间隙,所述导流间隙连通于所述内筒;筒盖,盖设于所述内筒及所述外筒上部,所述筒盖的圆周内壁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导流筋,其中,在所述内筒转动带动筒内的水产生离心力在所述导流间隙向上爬升时,所述导流筋导向形成第一水流至所述内筒,所述导流筋之间间隔设置有用于节流的挡筋,所述挡筋遮挡于部分所述导流筋之间以形成第二水流流至所述内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层喷淋,使得喷出的水流覆盖整个内筒,喷淋覆盖面积大,喷淋及打湿效果好,洗涤剂与水混合更均匀充分,洗涤效果更好,衣物不易缠绕。

Wa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洗衣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洗衣机
,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
技术介绍
波轮洗衣机的桶底装有一个圆盘波轮,上有凸出的筋,在波轮的带动下,桶内水流形成了时而右旋、时而左旋的涡流,带动织物跟着旋转、翻滚,这样就能将衣服上的脏东西清除掉。目前,现有的波轮洗衣机存在以下结构上的缺点和不足:1、需要大量的水才能充分将衣物浸湿,在水位选择低或衣物材质较轻时,会出现不能充分打湿或浸湿衣物的情况,而影响洗涤效果;2、在洗涤阶段,随着波轮的正转和反转,衣物逐渐缠绕,影响洗涤效果,甚至可能损坏衣物。3、洗涤剂和水混合时,会出现混合不充分不均匀的情况,影响洗涤效果。而现有的波轮洗衣机,虽然具有循环水功能,但需在桶底增加一个循环水泵,把水抽上去再从外筒盖喷下来,此设置方式不仅过于复杂,且成本较高,维护起来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洗衣机,通过分层喷淋,使得喷出的水流覆盖整个内筒,喷淋覆盖面积大,喷淋及打湿效果好,洗涤剂与水混合更均匀充分,洗涤效果更好,衣物不易缠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洗衣机,包括;机体;外筒,连接于所述机体内;内筒,连接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导流间隙,所述导流间隙连通于所述内筒;筒盖,盖设于所述内筒及所述外筒上部,所述筒盖的圆周内壁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导流筋,其中,在所述内筒转动带动筒内的水产生离心力在所述导流间隙向上爬升时,所述导流筋导向形成第一水流至所述内筒,所述导流筋之间间隔设置有用于节流的挡筋,所述挡筋遮挡于部分所述导流筋之间以形成第二水流流至所述内筒。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流筋螺旋分布于所述筒盖内壁,所述导流筋间的间距相等。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流沿着所述导流筋和筒盖内壁的切线方向流入所述内筒以在所述内筒上部区域形成圆环形水流。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流流入所述内筒底部以在靠近所述内筒底部形成圆环形水流。作为优选的,在仰视的视角下,所述第一水流的出水方向在所述筒盖内壁所在水平面上的角度α满足5°≤α≤60°。作为优选的,在仰视的视角下,所述挡筋在所述筒盖内壁所在的水平面上的角度β满足90°≤β≤160°。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流筋远离所述筒盖中心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筋。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流筋导向所述第一水流以及所述第二水流的方向一致。作为优选的,所述挡筋连接于所述导流筋靠近所述筒盖中心的一端。作为优选的,所述内筒上部连接有平衡圈,在内筒底部设置有波轮,所述波轮通过电机驱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筒盖的圆周内壁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导流筋,在内筒转动带动筒内的水产生离心力在导流间隙向上爬升至筒盖时,在筒盖的下压作用下,在导流筋之间导向形成第一水流以喷射状进入内筒中,挡筋遮挡于部分导流筋之间以形成第二水流以瀑布形式洒入内筒中,第一水流及第二水流呈阵列状同时进入内筒中;在两种水流作用下,增大了喷淋覆盖面积,增强了喷淋及打湿效果,避免了在水位选择低或衣物材质较轻时,出现的不能充分打湿或浸湿衣物的情况,以及随着波轮的正转和反转,衣物逐渐缠绕损坏衣物的情况,同时又能保证洗涤剂和水充分混合,洗涤效果更好。2、第一水流沿着导流筋和筒盖内壁的切线方向流入内筒以在内筒上部区域形成圆环形水流,第二水流流入内筒底部以在靠近内筒底部的位置形成圆环形水流,通过此两种水流形式的汇集作用,达到水流完全覆盖洗涤衣物的目的,降低衣物在洗涤过程中的缠绕率,并且水流的全面域覆盖可以起到降低泡沫量的目的。3、由于导流筋螺旋分布于筒盖内壁,导流筋间的间距相等,内筒中的水在内筒转动带动筒内的水产生离心力在导流间隙向上爬升至筒盖进一步出水至内筒内时,保证了出水的均匀性以及离散性,使进入内筒时的水量大致相等,且以旋流的形式进入内筒,不仅能够更好的覆盖洗涤衣物,而且能够降低衣物在洗涤过程中的缠绕率以及水中的泡沫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洗衣机的分解图;图2为洗衣机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部分零部件的分解图;图4为图3的进一步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水流及第二水流的出水示意图;图7为筒盖的仰视图;图8为筒盖的半剖视图;图9为仰视时筒盖的出水示意图;图10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8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以上各图中:1、机体;2、外筒;3、内筒;31、平衡圈;4、筒盖;41侧板;42、环形板;421、内环边;43、导流筋;44、第一水流;45、挡筋;46、第二水流;47、连接筋;5、导流间隙;6、波轮;7、电机;8、总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洗衣机,参见图1至图4,包括;机体1;外筒2,内筒3,筒盖4,外筒2连接于机体1内;内筒3连接于外筒1内可相对于外筒2转动,洗涤物放在内筒3内,并向内筒3注入水,内筒3与外筒2之间设置有导流间隙5,导流间隙5连通于内筒3,这样可使得内筒3中的水流入到导流间隙5内,使内筒3中水的的高度与导流间隙5中水的高度达到相等;内筒3的上部连接有平衡圈31,在内筒1的底部设置有波轮6,波轮6通过电机7驱动;参见图2、图3及图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体;/n外筒,连接于所述机体内;/n内筒,连接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导流间隙,所述导流间隙连通于所述内筒;/n筒盖,盖设于所述内筒及所述外筒上部,所述筒盖的圆周内壁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导流筋,/n其中,在所述内筒转动带动筒内的水产生离心力在所述导流间隙向上爬升时,所述导流筋导向形成第一水流至所述内筒,所述导流筋之间间隔设置有用于节流的挡筋,所述挡筋遮挡于部分所述导流筋之间以形成第二水流流至所述内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
外筒,连接于所述机体内;
内筒,连接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导流间隙,所述导流间隙连通于所述内筒;
筒盖,盖设于所述内筒及所述外筒上部,所述筒盖的圆周内壁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导流筋,
其中,在所述内筒转动带动筒内的水产生离心力在所述导流间隙向上爬升时,所述导流筋导向形成第一水流至所述内筒,所述导流筋之间间隔设置有用于节流的挡筋,所述挡筋遮挡于部分所述导流筋之间以形成第二水流流至所述内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螺旋分布于所述筒盖内壁,所述导流筋间的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流沿着所述导流筋和筒盖内壁的切线方向流入所述内筒以在所述内筒上部区域形成圆环形水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流流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壮壮张江涛许学三刘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