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芯锻造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锻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芯锻造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209内芯是汽车减震器当中的主要零件,汽车为了缓冲由于地面起伏而产生的震动,在汽车加速的过程中往往震动更强烈所以需要减震器来吸收,以达到良好的舒适性,通常用于车辆悬挂系统减震结构当中,它通常是由弹簧和阻尼器的两个系统组成的,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减震器是汽车震动后反弹的震荡和通过吸收路面冲击的能量的系统。在如今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下,对汽车的需求量也相应的不断增加,对209内芯这个减震器零件的需求也不断加大。锻造模具是指先将金属加热,成为软化的状态。再将其放入模具中,通过模具的上下模的合闭一次性成型,有时需要多次。锻造与铸造的不同点在于:铸造是将加热后的金属液直接浇注到模型里,而模锻还需要通过上下模的合闭,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了挤压力,所以模锻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都要好于铸造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锻造模具是指一种能使坯料成形为模锻件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芯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下模块(2)、上模座(3)、上模块(4),所述下模座(1)上对应设置有下模块(2),所述上模座(3)上设置有上模块(4),所述上模块(4)与相应上模座(3)之间、所述下模块(2)与所述下模座(1)之间均通过斜楔配合装配;当进行汽车内芯锻造成型时,所述下模块(2)与所述上模块(4)合闭,两者之间形成两个用于锻造所述汽车内芯的模腔,所述两个模腔沿所述锻造成型模具的中心线对称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芯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下模块(2)、上模座(3)、上模块(4),所述下模座(1)上对应设置有下模块(2),所述上模座(3)上设置有上模块(4),所述上模块(4)与相应上模座(3)之间、所述下模块(2)与所述下模座(1)之间均通过斜楔配合装配;当进行汽车内芯锻造成型时,所述下模块(2)与所述上模块(4)合闭,两者之间形成两个用于锻造所述汽车内芯的模腔,所述两个模腔沿所述锻造成型模具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芯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设置有顶块装配孔I(111)、顶块装配孔II(112)、定位销定位孔I(12),顶块I(131)设置在所述顶块装配孔I(111)内与所述下模座(1)之间间隙配合,所述顶块I(131)上固定设置有顶杆I(141);顶块II(132)设置在所述顶块装配孔II(112)内与所述下模座(1)之间间隙配合,所述顶块II(132)上固定设置有顶杆II(142);所述下模块(2)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模膛,所述模膛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顶杆通孔I(151)、顶杆通孔II(152),所述下模块(2)下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销槽I(16),所述下模块(2)下端置于所述下模座(1)的燕尾槽内,且下模块(2)的一侧与燕尾槽相对一侧内壁形成间隙,并通过斜楔I(17)插入该空隙内进行配合装配;所述顶杆I(141)伸入所述顶杆通孔I(151)内,顶杆II(142)伸入所述顶杆通孔II(152)内;所述定位销定位孔I(12)内设置有定位销I(18),所述定位销I(18)包括圆柱端和底座,所述定位销I(18)圆柱端位于定位销定位孔I(12)内或通过定位销定位孔I(12)伸出下模座(1)的外部与顶出器装置相抵触、所述定位销I(18)底座伸入定位销槽I(1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芯锻造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3)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设置有顶块装配孔III(311)、顶块装配孔IV(312)、定位销定位孔II(32),顶块III(331)设置在所述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