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86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修复土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包括包体,包体插接在土壤层,包体的下方粘接有无纺布,无纺布的上方放置有微生物修复层,微生物修复层的顶端放置有化学氧化剂层,化学氧化剂层的顶端放置有生物修复菌剂层,生物修复菌剂层的顶端种植有植物层,包体两侧壁体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水槽,水槽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出水口,水槽的顶端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进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缩短植物修复的时间。

A flat bed structure for remedi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pollution in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
本技术涉及修复土壤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石油烃污染,目前应用最多的修复方法就是植物修复,植物修复的方法比较环保,且成本低,因此植物修复法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植物修复土壤的方法一般都是直接在被污染的土壤上种植植物,这样的方式需要的修复时间较长,不能有效的缩短修复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包括包体,所述包体插接在土壤层,所述包体的下方粘接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上方放置有微生物修复层,所述微生物修复层的顶端放置有化学氧化剂层,所述化学氧化剂层的顶端放置有生物修复菌剂层,所述生物修复菌剂层的顶端种植有植物层,所述包体两侧壁体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水槽的顶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进水机构。优选的,所述包体的底端为锥形头,所述锥形头带动包体插接与土壤层内。优选的,所述进水机构包括放置在包体一侧的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箱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连接件与进水管连接。优选的,所述微生物修复层包括微球菌层和丝状真菌层,所述微球菌层的一侧与土壤层相接触,所述微球菌层的另一侧与丝状真菌层相接触,所述丝状真菌层的另一侧与化学氧化剂层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与包体的内壁相通。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有益效果在于:1、锥形头的设置,能够方便将包体插入土壤内,从而便于更好的固定,微生物修复层、化学氧化剂层、生物修复菌剂层和植物层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有效的缩短植物修复的时间,提高修复效率。2、水槽、出水口和进水管之间的配合设置,方便对植物层进行灌溉,当植物层需要灌溉时,启动水泵,将水箱内储存的水,通过进水管流入到水槽内,然后水通过出水口对包体内的植物进行灌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包体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微生物修复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体1、土壤层2、微生物修复层3、化学氧化剂层4、生物修复菌剂层5、植物层6、水槽7、出水口8、进水管9、锥形头10、微球菌层11、丝状真菌层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包括包体1,包体1插接在土壤层2,包体1的底端为锥形头10,锥形头10带动包体1插接与土壤层2内,包体1的下方粘接有无纺布,无纺布的上方放置有微生物修复层3,微生物修复层3的顶端放置有化学氧化剂层4,化学氧化剂层4的顶端放置有生物修复菌剂层5,生物修复菌剂层5的顶端种植有植物层6,微生物修复层3包括微球菌层11和丝状真菌层12,微球菌层11的一侧与土壤层2相接触,微球菌层11的另一侧与丝状真菌层12相接触,丝状真菌层12的另一侧与化学氧化剂层4相接触,锥形头10的设置,能够方便将包体1插入土壤内,从而便于更好的固定,微生物修复层3、化学氧化剂层4、生物修复菌剂层5和植物层6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有效的缩短植物修复的时间,提高修复效率。包体1两侧壁体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水槽7,水槽7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出水口8,水槽7的顶端安装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另一端安装有进水机构,进水机构包括放置在包体1一侧的水箱,水箱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水箱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安装有水泵,水泵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连接件与进水管9连接,出水口8与包体1的内壁相通,水槽7、出水口8和进水管9之间的配合设置,方便对植物层6进行灌溉,当植物层需要灌溉时,启动水泵,将水箱内储存的水,通过进水管9流入到水槽7内,然后水通过出水口8对包体1内的植物进行灌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包括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插接在土壤层(2),所述包体(1)的下方粘接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上方放置有微生物修复层(3),所述微生物修复层(3)的顶端放置有化学氧化剂层(4),所述化学氧化剂层(4)的顶端放置有生物修复菌剂层(5),所述生物修复菌剂层(5)的顶端种植有植物层(6),所述包体(1)两侧壁体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水槽(7),所述水槽(7)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出水口(8),所述水槽(7)的顶端安装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的另一端安装有进水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包括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插接在土壤层(2),所述包体(1)的下方粘接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上方放置有微生物修复层(3),所述微生物修复层(3)的顶端放置有化学氧化剂层(4),所述化学氧化剂层(4)的顶端放置有生物修复菌剂层(5),所述生物修复菌剂层(5)的顶端种植有植物层(6),所述包体(1)两侧壁体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水槽(7),所述水槽(7)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出水口(8),所述水槽(7)的顶端安装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的另一端安装有进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修复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坪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的底端为锥形头(10),所述锥形头(10)带动包体(1)插接与土壤层(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栋捷高永尚郭广平杨志龙黄亚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农尚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