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状填料改性聚碳酸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6820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状填料改性聚碳酸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物包括第一聚碳酸酯、第二聚碳酸酯、纤维状填料和分散剂,其在常规纤维状填料改性聚碳酸酯体系中使用特定的分散剂和第二聚碳酸酯配合使用,利用一个分子链上同时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官能团的分散剂,可以控制填料在材料中的界面作用和分散,使得材料的刚性和韧性同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利用具有特定支化度的支化聚碳酸酯,不仅能够改善纤维状填料在树脂中的分散,还能够改善复合物的加工流动性,使其具有较高的熔融指数,特别适用于制成薄壁制品。

Polycarbonate composite modified by fibrous fill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状填料改性聚碳酸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碳酸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玻纤改性聚碳酸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改性高分子材料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是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机械强度高、耐冲击韧性好、尺寸稳定、电绝缘性好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工业制件和民用制件,如各种透明器件、灯罩、仪表盘等。但同时聚碳酸酯也存在熔体粘度大、流动性差、耐溶剂性差的问题,且在溶剂和碱性环境下易发生应力开裂和溶胀,对缺口的敏感性较大,加工时容易发生应力开裂,且加工温度较高。一方面,各行业在蓬勃发展,每个行业对材料薄壁化要求的趋势越来越强烈,需要材料具备更高级的综合性能,如刚性和韧性同时提高,还必须保持优异的外观以及加工性能,同时具备稳定的长期效能一致性,因此对聚碳酸酯进行填充增强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材料性能进行全面提升,但填充物质在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和界面状态对材料的综合性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聚碳酸酯的特点是熔体强度高,填充材料的加入无疑会给组合物的加工带来不少的困难,尤其是加入填充剂材料后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状填料改性聚碳酸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40~80重量份的第一聚碳酸酯、20~40重量份的第二聚碳酸酯、15~25重量份的纤维状填料和占纤维状填料总质量10~20wt.%的分散剂;/n所述分散剂的化学通式为通式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状填料改性聚碳酸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40~80重量份的第一聚碳酸酯、20~40重量份的第二聚碳酸酯、15~25重量份的纤维状填料和占纤维状填料总质量10~20wt.%的分散剂;
所述分散剂的化学通式为通式I:



其中R1和R2为-CH3和-CH2CH3中的一种;
其中R3为和-H中的一种;
其中R4为CnH2n+1,且n为2~14之间的整数,包括2和14;
其中m为2~30之间的整数,包括2和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填料改性聚碳酸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碳酸酯为重均分子量为18000~35000且分子量分布为1.9~2.1的直链型聚碳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填料改性聚碳酸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碳酸酯为重均分子量25000~30000、支化度为2~7且支化锁长为D10~D50的支化聚碳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填料改性聚碳酸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状填料为金属纤维、碳纤维、塑料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状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文岑茵田征宇董相茂张永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