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线条、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6680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线条、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秸秆线条由秸秆复合材料制备而成,其原料包括:秸秆粉、PS颗粒、HIPS、增韧剂、发泡剂、阻燃剂、DOP等;所述秸秆线条采用挤塑工艺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秸秆线条可用作建筑线条和相框线条,具有密度大,硬度高,更加结实,不易变型的特点,表面覆膜更加贴合,不易脱落、不褪色,环保无污染,不仅有效利用了农业剩余资源,还降低了线条的生产成本。

A straw lin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线条、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线条、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大部分秸秆被用于焚烧供能,但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住宅条件的改善,80%的家庭使用了电器和液化气,有的使用沼气,冬季取暖转向用电和用煤。因此,农民对于秸秆的使用率逐年降低,全国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在24%左右,甚至有的直接焚烧。而秸秆的焚烧也因引起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以及伴生的固废、水体污染现象而加大了禁止力度。农作物秸秆是人类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不恰当地的处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严重的是对环境造成破坏,如何做好秸秆转化和深加工,成为丞待解决的问题。建筑线条和相框线条以塑料(PS、PVC、EPS等)或竹木纤维为原料,采用挤塑工艺制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秸秆为原料制备的线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秸秆线条,既有效利用了农业剩余资源秸秆,又降低了线条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线条,所述秸秆线条由秸秆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秸秆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20%-70%、PS颗粒25%-75%、HIPS4%-6%。优选地,所述秸秆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40%-60%、PS颗粒35%-55%、HIPS4%-6%。优选地,所述秸秆线条还包括增韧剂、发泡剂、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增韧剂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0.15%。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0.15%。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0.15%。优选地,所述秸秆线条还包括DOP。优选地,所述DOP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秸秆线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S2、高温挤塑成型。优选地,所述S1中原料混合方法为一步混合或分步混合,所述一步混合为将全部原料直接混合,所述分步混合为先将秸秆粉、PS颗粒混合造粒后,再与剩余原料混合。优选地,所述分步混合中,秸秆粉、PS颗粒混合造粒得到的颗粒粒径为2.5mm-7mm。优选地,所述挤塑温度为150℃-200℃。本专利技术所述秸秆线条应用于建筑、相框领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秸秆线条以秸秆粉为原料,密度大,硬度高,更加结实,不易变型;节省成本,相较于塑料线条,成本降低30%-50%;塑料线条表面覆膜容易刮擦脱落,秸秆线条表面覆膜更加贴合,不脱落、不褪色;韧性好,阻燃性能好,防水性能好;秸秆线条制备过程中不额外产生废弃物,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农业剩余资源。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两种秸秆线条的制备方法,即原料一步混合法或分步混合法,分步混合法为先将将秸秆粉、PS颗粒混合造粒后,再与HIPS、增韧剂、发泡剂、阻燃剂和DOP混合,原料分步混合法相较于一步混合法产品生产速度更快,生产周期更短,生产周期降低10%。具体实施方式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线条,所述秸秆线条由秸秆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秸秆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20%-70%、PS颗粒25%-75%、HIPS4%-6%;优选为:秸秆粉40%-60%、PS颗粒35%-55%、HIPS4%-6%。所述秸秆线条还包括增韧剂、发泡剂、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增韧剂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0.15%,所述发泡剂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0.15%,所述阻燃剂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0.15%。本实施例中,所述增韧剂优选MBS,所述发泡剂优选正戊烷,所述阻燃剂优选磷氮系阻燃剂。所述秸秆线条还包括DOP,所述DOP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0.15%,所述DOP起到粘结作用。所述秸秆粉包括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大豆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秸秆粉的粒径为300-600目,含水量≤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秸秆线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S2、高温挤塑成型。所述S1中原料混合方法为一步混合或分步混合,所述一步混合为将全部原料直接混合,所述分步混合为先将秸秆粉、PS颗粒混合造粒后,再与剩余原料混合。所述分步混合中,秸秆粉、PS颗粒混合造粒得到的颗粒粒径为2.5mm-7mm。所述挤塑温度为150℃-200℃。所述秸秆线条的制备方法还包括:S3、模具定型;S4、覆膜、烫金、压花;S5、定尺。本实施例中模具定型、覆膜、烫金、压花、定尺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秸秆线条应用于建筑、相框领域。所述秸秆线条在建筑领域可用作踢脚线、腰线等建筑线条,也可用于装饰背景墙、吊顶等。所述秸秆线条在相框领域用作相框线条,可拼接成各种尺寸的相框。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秸秆线条,所述秸秆线条由秸秆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秸秆复合材料包括:秸秆粉43份、PS颗粒52.5份、HIPS4.5份。所述秸秆线条还包括增韧剂0.1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发泡剂0.12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2%)、阻燃剂0.1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DOP0.13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3%)。所述秸秆粉的粒径为400目,含水量为5%。实施例2一种秸秆线条,所述秸秆线条由秸秆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秸秆复合材料包括:秸秆粉54份、PS颗粒40.4份、HIPS5.6份。所述秸秆线条还包括增韧剂0.14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4%)、发泡剂0.1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阻燃剂0.11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1%)、DOP0.12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2%)。所述秸秆粉的粒径为500目,含水量为4.5%。实施例3一种秸秆线条,所述秸秆线条由秸秆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秸秆复合材料包括:秸秆粉60份、PS颗粒35份、HIPS5.0份。所述秸秆线条还包括增韧剂0.11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1%)、发泡剂0.13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3%)、阻燃剂0.12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2%)、DOP0.1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所述秸秆粉的粒径为600目,含水量为4%。实施例4一种秸秆线条,所述秸秆线条由秸秆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秸秆复合材料包括:秸秆粉67份、PS颗粒27.2份、HIPS5.8份。所述秸秆线条还包括增韧剂0.15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5%)、发泡剂0.11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1%)、阻燃剂0.13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3%)、DOP0.14份(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4%)。所述秸秆粉的粒径为450目,含水量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线条由秸秆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秸秆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20%-70%、PS颗粒25%-75%、HIPS 4%-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线条由秸秆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秸秆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20%-70%、PS颗粒25%-75%、HIPS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秆粉40%-60%、PS颗粒35%-55%、HIPS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线条还包括增韧剂、发泡剂、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秸秆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0.15%,所述发泡剂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0.15%,所述阻燃剂为秸秆复合材料重量的0.1%-0.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秸秆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线条还包括DOP,所述DOP为秸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达联同创装饰线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