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包括新风管、回风管、送风管和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上设有新风口、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回风口和送风口分别设置于空调机组的相对两侧,所述新风口靠近回风口设置,所述新风管通过第一软接套管与新风口连接,所述回风管通过第二软接套管与回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管通过第三软接套管与送风口连接,所述新风管上设置有定风量阀。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新风管、回风管和送风管与空调机组之间组装严密,不会产生漏风现象并且能够方便调节新风管的进风量。
Air duct system of purification air conditioning cycl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的风管系统。
技术介绍
净化空调循环机组应用于各种场合,其自身包括空调机组以及与空调机组相互连接的新风管、回风管和送风管。现有的净化空调循环机组在安装的时候,新风管、回风管和送风管与空调机组之间的组装不严密,在使用过程中,风管与空调机组之间容易发生漏风现象,从而影响整个空调机组的正常工作。除此之外,新风管的进风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动调节,调节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新风管、回风管和送风管与空调机组之间组装严密,不会产生漏风现象并且能够方便调节新风管的进风量。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包括新风管、回风管、送风管和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上设有新风口、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回风口和送风口分别设置于空调机组的相对两侧,所述新风口靠近回风口设置,所述新风管通过第一软接套管与新风口连接,所述回风管通过第二软接套管与回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管通过第三软接套管与送风口连接,所述新风管上设置有定风量阀。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软接套管、第二软接套管和第三软接套管的材质均为硅纤钛金,第一软接套管、第二软接套管和第三软接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中所述空调机组的回风口上设置有手动风量调节阀,所述手动风量调节阀用于调节回风管的风量。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中所述回风管上沿回风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防火阀和第一消声器。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中所述送风管上沿送风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消声器和第二防火阀。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中所述空调机组内沿送风方向依次设置有风机、过滤网、冷热盘管、加湿蒸汽喷管和电加热器,所述风机设置于新风口和回风口处,所述电加热器设置于送风口处。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在安装的时候,新风管、回风管和送风管与空调机组的新风口、回风口和送风口之间均通过软接套管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新风管、回风管和送风管与空调机组之间很容易发生相对移动,这就造成了风管与空调机组的连接处会发生相对位移,由于风管与空调机组之间通过软接套管连接,软接套管使风管与空调机组之间保持一定范围内的相对位移,在该范围的相对位移内,风管与空调机组之间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连接状态,不会发生漏风现象。新风管上设置有定风量阀,定风量阀的风量控制不需要外加动力,其依靠风管内气流力来定位控制阀门的位置,从而在整个压力差范围内将气流保持在预先设定的流量上,便于调节新风管内的进风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包括新风管1、回风管4、送风管15和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上设有新风口、回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回风口和送风口分别设置于空调机组的相对两侧,所述新风口靠近回风口设置,所述新风管1通过第一软接套管8与新风口连接,所述回风管4通过第二软接套管6与回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管15通过第三软接套管13与送风口连接,所述新风管1上设置有定风量阀2。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软接套管8、第二软接套管6和第三软接套管13的材质均为硅纤钛金。第一软接套管8、第二软接套管6和第三软接套管13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软接套管通过设置在自身两端的法兰分别与风管和空调机组上的风口连接。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中所述空调机组的回风口上设置有手动风量调节阀7,所述手动风量调节阀7用于调节回风管4的风量。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中所述回风管4上沿回风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防火阀3和第一消声器5。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中所述送风管15上沿送风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消声器14和第二防火阀16。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中所述空调机组内沿送风方向依次设置有风机9、过滤网10、冷热盘管17、加湿蒸汽喷管11和电加热器12,所述风机9设置于新风口和回风口处,所述电加热器12设置于送风口处。加湿蒸汽喷管11设置于空调机组内的冷热盘管17旁边,当空气经过冷热盘管17后再经加湿蒸汽喷管11进行喷淋处理。本技术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在安装的时候,新风管1、回风管4和送风管15与空调机组的新风口、回风口和送风口之间均通过软接套管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新风管1、回风管4和送风管15与空调机组之间很容易发生相对移动,这就造成了风管与空调机组的连接处会发生相对位移,由于风管与空调机组之间通过软接套管连接,软接套管使风管与空调机组之间保持一定范围内的相对位移,在该范围的相对位移内,风管与空调机组之间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连接状态,不会发生漏风现象。新风管1上设置有定风量阀2,定风量阀2的风量控制不需要外加动力,其依靠风管内气流力来定位控制阀门的位置,从而在整个压力差范围内将气流保持在预先设定的流量上,便于调节新风管1内的进风量。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包括新风管、回风管、送风管和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上设有新风口、回风口和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和送风口分别设置于空调机组的相对两侧,所述新风口靠近回风口设置,所述新风管通过第一软接套管与新风口连接,所述回风管通过第二软接套管与回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管通过第三软接套管与送风口连接,所述新风管上设置有定风量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包括新风管、回风管、送风管和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上设有新风口、回风口和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和送风口分别设置于空调机组的相对两侧,所述新风口靠近回风口设置,所述新风管通过第一软接套管与新风口连接,所述回风管通过第二软接套管与回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管通过第三软接套管与送风口连接,所述新风管上设置有定风量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空调循环机组风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接套管、第二软接套管和第三软接套管的材质均为硅纤钛金,第一软接套管、第二软接套管和第三软接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空调循环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萍,许有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颐通建业医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