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减震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77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减震安装结构,涉及空调安装的技术领域,包括外机本体和减震板,外机本体设于减震板上侧,外机本体的下侧焊接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滑动卡嵌设置于减震板上侧,减震板上设有限制安装板运动的固定组件,减震板下侧设有减震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板卡嵌滑动在减震板上,且限位块限制安装板的滑动,从而安装板不易减震板之间发生相对振动,且限位块不易受到振动而脱离对安装板的限制作用,以此安装板不易由于振动而逐渐与减震板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减轻了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的噪声。

A shock absorptio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multi connected outdoo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减震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调安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减震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多联机的室外机一般是放置在楼顶,由于室外机在运行时会产生震动,室外机与安装支架或安装平台直接接触,压缩机易将振动传递至房屋的墙体,今儿导致墙体产生共振的问题,且室外机与安装平台或金属支架的接触为硬性接触,室外机产生的振动会形成噪音。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1327241Y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机组的压缩机用减震装置,依次安装在压缩机下方的减震垫、减震支架、减震垫和底座。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压缩机通过螺栓和减震支架固定,从而随着压缩机运行时发生自身振动,螺栓容易松动,从而压缩机容易与减震支架发生相对运动,容易产生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室外机固定牢靠,减小噪声的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减震安装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减震安装结构,包括外机本体和减震板,所述外机本体设于所述减震板上侧,所述外机本体的下侧焊接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滑动卡嵌设置于所述减震板上侧,所述减震板上滑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安装板滑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滑动方向,所述限位块用于遮拦所述安装板的滑动路线,所述减震板上设有驱动所述限位块滑动的驱动件,所述减震板下侧设有减震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外机本体时,外机本体通过安装板卡嵌滑动设置于减震板上,从而安装板和减震板的卡嵌作用限制了安装板和减震板的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且进一步通过驱动件带动限位块滑动而限制了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水平方向的滑动,从而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不易产生相对运动,当外机本体工作振动时,振动通过安装板传递至减震板,且由于减震组件的存在,减震板不易与地面发生碰撞而产生噪声,其中外机本体工作时,外机本体产生的振动不易使限位块脱离安装板,从而安装板不易相对于减震板发生振动,安装板不易碰撞减震板,从而减轻了噪声。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下侧固定有两个滑动条,所述减震板上侧开设有两条滑动槽,所述滑动条和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一致,且两个所述滑动条分别卡嵌滑动于两个所述滑动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外机本体时,安装板通过滑动条和滑动槽的卡嵌配合限制了安装板相对于减震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而减轻了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产生的噪声。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设有两个,所述驱动件包括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轴线与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双向丝杆穿设于所述减震板且位于所述滑动槽下方,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套设在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且均与所述双向丝杆螺纹连接,当所述滑动条一端抵接在所述滑动槽的一端时,所述滑动条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安装至减震板上侧时,此时滑动条的一端抵接在滑动槽的一端,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个限位块滑动,两个限位块被带动滑动且分别抵接在两个滑动条的端部,从而滑动条被限制在滑动槽内滑动,此时安装板被固定在减震板上,外机本体振动时,振动被传导至减震板,并通过减震组件减轻外机本体的振动;其中限位块限制滑动条滑动后,减震板振动时,限位块不易随着减震板的振动而失去对滑动条的抵紧作用,以此使得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的一体性更好,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不易产生噪声。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板内开设有供两个所述限位块滑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双向丝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低于所述滑动槽的槽底,所述限位槽的槽顶壁低于所述减震板的上侧,所述限位块的上下两侧分别贴靠在所述限位槽的顶壁和底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抵紧滑动条时,此时滑动条被限制滑动,且限位块通过与限位槽的槽壁的抵接,限位块不易受到振动时而远离滑动条,滑动条不易发生滑动,提高了安装板和减震板的一体性,从而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不易由于振动而产生间隙,减小了噪声发生的可能。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限位块正对所述滑动条的一侧的棱边处均设有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块用于抵紧滑动条,从而圆角设置的限位块在滑动时不易卡死,从而方便了限位块抵紧滑动条。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丝杆一端穿出所述减震板且设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双向丝杆转动;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杆和连接板,所述双向丝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双向丝杆穿出所述减震板的一端,所述卡接杆垂直穿设于所述连接板,且所述卡接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减震板正对所述卡接杆的一侧开设有卡接孔,当所述限位块抵紧所述滑动条时,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卡接杆插设在所述卡接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个限位块分别抵紧两个滑动条后,此时弹性件带动卡接杆插设在卡接孔内,从而限制了双向丝杆的转动,从而双向丝杆不易受到振动而转动,从而限位块不易由于滑动而失去对滑动条的抵紧作用,提高了安装板和减震板的一体性,从而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外机本体产生的振动通过安装板和减震板传递至减震组件,从而减轻了外机本体由于振动产生的噪声。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减震板之间设有减震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垫减小了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的间隙,从而安装板不易与减震板之间发生轻微相对晃动,从而减小了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振动产生的噪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外机本体工作时,外机本体产生的振动通过安装板传导至减震板,并最终通过减震组件吸收振动,由于减震组件的存在,减震板和外机本体不易与地面发生碰撞,减小了噪声,由于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的卡嵌滑动,同时限位块限制了安装板的滑动,从而安装板在受到振动时不易与减震板产生相对运动,以此减轻了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噪声;(2)限制安装的滑动时,转动双向丝杆而带动两个限位块抵紧两个滑动条,从而滑动条被限制固定在滑动槽内,从而加强了安装板和减震板的一体性,当减震板振动时,限位块由于被限制在限位槽内,且限位块与双向丝杆螺纹连接,从而限位块不易发生滑动,以此限位块不易脱离对滑动条的抵紧作用,使得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不易产生振动;(3)限制块对滑动条抵紧时,此时卡接杆通过弹性件的作用下插设在卡接孔内,卡接杆限制了双向丝杆的转动,从而减震板振动时,双向丝杆不易发生转动而带动限位块滑动,以此减小了限位块脱离抵紧滑动条的可能,从而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振动,减轻了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除去外机本体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除去外机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B部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外机本体;2、减震板;3、安装板;4、限位块;5、滑动条;6、滑动槽;7、双向丝杆;8、限位槽;9、卡接杆;10、连接板;11、卡接孔;12、减震垫;13、减震器;14、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机本体(1)和减震板(2),所述外机本体(1)设于所述减震板(2)上侧,所述外机本体(1)的下侧焊接固定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滑动卡嵌设置于所述减震板(2)上侧,所述减震板(2)上滑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安装板(3)滑动的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板(3)的滑动方向,所述限位块(4)用于遮拦所述安装板(3)的滑动路线,所述减震板(2)上设有驱动所述限位块(4)滑动的驱动件,所述减震板(2)下侧设有减震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机本体(1)和减震板(2),所述外机本体(1)设于所述减震板(2)上侧,所述外机本体(1)的下侧焊接固定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滑动卡嵌设置于所述减震板(2)上侧,所述减震板(2)上滑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安装板(3)滑动的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板(3)的滑动方向,所述限位块(4)用于遮拦所述安装板(3)的滑动路线,所述减震板(2)上设有驱动所述限位块(4)滑动的驱动件,所述减震板(2)下侧设有减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下侧固定有两个滑动条(5),所述减震板(2)上侧开设有两条滑动槽(6),所述滑动条(5)和所述滑动槽(6)的长度方向一致,且两个所述滑动条(5)分别卡嵌滑动于两个所述滑动槽(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减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设有两个,所述驱动件包括双向丝杆(7),所述双向丝杆(7)轴线与所述滑动槽(6)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双向丝杆(7)穿设于所述减震板(2)且位于所述滑动槽(6)下方,两个所述限位块(4)分别套设在所述双向丝杆(7)的两端且均与所述双向丝杆(7)螺纹连接,当所述滑动条(5)一端抵接在所述滑动槽(6)的一端时,所述滑动条(5)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4)抵接。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陈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问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