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属于空气处理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目前蒸发器的想要提高能效,一般会采用增加换热管的长度,相应地,内机尺寸也会增加,这样一方面会增加内机安装所占空间,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换热能效更好。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包括:主换热器,主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和后换热器,前换热器、中换热器和后换热器依次拼接,前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管,中换热器具有第二换热管,后换热器具有第三换热管;背管换热器,背管换热器设在主换热器的迎风侧,背管换热器具有第四换热管,第四换热管的直径大于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的直径;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第一流路流经背管换热器的第四换热管,第二流路流经前换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所述中换热器和所述后换热器依次拼接,所述前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管,所述中换热器具有第二换热管,所述后换热器具有第三换热管;/n背管换热器,所述背管换热器设在所述主换热器的迎风侧,所述背管换热器具有第四换热管,所述第四换热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直径;/n其中,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一流路流经所述背管换热器的所述第四换热管,所述第二流路流经所述前换热器的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中换热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所述中换热器和所述后换热器依次拼接,所述前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管,所述中换热器具有第二换热管,所述后换热器具有第三换热管;
背管换热器,所述背管换热器设在所述主换热器的迎风侧,所述背管换热器具有第四换热管,所述第四换热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直径;
其中,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一流路流经所述背管换热器的所述第四换热管,所述第二流路流经所述前换热器的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中换热器的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所述后换热器的所述第三换热管中的一个,所述第四流路流经所述前换热器的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中换热器的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所述后换热器的所述第三换热管中的其余两个,在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冷媒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流路、所述第二流路、所述第三流路和所述第四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换热管的直径为7mm,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和所述第三换热管的直径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管换热器位于所述后换热器的迎风侧,所述第二流路流经所述后换热器的所述第三换热管,所述第四流路流经所述前换热器的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中换热器的所述第二换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分摊所述后换热器的所有所述第三换热管,且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均自所述后换热器的迎风侧的所述第三换热管流向所述后换热器的背风侧的所述第三换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中的所述第三换热管的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通过第一分配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谢李高,宋分平,王晓宇,赵夫峰,张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