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源互补的地源热泵供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供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源互补的地源热泵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装置。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最早在1912年由瑞士的专家提出,而这项技术的提出始于英、美两国。北欧国家主要偏重于冬季采暖,而美国则注重冬夏联供。由于美国的气候条件与中国很相似,因此研究美国的地源热泵应用情况,对我国地源热泵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在我国,随着建筑业持续高速发展,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较大份额,这部分能耗对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重要影响,在建筑能耗中,供暖空调能耗在整个建筑能耗中占据较大的份额。采用地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属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形式,可节约大量的高品位能源(电能或燃煤等),我国正在大力推行规模化应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180598.7的一种地源热泵是通过在电机传动轴上设有水轮,并且水轮设置水管中,所述水轮的直径将小于水管的直径,仅通过水轮方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源互补的地源热泵供电系统,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上端设置有墙体(2),所述墙体(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隔离体(3),且墙体(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机组装置(5),所述机组装置(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水装置(4),所述隔离体(3)内部的下壁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6),且隔离体(3)内部的四周固定安装有聚光体(7);/n所述进水装置(4)包括箱体(41)、过滤系统处理体(43)以及流量装置(45),所述箱体(4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机组装置(5)的上端,所述箱体(41)内部的下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系统处理体(43),且箱体(41)位于过滤系统处理体(4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源互补的地源热泵供电系统,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上端设置有墙体(2),所述墙体(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隔离体(3),且墙体(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机组装置(5),所述机组装置(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水装置(4),所述隔离体(3)内部的下壁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6),且隔离体(3)内部的四周固定安装有聚光体(7);
所述进水装置(4)包括箱体(41)、过滤系统处理体(43)以及流量装置(45),所述箱体(4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机组装置(5)的上端,所述箱体(41)内部的下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系统处理体(43),且箱体(41)位于过滤系统处理体(4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流量装置(45),所述流量装置(45)与过滤系统处理体(43)之间通过连接管(44)连通;
所述流量装置(45)包括桶体(451)、驱动机体(452)以及螺旋侧壁体(453),所述桶体(45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箱体(41)内部的下壁,所述桶体(451)内部的下壁固定安装有驱动机体(452),所述驱动机体(452)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装置(9),所述桶体(4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侧壁体(453),所述螺旋侧壁体(45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454);
所述过滤系统处理体(43)的上端连通有进水管(42),且进水管(42)的右端穿过箱体(41)并延伸至箱体(41)的外部,所述流量装置(45)的右端连通有出水管(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互补的地源热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3)的内部位于聚光体(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功率分析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互补的地源热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装置(9)由驱动杆(90)、固定套(91)以及弧形板(92)组成,所述驱动杆(90)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驱动机体(452)的输入端,所述驱动杆(9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91),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世慧,赵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