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64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板灯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包括光源、电源、扩散板、固定框与底壳;所述扩散板以及底壳分别与所述固定框的对称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光源与电源设置于所述底壳的一端端面上,且朝向所述扩散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出解决了现有的直发光面板灯电源设置于灯具外,会增加面板灯的高度,导致的面板灯适用范围较小,难以满足客户对于面板灯高度的要求,体积较大,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

A kind of direct light panel lamp built in th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
本技术涉及面板灯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
技术介绍
灯具,泛指可以照亮的用具。人们在居家生活中,有工作、学习、休息、娱乐等不同的要求,所以,对光、色、形、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使用的灯具自然也不相同,现在的灯具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吊灯:包括杆式吊灯、链式吊灯、伸缩式吊灯;2)顶灯:包括凸出型吸顶灯、嵌入式吸顶灯、投射型吸顶灯、隐藏型吸顶灯;3)壁灯:包括贴壁灯与悬臂灯;4)台灯:包括立柱式台灯与夹子式台灯。其中吸顶灯主要以面板灯使用最多,面板灯的边框由铝合金经阳极氧化而成,光源为LED,整个灯具美观简洁、大气豪华,既有良好的照明效果,又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其涉及较为独特,光经过高透光率的导光板后形成一种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照度均匀性好、光线柔和、舒适而不失明亮,可有效缓解眼疲劳。现有的面板灯的电源常贴紧面板灯的底壳设置,但该设置方式令灯具的整体高度增加,难以满足部分用户对于灯具高度的要求,导致用户体验下降,且面板灯的适用范围缩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在于提供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解决了现有的直发光面板灯电源设置于底壳外,会增加面板灯的高度,导致的面板灯适用范围较小,难以满足客户对于面板灯高度的要求,体积较大,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包括光源、电源、扩散板、固定框与底壳;所述扩散板以及底壳分别与所述固定框的对称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光源与电源设置于所述底壳的一端端面上,且朝向所述扩散板设置。优选地,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底壳的边沿处,且远离所述光源的发光路径。优选地,当所述底壳与固定框匹配安装时,所述电源的高度至多等于所述固定框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底壳的中心。优选地,所述光源包括数量若干的LED灯,且排布设置于所述底壳上。优选地,由距离所述电源所在边沿最近的所述LED灯发射的光线、底壳所在水平面以及固定框所在竖直面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源的电源放置区。优选地,所述底壳上靠近边沿处为圆弧结构,且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圆弧的内侧面;所述电源放置区与底壳相交的平面上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电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壳相切设置。由上可知,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将电源内置于面板灯内,降低了面板灯的整体高度,减少面板灯的体积,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扩大了面板灯的应用范围;第二,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中电源设置与底壳的边沿处,在保证面板灯光线覆盖范围的前提下,令电源内置,也即既能保证面板灯的发光效果,又能降低面板灯的高度;第三,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将电源完全放置于电源放置区内时,可保证电源的设置完全不影响面板灯光线的扩散,可通过该方式确定面板灯能容纳的电源尺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发光面板灯电源拆装状态下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发光面板灯电源安装状态下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的直发光面板灯电源设置于底壳外,会增加面板灯的高度,导致的面板灯适用范围较小,难以满足客户对于面板灯高度的要求,体积较大,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如图1与图2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其主要包括光源10、电源20、扩散板30、固定框40与底壳50;其中扩散板30与底壳50分别与固定框40的对称端面可拆卸链接;光源10与电源20设置于底壳50的一端端面上,且朝向扩散板30设置。其中,扩散板30优选为PS、PP、PC材质扩散板,有助于光源10光线的扩散,扩大本实施例的面板灯发光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40、底壳50与扩散板30作为面板灯的外形构件,其可拆卸连接保证了面板灯组装的灵活性,便于运输以及运输过程中的保护,另外,电源20内置于面板灯内,也即固定于底壳50上,且朝向扩散板30设置的方式,降低了设置有电源20的面板灯高度,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以及令面板灯的运用范围更加灵活。其中,底壳50优选为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固定框40上;固定件为螺丝,且底壳50上供螺丝通过的通过设置于边沿处,在固定框40的对应位置处同样设置有通孔。更具体的,电源20设置于底壳50的边沿处,且远离光源10的发光路径。在本实施例中,电源20内置于面板灯内,主要是为了降低面板灯的整体高度,但其设置仍然应该保证面板版原先的发光范围,不能以牺牲发光范围为前提而降低整体高度,因此将电源20设置于边沿处,可极大地降低电源20对光源10发光路径及发光范围的影响。更具体的,当底壳50与固定框40匹配安装时,电源20的高度至多等于固定框40的厚度。优选但不限定的是,电源20的高度略小于固定框40的厚度,保证固定框40另一端面处扩散板30的顺利安装;另外,在固定有电源20的边沿处可适当减少前述通孔的数量,或避开电源20的设置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源20的高度受限时,将其控制与固定框40的厚度以内,能保证电源20的顺利安装。更具体的,光源10设置于底壳50的中心。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底壳50中心的光源10能保证其光源10在通过面板灯的扩散板后,以面板灯中心为中心形成其发光范围。更具体的,光源10包括数量若干的LED灯13,且排布设置于底壳50上。优选但不限定的是,光源10包括铝基板11、LED灯13、透镜12与FPC柔性板14,其中铝基板11为条状结构,其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透镜12,透镜12上固定有LED灯13,多条铝基板11平行排列,其端部通过FPC柔性板14固定于底壳50上,在底壳50上对应设置有若干的凸起,相邻的凸起间形成有容纳铝基板11的沟槽,保证光源10安装后底壳50中心为水平面。更具体的,距离电源20所在边沿最近的LED灯13发射的光线、底壳50所在水平面以及固定框40所在竖直面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源20的电源放置区。在本实施例中,距离电源20所在边沿最近的光源10发出的光线为固定框40相交,若进一步限定电源20的高度可完全置入电源20放置区内,则可保证电源20的设置完全不影响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电源、扩散板、固定框与底壳;所述扩散板以及底壳分别与所述固定框的对称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光源与电源设置于所述底壳的一端端面上,且朝向所述扩散板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电源、扩散板、固定框与底壳;所述扩散板以及底壳分别与所述固定框的对称端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光源与电源设置于所述底壳的一端端面上,且朝向所述扩散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底壳的边沿处,且远离所述光源的发光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底壳与固定框匹配安装时,所述电源的高度至多等于所述固定框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源内置的直发光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开锋谢主明黄剑军唐刘洋廖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民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