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664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15
一种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没有专用于红小豆的生物种衣剂的问题。该生物种衣剂按质量百分比由4%的复合菌剂、5%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0%的营养元素溶液、10%的植物激活剂、30%的助剂及余量的水组成。制备方法:(一)制备助剂;(二)制备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制备营养元素溶液;(四)制备植物激活剂;(五)制备复合菌剂;(六)制备种衣剂。使用方法:将生物种衣剂与红小豆种子按质量比1:(40‑50)混合均匀,放置于阴凉环境下风干,即得到红小豆包衣种子。该生物种衣剂可以防治红小豆苗期根部病害,尤其对根腐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A disease prevention and growth promoting red bean biological seed coating ag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红小豆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种子包衣技术是防治作物根部病害的有效手段,英国杰曼生物公司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成功研发出禾谷类作物种子包衣剂,苏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将高分子黏着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到种衣剂当中,种衣剂技术进一步发展。目前种衣剂技术已然成熟,农业发达国家售卖的种子包衣程度很高,从棉花上逐渐应用到了玉米、水稻、小麦、谷子、大豆、花生、蔬菜等。我国在种衣剂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目前种衣剂的应用以化学种衣剂为主,化学种衣剂是以苯醚、咯菌腈、嘧菌酯、噻虫嗪、甲霜灵、戊唑醇、吡虫啉、灭菌唑、硅噻菌胺等化学药品为主要成分制备而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毒性残留的危害。针对这些问题,生物种衣剂应运而生,但我国在生物种衣剂领域的研究较化学种衣剂起步更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才有报道。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少量的生物种衣剂,虽然部分解决了化学种衣剂毒性残留问题,但种类少的问题一直存在,而专用于红小豆的生物种衣剂在市场上更是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没有专用于红小豆的生物种衣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按质量百分比由4%的复合菌剂、5%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0%的营养元素溶液、10%的植物激活剂、30%的助剂及余量的水组成。所述的复合菌剂按质量百分比由25%的多伦湖链霉菌(Streptomycesdorenlacusensis)M1-4菌剂、25%的淡紫拟青霉菌剂、25%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JL-1菌剂和25%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JJ-1菌剂组成,上述四种菌剂中的孢子活菌数均为1011个/g以上。上述复合菌剂中的多伦湖链霉菌M1-4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CGMCCNo.11789,保藏日期:2015年12月04日;淡紫拟青霉购自河南省沃宝科技有限公司;巨大芽孢杆菌JL-1菌株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号:CCTCCNO:M2019928,保藏日期:2019年11月13日;类芽孢杆菌JJ-1菌株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号:CCTCCNO:M2019927,保藏日期:2019年11月13日。上述多伦湖链霉菌M1-4菌剂对引起豆类根部病害的大豆疫霉、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对燕麦镰孢菌、小麦赤霉菌、禾谷镰刀菌等其它病原菌同样具有抑制作用。淡紫拟青霉对间接引起根腐病害的线虫类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复合菌剂中的巨大芽孢杆菌JL-1菌剂和25%的类芽孢杆菌JJ-1菌剂对固定态的和难溶性磷、钾矿物有很好的分解能力,能将植物难以利用的难溶性磷、钾矿物转化为植物可利用态磷和钾,增加土壤中磷和氮的利用率,起到壮苗作用,增加红小豆对病虫害的抵抗作用。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浓度2mg/L的烯效唑水溶液;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植物根冠比,调节植物中糖分、蛋白质等,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所述的营养元素溶液按质量百分比由2%的钼酸铵、2%的硼酸、2%的硫酸锌、4%的硫酸锰、2%的EDTA铁及余量的水组成;营养元素溶液中的组分均为豆科敏感性元素,合理的含量配比对豆科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有良好效果。所述的植物激活剂为浓度0.5mmol/L的苯并噻二唑水溶液;植物激活剂通过诱导作物产生抗病性物质,激活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防治对象包括卵菌纲的绵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疫霉属、指梗霉属、单轴霉属、假霜霉属、霜霉属等二十余个属产生的病害。诱导产生的抗病性具有长效和广谱的特性,诱导产生的抗病效果存在滞后性,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不具有致病性的菌类无影响,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进行环境保护。所述的助剂按质量百分比由80%的成膜剂和20%的丙二醇组成;助剂具有缓释功能,能够延长种衣剂的作用期,其成膜性和包衣强度均已达到同类产品标准,对真菌、放线菌和细菌无毒性或弱毒性;复合菌剂中的多伦湖链霉菌M1-4、淡紫拟青霉、巨大芽孢杆菌JL-1菌剂及类芽孢杆菌JJ-1均可以在种衣剂中存活。所述的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制备助剂:质量百分比将80%的成膜剂和20%的丙二醇搅拌20min至成膜剂完全溶解;(二)制备植物生长调节剂:将2mg烯效唑溶于10ml乙醇,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L制成;(三)制备营养元素溶液:按质量百分比将2%的钼酸铵、2%的硼酸、2%的硫酸锌、4%的硫酸锰、2%的EDTA铁溶于余量的水制成;(四)制备植物激活剂:将0.5mmol苯并噻二唑用10ml乙醇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L制成;(五)制备复合菌剂:按质量百分比将25%的多伦湖链霉菌M1-4菌剂、25%的淡紫拟青霉菌剂、25%的巨大芽孢杆菌JL-1菌剂和25%的类芽孢杆菌JJ-1菌剂混匀制成;(六)制备种衣剂:按质量百分比向30%的助剂中加入5%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0%的营养元素溶液、10%的植物激活剂及41%的水并混匀,制备成悬浮型液体,4%的复合菌剂单独保存,在使用前加入并混匀,即制得本专利技术的生物种衣剂。所述的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的使用方法如下:按质量百分比将96%的悬浮型液体和4%的复合菌剂混匀,得到生物种衣剂,再将生物种衣剂与红小豆种子按质量比1:(40-50)混合均匀,放置于阴凉环境下风干,即得到红小豆包衣种子。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可以防治红小豆苗期根部病害,尤其对根腐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通过实验证明,该生物种衣剂中所用的四种微生物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其中淡紫拟青霉能够抑制线虫侵染红小豆根系,降低由于线虫引起根部损害感染病菌的几率,M1-4能够抑制大豆疫霉、镰刀菌的生长,抑制根腐病的发生,巨大芽孢杆菌JL-1菌剂和类芽孢杆菌JJ-1菌剂能将植物难以利用的难溶性磷、钾矿物转化为植物可利用态磷和钾,从而增加红豆苗的生长,增强抵抗病虫害能力。补充豆科敏感元素,提高红小豆产量、改善红小豆品质;对环境友好,环保意义重大。该种衣剂为悬浮型生物种衣剂,使用前分开保存,使用时将复合菌剂倒入悬浮型液体中,摇匀后使用;该种衣剂的使用方法利于保存和运输。该生物种衣剂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种衣剂规范要求:pH值为6.8-7.5,悬浮率≥98%,粘度≤0.06Pa·s(25℃),脱落率≤5%,成膜性和低温、热储存稳定性合格。附图说明图1是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对红小豆V3期生长和防病效果图。图2是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对红小豆成熟期株高和荚数影响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按质量百分比由4%的复合菌剂、5%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0%的营养元素溶液、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种衣剂按质量百分比由4%的复合菌剂、5%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0%的营养元素溶液、10%的植物激活剂、30%的助剂及余量的水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种衣剂按质量百分比由4%的复合菌剂、5%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0%的营养元素溶液、10%的植物激活剂、30%的助剂及余量的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菌剂按质量百分比由25%的多伦湖链霉菌(Streptomycesdorenlacusensis)M1-4菌剂、25%的淡紫拟青霉菌剂、25%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JL-1菌剂和25%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JJ-1菌剂组成,上述四种菌剂中的孢子活菌数均为1011个/g以上;所述的多伦湖链霉菌M1-4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11789;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JL-1菌株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M2019928;所述的类芽孢杆菌JJ-1菌株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M20199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浓度2mg/L的烯效唑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元素溶液按质量百分比由2%的钼酸铵、2%的硼酸、2%的硫酸锌、4%的硫酸锰、2%的EDTA铁及余量的水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病促生型红小豆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毅强杜吉到高亚梅孙冬梅王彦杰朱李霞赵地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