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卫星发射方法及卫星固定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涉及卫星发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卫星发射方法及卫星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卫星的使用,对经济、科学、信息、安全、人文等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卫星发射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一箭一星发展到了一箭多星的发射方式,一箭多星的卫星发射方式是一种高效的航天器发射方式,可以充分的利用火箭的运载能力和降低发射成本,对于多星组网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在卫星发射技术中,卫星固定装置尤为重要,其是与火箭对接固定,并为卫星提供在火箭上稳定安装的机构。现有技术的卫星固定装置主要是针对单颗卫星研发设计,对火箭的整流罩空间利用率低,未考虑大规模卫星发射部署的要求,通常操作比较困难,很难在发射场进行快速大量的卫星火箭对接,并且星箭对接、安装及分离等机构设计较复杂,工作机制各异,使得在发射大量卫星时很难同时保证所有卫星固定及分离等的可靠性。基于上述原因,现有卫星发射技术虽可同时发射多颗卫星,但同时发射卫星数基本都小于20个,并且除极少量主星为较大卫星外,其他同时发射的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n利用卫星固定装置层叠固定多个板状卫星,而将多个卫星搭载于火箭上,/n解除所述卫星固定装置对多个所述板状卫星的固定,使该多个板状卫星彼此散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卫星固定装置层叠固定多个板状卫星,而将多个卫星搭载于火箭上,
解除所述卫星固定装置对多个所述板状卫星的固定,使该多个板状卫星彼此散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火箭进入预定轨道位置后,解除所述卫星固定装置对多个所述板状卫星的固定之前,使固定有多个板状卫星的所述卫星固定装置与火箭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到多个所述板状卫星散开到规定距离后,
多个所述板状卫星利用各自的动力单元驱动变轨,使各所述板状卫星进入各自的轨道。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卫星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卫星固定装置包括:
板状卫星安装平台,其下侧设有与火箭对接的星箭连接器部,在上侧用于搭载固定多个卫星;
中心支杆,其垂直设于所述板状卫星安装平台中心;
多个压紧限位支杆,其下端与所述板状卫星安装平台铰接,在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与卫星上的定位部嵌合的定位器;
多个横拉杆,其设置于各所述压紧限位支杆的上端,一端与所述压紧限位支杆铰接,另一端可摆动汇聚于所述中心支杆上端处;和
锁紧释放结构,其安装于所述中心支杆上端,锁紧所述多个横拉杆的汇聚到所述中心支杆上端处的另一端,
所述板状卫星安装平台、中心支杆、多个压紧限位支杆和多个横拉杆由所述锁紧释放机构锁紧后,构成支撑多个卫星的框架,
所述锁紧释放机构可根据控制释放,而解除对多个卫星的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拉杆与所述压紧限位支杆的铰接轴设置有在自由状态下,使所述横拉杆向上方摆动打开的扭转机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压紧限位支杆与所述板状卫星安装平台的铰接轴设有在自由状态下,使各所述压紧限位支杆向外侧打开的扭转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星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压紧限位支杆与所述板状卫星安装平台的铰接,且设置有检测所述压紧限位支杆展开到位状态的检测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心支杆周围设置多组沿所述中心支杆轴向层叠的多个所述板状卫星,
对于各板状卫星的组,利用所述中心支杆和至少一个所述压紧限位支杆对各所述板状卫星在轴向和周向进行固定,从而利用所述卫星固定装置固定各组所述板状卫星。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卫星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中心支杆垂直设置而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坦,和向前,马帅领,杨雯森,刘丽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星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