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粉尘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31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气粉尘净化装置,其包括滤箱,所述滤箱内设有多个滤袋,所述滤袋由喷吹装置进行清灰,所述滤袋的下方设有灰斗,所述灰斗上设有卸灰阀,所述滤袋的上方设有净气出口,所述滤袋下方的一侧设有锥形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在沿所述滤箱内沿着进气方向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多块扰流板,多块所述扰流板在所述进气口处沿着进气方向相对所述卸灰阀的高度递减,且每一块所述扰流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滤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所述进气口设置多块扰流板,且所述扰流板可通过手轮调节角度,不仅可以调节进气压力,还可调节气流分布、发挥挡尘的作用,可达到初步除尘的效果,降低了滤袋的过滤压力,提高了过滤效果。

Gas dust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气粉尘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石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粉尘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电石炉中会产生大量带粉尘含煤气的炉气,因此对其中煤气的净化至关重要。目前,常利用袋式除尘装置进行除尘,传统的袋式除尘器采用的滤袋除尘效果不好、检修率高,且炉气为高温高压炉气,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在除尘的过程中,大量热量会散失在空气中而得不到余热的回收利用,导致热能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保温效果,防止热量散失严重,且除尘效果好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用于净化电石炉产生的煤气,包括滤箱,所述滤箱内设有多个滤袋,所述滤袋由喷吹装置进行清灰,所述滤袋的下方设有灰斗,所述灰斗上设有卸灰阀,所述滤袋的上方设有净气出口,所述滤袋下方的一侧设有锥形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在沿所述滤箱内沿着进气方向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多块扰流板,多块所述扰流板在所述进气口处沿着进气方向相对所述卸灰阀的高度递减,且每一块所述扰流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滤箱。在本技术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扰流板包括转轴、扰流叶和手轮,所述扰流叶的中部设有套筒,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套筒并与套筒通过键固定连接,所述手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与滤箱通过轴承安装,且所述扰流叶位于滤箱内,所述手轮处于滤箱外侧。在本技术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扰流叶转动所形成的圆相切设置。在本技术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滤箱在每一所述转轴处还均设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壳体、弹簧和压紧块,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滤箱,所述压紧块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底部设有与转轴外周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压紧块采用耐磨橡胶制成,且所述压紧块的凹槽内设有防滑纹。在本技术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滤袋包括骨架和设于骨架外的滤布。在本技术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滤布采用PTFE覆膜的氟美斯滤布。在本技术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骨架采用加强型骨架,所述骨架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加强圈,相邻两所述加强圈的距离小于150mm。在本技术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骨架采用冷拉圆钢材质组成的横截面呈八角型结构。在本技术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滤箱外设有保温层。在本技术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不小于8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在所述进气口设置多块扰流板,且所述扰流板可通过手轮调节角度,不仅可以调节进气量,还可调节气流分布、发挥挡尘的作用,可达到初步除尘的效果,降低了滤袋的过滤压力,提高了过滤效果;二、采用的所述滤袋,过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降低了设备的检修率;三、所述滤箱设有的保温层,能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散失,方便热能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提供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的滤袋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2提供的滤袋的骨架的A向视图;图4是图1提供的所述扰流板的侧视图;图5是图4提供的所述刹车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所述煤气粉尘净化装置1用于净化电石炉产生的煤气,包括滤箱11,所述滤箱11内设有多个滤袋12,所述滤袋12由喷吹装置13进行清灰,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出装置13作用于滤袋,使使滤袋上的粉尘反吹落至灰斗,所述滤袋12的下方设有灰斗113,所述灰斗113上设有卸灰阀14,所述滤袋12的上方设有净气出口112,所述滤袋12下方的一侧设有锥形的进气口111,所述进气口111在所述滤箱11内沿着进气方向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多块扰流板15,多块所述扰流板15在所述进气口111处沿着进气方向相对所述卸灰阀14的高度递减,且每一块所述扰流板15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滤箱1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的所述扰流板15,能根据需要调节每一所述扰流板15的相对角度,进而调节所述滤箱11的进气量,还可调节气流分布,将所述扰流板15调节处倾斜装,能发挥挡尘的作用,可达到初步除尘的效果,降低了滤袋的过滤压力,提高了过滤效果。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4,每一所述扰流板15包括转轴151、扰流叶152和手轮153,所述扰流叶152的中部设有套筒1520,所述转轴151穿过所述套筒1520并与套筒通过键固定连接,所述手轮153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151的一端,所述转轴151与滤箱11通过轴承17安装,且所述扰流叶152位于滤箱11内,所述手轮153处于滤箱11外侧。通过转动所述手轮153可调节所述扰流叶152的角度。优选地,相邻两所述扰流叶152转动所形成的圆相切设置。进一步地,为了使调节后的扰流板152保持稳定状态,本实施例在所述滤箱11在每一所述转轴151处还均设有刹车装置18,请参阅图5,所述刹车装置18包括壳体181、弹簧182和压紧块183,所述壳体181固定于所述滤箱11,所述压紧块183设于所述壳体181,所述弹簧182的一端连接所述壳体181,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紧块183,所述压紧块183的底部设有与转轴151外周相匹配的凹槽1830,所述压紧块183采用耐磨橡胶制成,且所述压紧块183的凹槽1830内设有防滑纹(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弹簧182的弹力,将所述压紧块183压紧转轴151,且压紧块的凹槽内设有防滑纹,提高了摩擦力,使调节后的扰流板保持稳定状态,当需要调节时,可用工具抬起压紧块后再调节手轮。具体地,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滤袋12包括骨架121和设于骨架外的滤布122。优选地,所述滤布122采用PTFE覆膜的氟美斯滤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磨、耐酸、耐碱、抗结露特性。优选地,所述骨架121采用加强型骨架,所述骨架12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加强圈123,相邻两所述加强圈123的距离小于150mm。优选地,所述骨架121采用冷拉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用于净化电石炉产生的煤气,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箱,所述滤箱内设有多个滤袋,所述滤袋由喷吹装置进行清灰,所述滤袋的下方设有灰斗,所述灰斗上设有卸灰阀,所述滤袋的上方设有净气出口,所述滤袋下方的一侧设有锥形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在沿所述滤箱内沿着进气方向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多块扰流板,多块所述扰流板在所述进气口处沿着进气方向相对所述卸灰阀的高度递减,且每一块所述扰流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滤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粉尘净化装置,用于净化电石炉产生的煤气,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箱,所述滤箱内设有多个滤袋,所述滤袋由喷吹装置进行清灰,所述滤袋的下方设有灰斗,所述灰斗上设有卸灰阀,所述滤袋的上方设有净气出口,所述滤袋下方的一侧设有锥形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在沿所述滤箱内沿着进气方向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多块扰流板,多块所述扰流板在所述进气口处沿着进气方向相对所述卸灰阀的高度递减,且每一块所述扰流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滤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扰流板包括转轴、扰流叶和手轮,所述扰流叶的中部设有套筒,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套筒并与套筒通过键固定连接,所述手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与滤箱通过轴承安装,且所述扰流叶位于滤箱内,所述手轮处于滤箱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扰流叶转动所形成的圆相切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气粉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箱在每一所述转轴处还均设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壳体、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强李治国郭宝山李小军段成旺
申请(专利权)人: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