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16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防止水侵入食品冷冻室后冻结而使温度传感器冻结,且为了当将食品放在温度传感器的对流口时能确保正常控制食品冷冻室的温度,该冰箱的结构包括仪器冷冻室、冷却器、风扇、冷空气分配管、温控盒、在温控室内控制食品冷冻室温度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冷却器与食品冷冻室连通的冷空气循环通道和与冷空气循环通道连通的贯穿通道。如水侵入温控盒后从贯穿通道排出,而冷空气通过贯穿通道以循环通过食品冷冻室、冷空气循环通道和冷却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冰箱,它包括一控制该冰箱的温度用的温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至今,人们已知有一种包括一温度探测器的冰箱,该温度探测器用于探测该冰箱的温度,以控制压缩机的工作和停车,对此,例如已揭示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03-225177中。图3剖视表示了一传统的冰箱的主要零部件。图4放大表示出图3所示的冰箱的主要零部件。在图3和4中,该冰箱包括一主体101、一安装在主体101内的食品冷冻室102、一安装在食品冷冻室102内的冷却器103、一吹送冷空气用的风扇104、一分配冷空气用的管道105、一控制食品冷冻室102的温度用的温度传感器107和一容纳温度传感器107用的温控盒(thermo-case)106。在管道105上形成有一将冷空气送入温控盒106用的开孔105a。在温控盒106上形成有一对流孔108,用来使从管道105释放出的冷空气在温控盒106中对流。在食品冷冻室102的底部形成有一冷空气抽气孔109,用来将在食品冷冻室102中的冷空气送到冷却器103中。在食品冷冻室102的底部安装有一隔壁110,该隔壁110是用一种绝缘材料111制成的。被绝缘材料111复盖在下方的是一抽风道112。从抽气孔109释放出的冷空气通过该抽风道112,并流通到冷却器103的下端部。在该冷却器103下端部,设置有一融霜加热器113和一将冷却器103的融霜水和抽风道112中的露水排出用的排水口114。在这种结构中,在冷却器103中被冷却的冷空气由风扇104送入管道105。从管道105的开孔105a放出的冷空气顺序流过温控盒106的对流孔108、抽气孔109和抽风道112,并返回到冷却器108。在这样的结构中,如果水漏到温控盒106附近处,该漏出的水不被放出而冻住了。该结冰的水伸及到温度传感器107后将其冻住,这样使温度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除此之外,当将食品放在温控盒106的对流孔108时,就堵住了冷空气的对流,所以,如食品冷冻室102达到一指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107不能正常作出反应,其结果,食品冷冻室102过冷到该指定温度之下,因此就增加了电耗的浪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它能在水漏到温控盒的附近时防止温度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并当由于食品被放在温控盒的对流孔处而堵住了冷空气的对流时,仍能将食品冷冻室的温度控制在一指定的温度。本专利技术揭示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冰箱包括一容纳食品用的隔间、一安装在该隔间内以冷却空气用的冷却器、一安装在隔间内的冷却器的前侧以分配冷空气用的管道、一安装在隔间内一指定位置的温控盒、一安装在温控盒内以控制隔间内的温度用的温度传感器、一安装在温控盒的下侧并通过冷却器以与隔间连通的冷空气循环通道、一穿过温控盒的底部并与冷空气循环通道连通的贯穿通道和一位于贯穿通道的下侧并与冷空气循环通道连通的排水口。当水侵入温控盒内时,水能经过循环通道从排水口排出。另外,冷空气通过贯穿通道并循环通过隔间、冷空气循环通道和冷却器。在这种结构中,该隔间最好是一以冷冻状态存放食品的食品冷冻室。最好是,该结构还包括一设于冷却器邻近处以循环被冷却器冷却的冷空气用的风扇。最好是,该隔间是一食品冷冻室,在邻近于食品冷冻室处还设置一新鲜食品储藏室。最好是,该管道包括一第一开孔和一第二开孔,该第一开孔连通于温控盒,该第二开孔连通于该隔间。最好是,该温控盒安装在该隔间的底部。最好是,该贯穿通道安装在该隔间的下侧。最好是,该贯穿通道安装得被绝缘材料所覆盖。在这种结构中,如果水漏到温控盒的附近,或者,如果水侵入温控盒中,该水不会被冻结而排出。或者,如果将食品放在温控盒的对流口处,也能确保冷空气在温控盒内对流,这样,能将循环冷空气的温度控制于一所需的温度。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冰箱的主要零部件的放大了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冰箱的主要零部件的剖视图;图3是一传统冰箱的主要零部件的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传统冰箱的主要零部件的放大了的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下面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的实施例。图1放大且剖视表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冰箱的主要零部件。图2剖视表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冰箱的主要零部件。在图1和2中,该冰箱包括一主体1、一安装在该主体内的食品冷冻室2、一安装在该食品冷冻室2内的冷却器3、一吹送冷空气用的风扇4、一安装在冷却器3的前侧的管道5、一安装在食品冷冻室2的底部的温控盒6和一安装在温控盒6内的温度传感器7。食品冷冻室2是一冷却和贮藏食品用的隔间。冷却器3冷却空气以产生冷空气。管道5的作用是将冷空气分配和传送到食品冷冻室2和温控盒6中。温度传感器7探测循环的冷空气的温度,并控制食品冷冻室2的温度。管道5有一第一开孔5a和一第二开孔5b,该第一开孔5a将冷空气送到温控盒6,第二开孔5b将冷空气送给食品冷冻室2。在温控盒6上形成有一对流孔8,用来使从第一开孔5a放出的冷空气在该温控盒内对流。在食品冷冻室2的底部形成有一冷空气循环孔9,用于冷空气在该食品冷冻室内对流并送入冷却器3中。在食品冷冻室2的底部安装有一隔壁10,该隔壁是由一种绝缘材料11组成的。另装有一冷空气循环通道12,它穿过食品冷冻室2并从温控盒6的下侧流到冷却器3。该冷空气循环通道12安装得被绝缘材料11复盖。在温控盒的底部形成一穿孔,并有一贯穿通道15穿过该穿孔16连通冷空气循环通道12。另有一融霜加热器13和一排水口14安装在冷却器3的下端。排水口14将从积存在冷却器3上的霜产生的水和在冷空气循环通道12中的露水产生的水排出去。在食品冷冻室2的正面装有一门18。在冷却器3中冷却的冷空气由风扇4送入管道5。从管道5的第一开孔5a放出的冷空气顺序通过温控盒6的对流孔8、循环孔9和冷空气循环通道12,并返回冷却器8。另外,在温控盒6内的冷空气顺序通过贯穿通道15的冷空气循环通道12,并返回冷却器8。也就是说,在温控盒6内的冷空气有两条通路,即通过循环孔9的一条通路和通过循环通道15的另一通路。另一方面,从管道5的第二开孔5b放出的冷空气由于对流作用而在食品冷冻室2内流动,顺序地通过循环孔9和冷空气循环通道12,并返回冷却器3。回至冷却器3的冷空气被分送到管道5的第一开孔5a和第二开孔5b,并分别送入温控盒6和食品冷冻室2。由于温控盒内的冷空气温度由温度传感器7侧量,所以,冷却器3是受控制的,因此,也控制着由冷却器3冷却的冷空气的温度。这样,也就控制着在食品冷冻室2中循环的冷空气的温度。在这种结构中,进入温控盒6内的水经过贯穿通道15被引入冷空气循环通道12,并经过排水口14放出。所以,它能防止发生进入温控盒6中水结冰的毛病。因此,能防止温度传感器7冻结,从而避免了温度传感器工作失常,或者,如果将食品放在温控盒6的对流孔8处,温控盒6中的冷空气能通过贯穿通道15,并顺序循环通过冷空气循环通道12、冷却器3和食品冷冻室2。如此,防止了温度传感器工作失常,也能正常控制食品冷冻室2内的温度。在本专利技术中,在食品冷冻室的下侧或上侧还安装一只新鲜食品贮藏室,或者,用一只新鲜食品贮藏室取代食品冷冻室。工业实用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冰箱中,如果水漏到温控盒的附近,该漏出的水不会冻结而被放出去。所以,可防止安装在温控盒中的温度传感器冻结,故能防止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包括:一容纳食品用的隔间,它有一冷空气循环孔;一安装在所述隔间的端部以作冷却用的冷却器;一将被所述冷却器冷却的冷空气分配到所述隔间的所需部分中用的管道;一在其底部有一穿孔的温控盒,所述温控盒安装在该隔间内一指定位置; 一控制所述隔间内的温度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温控盒内;一与所述隔间的所述冷空气循环口连通的冷空气循环通道,所述冷空气循环通道安装在所述温控盒的下侧并经过所述冷却器;以及一贯穿所述温控盒的所述穿孔的贯穿通道,它连 通于所述冷空气循环通道;其中,通过所述管道进入所述隔间的所述冷空气从所述冷空气循环口排出,并通过所述冷空气循环通道返回到所述冷却器中,进入所述温控盒的所述冷空气从所述穿孔排出,并通过所述冷空气循环通道返回到所述冷却器中,如果水侵入所述温 控盒,该水通过所述贯穿通道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实山本宏治宇野忠雄佐佐木雅俊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冷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