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搏击比赛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616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体育搏击比赛训练系统,涉及体育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包括顶板、支撑柱和出拳机构,顶板上转动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并位于顶板的上下两侧,中心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槽轮,顶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二电机、丝杆、移动块和移动槽的配合,启动第二电机会带动丝杆转动,使得丝杆上的移动块会在移动槽内前后移动,使得移动块底部的连接板前后移动,同步带动出拳机构的移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出拳机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并且还可以在转动箱上前后移动,提高了灵活性,更加符合实战模拟的训练。

A training system of sports fighting compet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搏击比赛训练系统
本技术涉及体育训练器材
,具体为一种体育搏击比赛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拳击、散打或自由搏击中,运动员通常需要与人对打才能提高训练水平,提升实战能力,这样的话,需要有帮助训练的陪练员,而陪练员毕竟是人,有一定的体力限度,且经常进行陪练的人员,身体容易受伤,而且运动员多数情况下较难找到与自身水平实力相当的陪练员,这种情况下不利于提高运动员的专业技能,针对这一情况,虽然也有对拳击、散打或自由搏击的训练装置,但通常结构较为单一,对运动员的训练不够到位,自动化程度不高,对运动员训练强度受限,只能是原地固定的装置,不能实现移动并快速回位。在公开号为CN106390404B的一种拳击散打训练用装置,包括框架,框架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出拳机构,出拳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源和固定于第一动力源前端的第一拳手实现直拳动作;出拳机构还包括第二动力源和固定于第二动力源前端的第二拳手,第二动力源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动力源运动方向垂直,第二动力源带动第二拳手运动实现摆拳动作;第一拳手与第二拳手均可拆卸设置,第二拳手与一个向框架竖直中心弯折的拳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育搏击比赛训练系统,包括顶板(1)、支撑柱(2)和出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上转动连接有中心轴(3),所述中心轴(3)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并位于顶板(1)的上下两侧,所述中心轴(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槽轮(4),所述顶板(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拨盘(6),所述拨盘(6)带动槽轮(4)转动,所述中心轴(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箱(7),所述转动箱(7)内设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9),所述转动箱(7)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10),所述丝杆(9)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的底部穿过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搏击比赛训练系统,包括顶板(1)、支撑柱(2)和出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上转动连接有中心轴(3),所述中心轴(3)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并位于顶板(1)的上下两侧,所述中心轴(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槽轮(4),所述顶板(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拨盘(6),所述拨盘(6)带动槽轮(4)转动,所述中心轴(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箱(7),所述转动箱(7)内设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9),所述转动箱(7)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10),所述丝杆(9)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的底部穿过移动槽(10)并连接有连接板(17),所述出拳机构位于连接板(17)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搏击比赛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盘(6)包括底盘(61),所述底盘(61)上设有拨杆(62)和转轮(63),所述槽轮(4)在圆周上开设有用于拨杆(62)插入的径向槽(12),所述槽轮(4)在圆周上开设有用于贴合转轮(63)的圆弧面(13),且圆弧面(13)和径向槽(12)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搏击比赛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14),所述转动箱(7)远离中心轴(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5),所述滑动块(15)卡入滑动槽(14)内,所述滑动块(15)和滑动槽(14)的截面均呈T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搏击比赛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五岳龙威文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