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晓杰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09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包括支撑柱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支撑柱的上方,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人脸放置盒,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该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治疗仪主体可以上下移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可有效的将空气中的细菌杀死消毒干净,提高了效率,安全可靠,紫外线杀菌灯可拆卸,方便进行更换维修和清理,螺纹杆通过旋钮旋转可以调节紫外线杀菌灯的高度,更具有实用性。

A convenient clinical therapeutic instrument for neur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
技术介绍
帕金森、脑梗塞等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一旦脑部发生病变,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大脑神经系统,这会对患者的整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传统的治疗手段是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的方法不仅见效慢,效果欠佳,还易造成过度的药物依赖,对患者的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神经内科治疗仪是采用电刺激对患者头部进行治疗,有效治疗脑血管等神经疾病,对患者头部产生特定方向周期变化的治疗力,该定向治疗力穿透性强,对神经内科起到了有效的治疗。现有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设置的治疗仪器很多,治疗时医疗器械不方便上下进行调节,现有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结构复杂,且不便于移动,同时便于移动的,容易滑动,导致影响治疗仪的使用,实用性不高,使用不方便,影响了治疗仪的工作效率和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操作复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具备可升降和移动等优点,解决了不可升降和移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包括支撑柱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支撑柱的上方,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人脸放置盒,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车轮,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且位于人脸放置盒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治疗仪主体,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螺纹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起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通过弹簧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远离紫外线杀菌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内部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放置板,所述固定放置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柱,所述固定放置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轮盘,所述轮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滑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气缸、连接板、连接柱、车轮以放置板的中线为中心线呈轴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人脸放置盒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层海绵层。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靠近治疗仪主体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滑槽。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每个限位块的大小相同,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杆的大小相适配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柱与条形孔的大小相适配,固定柱靠近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凹型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通过放置板上设置有人脸放置盒,人脸放置盒上设置有海绵层,提高了脸部的舒适性,有利于患者的治疗,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治疗仪主体可以上下进行移动,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治疗仪上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可有效的将空气中的细菌杀死消毒干净,为神经内科的治疗提高了工作效率,安全又可靠,紫外线杀菌灯可以进行拆卸,方便进行更换维修和清理,螺纹杆通过旋钮旋转可以上下移动,可以调节紫外线杀菌灯的高度,更具有实用性,操作简单便携。2、该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通过放置板下方设置有移动气缸,移动气缸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当移动气缸上下移动时,连接板随之上下移动,则车轮可以上下移动,当车轮下降到与地面接触时,治疗仪本体就可以移动,简单实用,移动方便,操作便携,适用于神经内科的临床治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升降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柱;2、放置板;3、支柱;4、人脸放置盒;5、移动气缸;6、连接板;7、连接柱;8、车轮;9、升降装置;901、滑动杆;902、条形孔;903、固定放置板;904、电机;905、第一支撑杆;906、齿轮;907、滑动柱;908、轮盘;909、限位块;910、固定杆;10、治疗仪主体;11、螺纹杆;12、旋钮;13、固定板;14、固定柱;15、紫外线杀菌灯;16、固定块;17、第二支撑杆;18、连接杆;19、凸起块;20、压块;21、滑块;22、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包括支撑柱1和升降装置9,升降装置9位于支撑柱1的上方,支撑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板2,放置板2远离支撑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柱3,放置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人脸放置盒4,放置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气缸5,移动气缸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连接柱7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车轮8,支撑柱1的一侧且位于人脸放置盒4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治疗仪主体10,治疗仪主体10的型号为SA35KJ-3000A1,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等神经疾病,该治疗仪10是采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合成脉冲组成波形,通过电极贴片贴于患者头部,无创引入小脑顶核,对患者脑部进行电刺激缓解,脑内固有的神经传导通路受到特定的电刺激,会影响脑循环和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稳定大脑细胞膜的电兴奋性,对患者脑血管等脑部神经疾病治疗效果明显,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钮12,螺纹杆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远离螺纹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4,固定柱1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15,紫外线杀菌灯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7,第二支撑杆1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起块19,固定块1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压块20,压块20通过弹簧与连接杆18固定连接,固定块16远离紫外线杀菌灯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升降装置9包括滑动杆901,滑动杆901的内部开设有条形孔902,支撑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放置板903,固定放置板90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904,电机90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905,第一支撑杆90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齿轮906,齿轮906的一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包括支撑柱(1)和升降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9)位于支撑柱(1)的上方,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远离支撑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柱(3),所述放置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人脸放置盒(4),所述放置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气缸(5),所述移动气缸(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车轮(8),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且位于人脸放置盒(4)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治疗仪主体(10),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钮(12),所述螺纹杆(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远离螺纹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4),所述固定柱(1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15),所述紫外线杀菌灯(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7),所述第二支撑杆(1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起块(19),所述固定块(1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压块(20),所述压块(20)通过弹簧与连接杆(1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6)远离紫外线杀菌灯(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n所述升降装置(9)包括滑动杆(901),所述滑动杆(901)的内部开设有条形孔(902),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放置板(903),所述固定放置板(90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904),所述电机(90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905),所述第一支撑杆(90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齿轮(906),所述齿轮(9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柱(907),所述固定放置板(9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轮盘(908),所述轮盘(90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909),所述滑动杆(9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仪,包括支撑柱(1)和升降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9)位于支撑柱(1)的上方,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远离支撑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柱(3),所述放置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人脸放置盒(4),所述放置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气缸(5),所述移动气缸(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车轮(8),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且位于人脸放置盒(4)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治疗仪主体(10),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钮(12),所述螺纹杆(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远离螺纹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4),所述固定柱(1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15),所述紫外线杀菌灯(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7),所述第二支撑杆(1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起块(19),所述固定块(1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压块(20),所述压块(20)通过弹簧与连接杆(1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6)远离紫外线杀菌灯(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
所述升降装置(9)包括滑动杆(901),所述滑动杆(901)的内部开设有条形孔(902),所述支撑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杰焦守霞王春芝刘莉
申请(专利权)人:卢晓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