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06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下端固定设置有粘胶面,所述粘胶面完全覆盖底盘下底面轮廓,所述底盘为圆环结构,所述底盘上端固定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为圆台结构,所述主体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球,所述活动球的侧面为球形,所述活动球内部固定设置有内腔,所述出管口与内腔连通,所述出管口口径大于引流管直径。该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底盘下端设置有粘胶面,可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引流管四周的皮肤上,有效的保护接入引流管的伤口部位,且该装置设置了可伸缩支撑架、固定架,可将引流管伸出人体外的一部分夹持固定,同时固定架内壁设置有粘胶面,可粘住引流管外壁,使其无法折弯,大大提高病人安全。

A fixation device for postoperative draina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引流管临床上应用的很多,有的应用于伤口、尝味道、胆道等,使用引流管的目的是将人体腔中的脓、血等液体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影响伤口愈合。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手术后人们防止感染的措施越来越多,引流管是将人体腔中的脓、血等液体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影响伤口愈合,但加装引流管后无法得到很好的固定,且易折弯,同时容易碰到后扯动伤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无法得到很好的固定,且易折弯,同时容易碰到后扯动伤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下端固定设置有粘胶面,所述粘胶面完全覆盖底盘下底面轮廓,所述底盘为圆环结构,所述底盘上端固定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为圆台结构,所述主体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球,所述活动球的侧面为球形,所述活动球内部固定设置有内腔,所述活动球上端固定连接有出管口,所述出管口与内腔连通。优选的,所述主体内部,位于活动球下方对称固定安装有一对可伸缩支撑架,所述可伸缩支撑架二者相对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表面固定设置有粘胶面。优选的,所述主体内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内壁为球内面,所述活动轴位于活动球最宽处,所述活动球位于活动轴下面的部分小于活动球位于活动轴上面的部分。优选的,所述活动球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环。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内表面为半圆柱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底盘下端设置有粘胶面,可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引流管四周的皮肤上,有效的保护接入引流管的伤口部位,且该装置设置了可伸缩支撑架、固定架,可将引流管伸出人体外的一部分夹持固定,同时固定架内壁设置有粘胶面,可粘住引流管外壁,使其无法折弯,大大提高病人安全,同时安装有活动球,活动球可沿着活动轴大范围旋转且不拉扯或折弯引流管,大大提高了患者可活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2、粘胶面;3、主体;4、活动球;5、出管口;6、可伸缩支撑架;7、固定架;8、活动轴;9、内腔;10、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盘1,底盘1下端固定设置有粘胶面2,粘胶面2完全覆盖底盘1下底面轮廓,底盘1为圆环结构,底盘1上端固定连接有主体3,主体3为圆台结构,主体3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球4,活动球4的侧面为球形,活动球4内部固定设置有内腔9,活动球4上端固定连接有出管口5,出管口5与内腔9连通。进一步的,主体3内部,位于活动球4下方对称固定安装有一对可伸缩支撑架6,可伸缩支撑架6二者相对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7,固定架7内表面固定设置有粘胶面2,固定架7可将引流管伸出人体外的一部分夹持固定,粘胶面2可粘住引流管外壁,使其无法折弯,大大提高病人安全。进一步的,主体3内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活动轴8,活动轴8的内壁为球内面,活动轴8位于活动球4最宽处,活动球4位于活动轴8下面的部分小于活动球4位于活动轴8上面的部分,活动球4可沿着活动轴8大范围旋转且不拉扯或折弯引流管,大大提高了患者可活动范围。进一步的,活动球4下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环10,限位环10可有效的限制活动球4的活动范围,避免引流管折弯。进一步的,固定架7内表面为半圆柱型,半圆柱型设计可完美的贴合引流管外壁,更加稳定。工作原理:首先,将引流管从固定架7接入,依次穿过限位环10、内腔9,最后从出管口5导出,然后将固定架7上的粘胶面2粘贴到伤口处的引流管外壁上,然后将整个装置通过底盘1下端的粘胶面2固定在引流管出口周围的皮肤上,当需要牵动引流管时,活动球4通过出管口5可带着引流管沿着活动轴8大范围的旋转,由于活动球4下端安装有限位环10,所以活动球4有固定的活动范围,避免引流管在装置内部折弯。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下端固定设置有粘胶面,所述粘胶面完全覆盖底盘下底面轮廓,所述底盘为圆环结构,所述底盘上端固定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为圆台结构,所述主体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球,所述活动球的侧面为球形,所述活动球内部固定设置有内腔,所述活动球上端固定连接有出管口,所述出管口与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下端固定设置有粘胶面,所述粘胶面完全覆盖底盘下底面轮廓,所述底盘为圆环结构,所述底盘上端固定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为圆台结构,所述主体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球,所述活动球的侧面为球形,所述活动球内部固定设置有内腔,所述活动球上端固定连接有出管口,所述出管口与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部,位于活动球下方对称固定安装有一对可伸缩支撑架,所述可伸缩支撑架二者相对的一端固定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方谢萍潘婷苏艳霞汤东杜菲菲王春梅李萍季苗苗王爱华牛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