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调试与安装配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034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调试与安装配套组件,包括上罩板、加热结构、线缆罩和下罩板,上罩板的内部套装加热结构,加热结构套装在线缆罩的外侧,线缆罩的底部套装在下罩板的内部,使用时将高压电缆伸入到线缆罩中,电热片通电发热,热气从散热槽和镂空槽中流出到线缆罩的内部,对线缆罩内部的高压电缆进行表面加热,防止因气候问题导致的电缆线表面出现交叉,避免交叉处局部放电和爬电现象,减少电缆击穿绝缘现象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同时使用多个本组件对高压电缆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无需采用火烤的方式,环形加热使得高压电缆受热更加均匀,效率更高,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更加方便实用。

A matching component of debugging and installation based on wind power gen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调试与安装配套组件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调试
,具体为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调试与安装配套组件。
技术介绍
风能资源是一种绿色的、天然的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风电电气设备作为风力发电的主要装置,在安装及调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影响风电发电的稳定性,只有对风电电气设备进行不断的调试,加强风电电气设备的维护,才能保证风电发电的正常运行,在风电电气安装工程中,电缆是连接就地变电站的主线,起着汇流和传输电能的关键作用,每一趟出现单元常常连接着机台或者十几台风力发电机,且由于风机的间距较远,设计师一般采用电缆直埋的方式,故在电气电缆安装时需要严格控制高压电缆的安装质量,尽可能的避免低温作业;但是由于风力发电机通常安装在风力较大的山顶上,低温作业无法完全避免,当出现电缆存放地点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和敷设现场的温度低于0℃时,必须对高压电缆进行预热,否则电缆线表面容易出现交叉,交叉处局部放电和爬电现象频发,施工安全隐患极大,现有的高压电缆预热方式采用火烤的方式,但是安装环境普遍风力较大,生火困难,操作不便,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火烤的方式不可控性较大,高压电缆受热不均,容易导致表皮破损,影响电力传输效果,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调试与安装配套组件,具备能够防止因气候问题导致的电缆线表面出现交叉,避免交叉处局部放电和爬电现象,减少电缆击穿绝缘现象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采用火烤的方式,高压电缆受热更加均匀,效率更高,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更加方便实用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环境普遍风力较大,生火困难,操作不便,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火烤的方式不可控性较大,高压电缆受热不均,容易导致表皮破损,影响电力传输效果,实用性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调试与安装配套组件,包括上罩板、加热结构、线缆罩和下罩板,上罩板的内部套装加热结构,加热结构套装在线缆罩的外侧,线缆罩的底部套装在下罩板的内部,上罩板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上罩板的顶面设置有风冷通道,风冷通道通过螺纹与端盖活动连接,上罩板的底部固定安装电子温度计,上罩板的底部等角度环形设置多个卡扣槽,上罩板的内壁与加热结构紧密贴合;加热结构包括出风口,出风口设置在外防尘罩的顶面上,外防尘罩设置为截面为环形的空心筒状结构,外防尘罩的外环内壁固定设置绝缘层,绝缘层与保温层紧密贴合,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的内侧设置有电热片,电热片位于出风口的正下方,电热片与外防尘罩的内环内壁紧密贴合,外防尘罩的内环等角度加工多个散热槽,外防尘罩的内环外壁与线缆罩紧密贴合;线缆罩的内部加工多个镂空槽,线缆罩固定套接在限位环的内部,限位环的外径与下罩板的内径相同;下罩板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下罩板的外壁等角度环形设置有多个卡扣,下罩板的内壁固定安装多个PVC板,PVC板的另一端固定在内套环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散热槽的位置与镂空槽的位置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卡扣与卡扣槽卡合。优选的,所述下罩板上设置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形状尺寸与电子温度计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电子温度计的探针向内延伸。优选的,所述下罩板上设置有走线孔,电热片的电源线由走线孔中伸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基于风力发电的调试与安装配套组件,将电热片通电,使得电热片发热,热气从散热槽和镂空槽中流出到线缆罩的内部,对线缆罩内部的高压电缆进行表面加热,防止因气候问题导致的电缆线表面出现交叉,避免交叉处局部放电和爬电现象,减少电缆击穿绝缘现象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2、本基于风力发电的调试与安装配套组件,使用时将高压电缆套在本组件内部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同时使用多个本组件对高压电缆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无需采用火烤的方式,环形加热使得高压电缆受热更加均匀,效率更高,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更加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罩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加热结构外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加热结构内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线缆罩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下罩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罩板;11、风冷通道;12、端盖;13、电子温度计;14、卡扣槽;2、加热结构;21、外防尘罩;22、出风口;23、绝缘层;24、保温层;25、隔热板;26、电热片;27、散热槽;3、线缆罩;31、镂空槽;32、限位环;4、下罩板;41、卡扣;42、PVC板;43、内套环;44、安装凹槽;45、走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调试与安装配套组件,包括上罩板1、加热结构2、线缆罩3和下罩板4,上罩板1的内部套装加热结构2,加热结构2套装在线缆罩3的外侧,线缆罩3的底部套装在下罩板4的内部。请参阅图3,上罩板1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上罩板1的顶面设置有风冷通道11,风冷通道11通过螺纹与端盖12活动连接,上罩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电子温度计13,电子温度计13采用DGT系列的小型屏显式电子温度计量器,电子温度计13的探针向内延伸,探测线缆罩3的内部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方便工作人员监测电热片26的运行状态,上罩板1的底部等角度环形设置多个卡扣槽14,上罩板1的内壁与加热结构2紧密贴合。请参阅图4-5,加热结构2包括出风口22,出风口22与风冷通道11连通,出风口22设置在外防尘罩21的顶面上,外防尘罩21设置为截面为环形的空心筒状结构,外防尘罩21的外环内壁固定设置绝缘层23,绝缘层23的设置对高压电缆进行保护,绝缘层23与保温层24紧密贴合,保温层24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板25,保温层24和隔热板25均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电热片26的温度流失,隔热板25的内侧设置有电热片26,电热片26采用24V的PTC铝壳式电热结构,加热更均匀,电热片26位于出风口22的正下方,电热片26与外防尘罩21的内环内壁紧密贴合,外防尘罩21的内环等角度加工多个散热槽27,散热槽27的位置与镂空槽31的位置相匹配,外防尘罩21的内环外壁与线缆罩3紧密贴合。请参阅图6,线缆罩3的内部加工多个镂空槽31,线缆罩3固定套接在限位环32的内部,限位环32的外径与下罩板4的内径相同。请参阅图7,下罩板4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下罩板4的外壁等角度环形设置有多个卡扣41,卡扣41与卡扣槽14卡合,下罩板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调试与安装配套组件,包括上罩板(1)、加热结构(2)、线缆罩(3)和下罩板(4),上罩板(1)的内部套装加热结构(2),加热结构(2)套装在线缆罩(3)的外侧,线缆罩(3)的底部套装在下罩板(4)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板(1)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上罩板(1)的顶面设置有风冷通道(11),风冷通道(11)通过螺纹与端盖(12)活动连接,上罩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电子温度计(13),上罩板(1)的底部等角度环形设置多个卡扣槽(14),上罩板(1)的内壁与加热结构(2)紧密贴合;/n所述加热结构(2)包括出风口(22),出风口(22)与风冷通道(11)连通,出风口(22)设置在外防尘罩(21)的顶面上,外防尘罩(21)设置为截面为环形的空心筒状结构,外防尘罩(21)的外环内壁固定设置绝缘层(23),绝缘层(23)与保温层(24)紧密贴合,保温层(24)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板(25),隔热板(25)的内侧设置有电热片(26),电热片(26)位于出风口(22)的正下方,电热片(26)与外防尘罩(21)的内环内壁紧密贴合,外防尘罩(21)的内环等角度加工多个散热槽(27),外防尘罩(21)的内环外壁与线缆罩(3)紧密贴合;/n所述线缆罩(3)的内部加工多个镂空槽(31),线缆罩(3)固定套接在限位环(32)的内部,限位环(32)的外径与下罩板(4)的内径相同;/n所述下罩板(4)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下罩板(4)的外壁等角度环形设置有多个卡扣(41),下罩板(4)的内壁固定安装多个PVC板(42),PVC板(42)的另一端固定在内套环(43)的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调试与安装配套组件,包括上罩板(1)、加热结构(2)、线缆罩(3)和下罩板(4),上罩板(1)的内部套装加热结构(2),加热结构(2)套装在线缆罩(3)的外侧,线缆罩(3)的底部套装在下罩板(4)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板(1)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上罩板(1)的顶面设置有风冷通道(11),风冷通道(11)通过螺纹与端盖(12)活动连接,上罩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电子温度计(13),上罩板(1)的底部等角度环形设置多个卡扣槽(14),上罩板(1)的内壁与加热结构(2)紧密贴合;
所述加热结构(2)包括出风口(22),出风口(22)与风冷通道(11)连通,出风口(22)设置在外防尘罩(21)的顶面上,外防尘罩(21)设置为截面为环形的空心筒状结构,外防尘罩(21)的外环内壁固定设置绝缘层(23),绝缘层(23)与保温层(24)紧密贴合,保温层(24)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板(25),隔热板(25)的内侧设置有电热片(26),电热片(26)位于出风口(22)的正下方,电热片(26)与外防尘罩(21)的内环内壁紧密贴合,外防尘罩(21)的内环等角度加工多个散热槽(27),外防尘罩(21)的内环外壁与线缆罩(3)紧密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美玲江胜勇江胜斌
申请(专利权)人:恩力微电网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