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外壳和呈物框,外壳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抽拉框,抽拉框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玻璃板,玻璃板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手拉柄,抽拉框的一侧设置有一号固定柱,一号固定柱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另一侧卡接有二号固定柱,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桶,外壳的上表面通过入液槽螺纹连接有盖子,储液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呈物框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该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通过抽拉框和玻璃板的设置,人员使用时,可以通过玻璃板来观察两个抽拉框内的口腔器械的状况,在使用时直接拉出抽拉框,将口腔器械取出进行使用,进而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A sterilizing device for oral instru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口腔器械消毒设备
,具体为一种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口腔科,医学学科分类之一,主要口腔科疾病包括: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颌下间隙感染、颌面部淋巴管瘤、齿状突发育畸形、上颌窦恶性肿瘤、颌骨造釉细胞瘤、慢性筛窦炎、下颌后缩、四环素牙、舌白斑等疾病。现在的技术,许多牙周病完全可以治愈,组织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如: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基因技术、种植义齿等更是为病变牙齿的再生带来令人振奋的希望。但是现有的口腔科器械的消毒装置,多数只能单独的进行消毒,消毒后需要存放到别的装置内,因此需要许多繁杂的步骤,浪费了不少不必要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外壳和呈物框,所述外壳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抽拉框,所述抽拉框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手拉柄,所述抽拉框的一侧设置有一号固定柱,所述一号固定柱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侧卡接有二号固定柱,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桶,所述外壳的上表面通过入液槽螺纹连接有盖子,所述储液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呈物框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呈物框内侧壁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喷洒孔,所述呈物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内底壁啮合有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的一侧啮合有二号转动杆,所述二号转动杆的另一侧与电机输出端啮合,所述连接带的内顶壁活动连接有三号转动杆。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电源开关和调节按钮,所述外壳的背面设置有电源线。可选的,所述呈物框的一侧通过滑槽滑动连接在抽拉框的内侧壁。可选的,所述一号固定柱、固定杆和二号固定柱均为四个,四个所述一号固定柱、固定杆和二号固定柱均以外壳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可选的,所述一号转动杆和二号转动杆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底壁。(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通过抽拉框和玻璃板的设置,人员使用时,可以通过玻璃板来观察两个抽拉框内的口腔器械的状况,在使用时直接拉出抽拉框,将口腔器械取出进行使用,进而提高使用的便捷性。2、该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通过呈物框、连接带、一号转动杆、二号转动杆和电机的设置,人员使用时,当呈物框在上侧的抽拉框内,对呈物框内的器械进行消毒后,按压调节钮,将呈物框沿滑槽,通过电机、一号转动杆、二号转动杆和连接带动到下侧的抽拉框内,从而让消毒和存放分开进行,进而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壳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呈物框;3、抽拉框;4、玻璃板;5、手拉柄;6、一号固定柱;7、固定杆;8、二号固定柱;9、储液桶;10、入液槽;11、盖子;12、连接管;13、支撑杆;14、喷洒孔;15、连接带;16、一号转动杆;17、二号转动杆;18、电机;19、三号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外壳1和呈物框2,外壳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抽拉框3,抽拉框3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玻璃板4,玻璃板4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手拉柄5,抽拉框3的一侧设置有一号固定柱6,一号固定柱6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杆7,固定杆7的另一侧卡接有二号固定柱8,一号固定柱6、固定杆7和二号固定柱8均为四个,四个一号固定柱6、固定杆7和二号固定柱8均以外壳1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桶9,外壳1的上表面通过入液槽10螺纹连接有盖子11,储液桶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外壳1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电源开关和调节按钮,外壳1的背面设置有电源线,呈物框2的一侧通过滑槽滑动连接在抽拉框3的内侧壁;为了提高使用的便捷性,设置了抽拉框3和玻璃板4,人员使用时,可以通过玻璃板4来观察两个抽拉框3内的口腔器械的状况,在使用时直接拉出抽拉框3,将口腔器械取出进行使用;呈物框2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13,呈物框2内侧壁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喷洒孔14,呈物框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带15,连接带15的内底壁啮合有一号转动杆16,一号转动杆16的一侧啮合有二号转动杆17,一号转动杆16和二号转动杆17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活动连接,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内底壁,二号转动杆17的另一侧与电机(18)输出端啮合,连接带15的内顶壁活动连接有三号转动杆19;为了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设置了呈物框2、连接带15、一号转动杆16、二号转动杆17和电机18,人员使用时,当呈物框2在上侧的抽拉框3内,对呈物框2内的器械进行消毒后,按压调节钮,将呈物框2沿滑槽,通过电机18、一号转动杆16、二号转动杆17和连接带15动到下侧的抽拉框3内,从而让消毒和存放分开进行。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综上所述,该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使用时,通过电源线让该装置连接电源后,通过呈物框2、连接带15、一号转动杆16、二号转动杆17和电机18的设置,当呈物框2在上侧的抽拉框3内,对呈物框2内的器械进行消毒后,按压调节钮,将呈物框2沿滑槽,通过电机18、一号转动杆16、二号转动杆17和连接带15动到下侧的抽拉框3内进行存放,从而让消毒和存放分开进行,通过抽拉框3和玻璃板4的设置,可以通过玻璃板4来观察两个抽拉框3内的口腔器械的状况,在使用时直接拉出抽拉框3,将口腔器械取出进行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外壳(1)和呈物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抽拉框(3),所述抽拉框(3)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玻璃板(4),所述玻璃板(4)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手拉柄(5),所述抽拉框(3)的一侧设置有一号固定柱(6),所述一号固定柱(6)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另一侧卡接有二号固定柱(8),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桶(9),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通过入液槽(10)螺纹连接有盖子(11),所述储液桶(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呈物框(2)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13),所述呈物框(2)内侧壁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喷洒孔(14),所述呈物框(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带(15),所述连接带(15)的内底壁啮合有一号转动杆(16),所述一号转动杆(16)的一侧啮合有二号转动杆(17),所述二号转动杆(17)的另一侧与电机(18)输出端啮合,所述连接带(15)的内顶壁活动连接有三号转动杆(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用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外壳(1)和呈物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抽拉框(3),所述抽拉框(3)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玻璃板(4),所述玻璃板(4)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手拉柄(5),所述抽拉框(3)的一侧设置有一号固定柱(6),所述一号固定柱(6)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另一侧卡接有二号固定柱(8),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桶(9),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通过入液槽(10)螺纹连接有盖子(11),所述储液桶(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呈物框(2)内侧壁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13),所述呈物框(2)内侧壁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喷洒孔(14),所述呈物框(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带(15),所述连接带(15)的内底壁啮合有一号转动杆(16),所述一号转动杆(16)的一侧啮合有二号转动杆(17),所述二号转动杆(17)的另一侧与电机(18)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花,查艳景,何玲梅,浦炫,周正宏,杨学龙,史会萍,严月红,唐青,张金会,冯婷燕,田甜,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