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945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包括有具有消毒腔(21)的内胆(2)以及向消毒腔(21)照射能产生臭氧的紫外线的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3),在所述内胆(2)之外设置有氧气浓度调节机构(4),该氧气浓度调节机构(4)包括有供氧装置(41)或/和供氮装置(42),该供氧装置(41)或/和供氮装置通过各自对应的管路与消毒腔(21)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供氧装置或/和供氮装置的设置,采用通入氧气/氮气的方式调整消毒柜内的氧气浓度,进而调整氧气在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的作用下生成的臭氧浓度,该方式简单高效。

A sterilizing cabinet capable of regulating ozone concen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指一种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
技术介绍
目前消毒柜主要采用紫外线消毒、加热消毒和臭氧消毒这几种消毒方式。其中,紫外线消毒存在光线死角,加热消毒容易导致塑料餐具变形,有烫伤风险,而臭氧消毒中的臭氧可以到处渗透,消毒无死角,其作为高效、无残留污染气体,可以分解为氧气,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杀菌剂。按臭氧产生的方式划分,目前的臭氧发生器主要有三种:高压放电式、电解式、紫外线式。其中,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是使用一定频率的高压电流制造高压电晕电场,使电场内或电场周围的氧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制造臭氧,这种臭氧发生器具有技术成熟、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臭氧产量大等优点,所以是国内外相关行业使用最广泛的臭氧发生器。电解式臭氧发生器则是通过电解纯净水而产生臭氧,这种臭氧发生器能制取高浓度的臭氧水,制造成本低,使用和维修简单。但由于有臭氧产量无法做大、电极使用寿命短、臭氧不容易收集等方面的缺点,其用途范围受到限制。特定波长的紫外线能产生臭氧,具体地说,160~240nm范围内的紫外线会将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分解成活泼的氧原子,然后氧原子会与单独的氧气分子反应产生臭氧分子。这一特点被利用到消毒柜领域,被称为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常见的用来产生臭氧的紫外灯管,一般峰值在185nm。然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一定,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工作几分钟后,消毒柜内的臭氧浓度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无法调整臭氧的浓度。一方面,提高消毒柜内的臭氧浓度,有利于提高消毒效果,缩短消毒柜的工作周期;另一方面,降低消毒柜内的臭氧浓度,有利于减少消毒结束后的臭氧残留异味,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同时减少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对塑料零件和餐具的氧化作用,提高其寿命。因此,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来说,需要适配不同的臭氧浓度。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136558.7(公告号为CN205549067U)的技术专利《一种能有效控制臭氧浓度的食具消毒柜》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控制臭氧浓度的食具消毒柜,包括柜体和安装在柜体内的紫外灯臭氧发生器,柜体内还设有用于分解臭氧的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和紫外灯臭氧发生器均连接消毒柜的控制系统。该方案柜体内设置了能分解臭氧的紫外线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紫外线灯的工作时间及时长,即可有效控制柜体内的臭氧浓度,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实用性好。但是上述方案中实际上无法提高臭氧浓度,且对臭氧浓度的调节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高效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包括有具有消毒腔的内胆以及向消毒腔照射能产生臭氧的紫外线的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胆之外设置有氧气浓度调节机构,该氧气浓度调节机构包括有供氧装置或/和供氮装置,该供氧装置或/和供氮装置通过各自对应的管路与消毒腔相连通。为了避免消毒腔内原有空气的大量存在影响氧气浓度的调节效率,所述的氧气浓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有真空泵,该真空泵通过第三管路与消毒腔相连通,通过真空泵预先对消毒腔进行抽气可以提高氧气浓度的调节效率。供氧装置可以为制氧机或氧气罐,供氮装置可以为制氮机或氮气罐,当供氧装置和供氮装置分别为制氧机和制氮机时,其可以通过自身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是否通入氧气/氮气,但是当供氧装置和供氮装置分别为氧气罐和氮气罐时,所述的氧气浓度调节机构宜包括有阀门组件,该阀门组件与所述的管路相连接,并能够控制该管路的通断,从而控制供氧装置和供氮装置是否通入氧气/氮气。为了减少阀门数量,所述的阀门组件包括有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阀片以及能够驱动阀片旋转的电机,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的管路连接的进气口,以使阀片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关闭该进气口,同时所述的壳体通过第四管路与消毒腔相连通,因此,通过一个阀片的旋转即可控制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通断。当然也可以通过分别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各设置一个阀门达到相同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方案需要配备两个阀门,较为复杂。作为优选,所述的阀片呈扇形,该阀片的圆心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进气口以阀片的圆心为轴心沿周向分布在壳体的侧壁上,结构简单。为了提高电机的输出轴运行时的稳定性,所述壳体相对方向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电机的输出轴插设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为了在消毒结束后对臭氧进行分解,防止臭氧泄露,所述内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分解臭氧的电热管。为了避免氧气浓度调节机构外露,提高安全性和美观性,还包括有外壳,所述的内胆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的氧气浓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外壳和内胆之间的夹层空间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供氧装置或/和供氮装置的设置,采用通入氧气/氮气的方式调整消毒柜内的氧气浓度,进而调整氧气在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的作用下生成的臭氧浓度,该方式简单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省去柜门以及外壳的顶壁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氧气浓度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视图;图5为图3中阀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消毒柜包括有外壳1、内胆2、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3、氧气浓度调节机构4和电热管5。其中,内胆2的密封效果良好,内胆2具有消毒腔21,并设置在外壳1内部,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3和电热管5均设置在内胆2的内侧壁上,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3能够向消毒腔21照射能产生臭氧的紫外线,氧气浓度调节机构4设置在外壳1和内胆2之间的夹层空间中。另外,内胆2前侧安装有两个分布在上下两侧的柜门22。本实施例中,氧气浓度调节机构4包括有供氧装置41、供氮装置42、真空泵43和阀门组件44。供氧装置41通过第一管路411与消毒腔21相连通,供氮装置42通过第二管路421与消毒腔21相连通,真空泵43通过第三管路431与消毒腔21相连通。阀门组件44与第一管路411、第二管路421相连接,并能够控制第一管路411和第二管路421的通断。其中,供氧装置41为制氧机或氧气罐,供氮装置42为制氮机或氮气罐,当供氧装置41和供氮装置42分别为制氧机和制氮机时,其可以通过自身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是否通入氧气/氮气,但是当供氧装置41和供氮装置42分别为氧气罐和氮气罐时,则需要配备上述的阀门组件44来控制第一管路411和第二管路421的通断,进而控制是否通入氧气/氮气。具体地,阀门组件44包括有壳体441、设置在壳体441内的阀片442、能够驱动阀片442旋转的电机443以及用于将电机443安装在壳体441上的安装支架444,壳体441通过第四管路4411与消毒腔21相连通,壳体441的侧壁上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包括有具有消毒腔(21)的内胆(2)以及向消毒腔(21)照射能产生臭氧的紫外线的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胆(2)之外设置有氧气浓度调节机构(4),该氧气浓度调节机构(4)包括有供氧装置(41)或/和供氮装置(42),该供氧装置(41)或/和供氮装置通过各自对应的管路与消毒腔(21)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包括有具有消毒腔(21)的内胆(2)以及向消毒腔(21)照射能产生臭氧的紫外线的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胆(2)之外设置有氧气浓度调节机构(4),该氧气浓度调节机构(4)包括有供氧装置(41)或/和供氮装置(42),该供氧装置(41)或/和供氮装置通过各自对应的管路与消毒腔(2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气浓度调节机构(4)还包括有真空泵(43),该真空泵(43)通过第三管路(431)与消毒腔(2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气浓度调节机构(4)还包括有阀门组件(44),该阀门组件(44)与所述的管路相连接,并能够控制该管路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调节臭氧浓度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组件(44)包括有壳体(441)、设置在壳体(441)内的阀片(442)以及能够驱动阀片(442)旋转的电机(443),所述壳体(441)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