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931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塞胃管,属于医用导管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堵塞胃管,包括:胃管主体部,呈管状;侧孔部,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侧孔管以及连接管,侧孔部一端与胃管主体部连接;以及端孔部,呈管状,一端具有端孔,另一端与侧孔部远离胃管主体部的一端连接,其中,侧孔管与连接管的管腔相互贯通,侧孔管,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管锁扣连接。因为侧孔部具有多个交替设置的侧孔管以及连接管,且侧孔管与连接管之间活动锁扣连接,所以,侧孔部可以在胃蠕动的带动下,借助锁扣结构360°旋转,也可以前后相对运动,使侧孔既不容易被堵塞,即使被堵塞,堵塞物也更加容易脱落,从而不易堵死。

An anti blocking stomach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胃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胃管,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胃管,属于医用导管领域。
技术介绍
胃管,又称之为鼻胃管或口胃管。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营养,也可以通过胃管抽取胃液。胃管长度约为105cm,材质大多为聚氨酯或硅胶塑料。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胃管会由于膳食残留、药物研磨不足、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原因,极易发生胃管堵塞。此外,如果选择普通胃管,因其硬度较大,患者进行体位改变时,容易导致胃管在胃内出现扭转,进而使胃管前端与患者胃壁紧贴,出现胃管堵塞。此外,当胃管处于负压吸引状态时,一旦堵塞,会导致胃管的整个胃管腔封闭,堵塞物更加不容易掉落,反而会进一步加重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胃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塞胃管,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胃管主体部,呈管状;侧孔部,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侧孔管以及连接管,侧孔部一端与胃管主体部连接;以及端孔部,呈管状,一端具有端孔,另一端与侧孔部远离胃管主体部的一端连接,其中,侧孔管与连接管的管腔相互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胃管主体部,呈管状;/n侧孔部,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侧孔管以及连接管,所述侧孔部一端与所述胃管主体部连接;以及/n端孔部,呈管状,一端具有端孔,另一端与所述侧孔部远离胃管主体部的一端连接,/n其中,所述侧孔管与所述连接管的管腔相互贯通,/n所述侧孔管,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管锁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胃管主体部,呈管状;
侧孔部,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侧孔管以及连接管,所述侧孔部一端与所述胃管主体部连接;以及
端孔部,呈管状,一端具有端孔,另一端与所述侧孔部远离胃管主体部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侧孔管与所述连接管的管腔相互贯通,
所述侧孔管,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管锁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胃管,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侧孔部两端均为连接管,
所述侧孔管包括:
厚管段,侧壁上设置有所述侧孔;
薄管段,分别设置在所述厚管段两端,与所述厚管段内径相同且同轴,所述薄管段外径小于厚管段;以及
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薄管段远离所述厚管段的端部,
所述连接管包括:
窄径段;以及
宽径段,分别设置在所述窄径段两端,与所述窄径段外径相同且同轴,
所述宽径段开口处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直径大于所述薄管段外径且小于所述薄管段外径与限位件在径向上的高度之和,
所述宽径段套设在所述薄管段上,使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宽径段的管腔内,使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侧孔管形成活动锁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塞胃管,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胃管主体部包括:
胃管主体,一端与所述侧孔部连接;
负压接头,设置在所述胃管主体远离所述侧孔部的一端;以及
盖帽,通过连接板与所述负压接头连接,用于与所述负压接头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堵塞胃管,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胃管主体部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范明明刘虎段纪成薛峰常颜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