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素萍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用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92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给药装置,包括外壳和喂药管,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储药筒和储水筒,所述储药筒和储水筒下端面设置有移动档板,所述移动档板右端固定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移动档板下端设置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内部设置有粉碎推杆,所述粉碎推杆左端活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旋转圆盘,旋转圆盘通过电动机轴与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一侧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喂药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混合筒外壁,另一端穿过外壳伸出外壳外侧;本装置可以使药物和水份充分混合,病人只需要将喂药管放入口中,即可完成服药过程;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高,方便了心内科病人在紧急时刻的服药。

A drug delivery device for Cardi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用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心内科病人大多起病急,病情转化快,需要及时地服用硝酸甘油,而药物大多放在病人床头柜内,发病时需要病人拉开抽屉,找出药品,然后拧开药瓶盖才能取药,此取药过程对于发病的病人十分艰难,严重危及生命安全,耽误抢救时机。公告号为CN20623974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包括有旋转药盒和外壳,旋转药盒设在外壳内,旋转药盒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旋转药盒内部分成三个区域,旋转药盒上顶面设有分割线,旋转药盒上相邻的两个区域设有不同的花纹凸起,这两个区域相对应的旋转药盒底面分别设有一个开口,在外壳底部设有开孔,开孔底端设有喂药嘴,喂药嘴内部设有连通开孔的喂药管,旋转药盒中心设有转轴,转轴下端与外壳底部中心转动连接,外壳外壁两侧连接设置有头套,头套内侧设有防滑垫;该装置在病人服药时,还是需要倒水,混合后一起服药,且药片没有经过磨碎,不利于紧急时刻下病人自己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用给药装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用给药装置,包括外壳(1)、储药筒(2)、储水筒(3)和喂药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通过第一隔板(15)分别设置有储药筒(2)和储水筒(3),所述第一隔板(15)下端面设置有移动档板(11),所述移动档板(11)下端与所述第一隔板(15)相抵触,所述移动档板(11)右端固定设置有开关按钮(12)、所述开关按钮(1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右侧外壁上,所述移动档板(11)下端通过第二隔板(20)设置有混合筒(4),所述移动档板(11)与所述混合筒(4)相接触,所述混合筒(4)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8),所述混合筒(4)的内部设置有粉碎推杆(5),所述粉碎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给药装置,包括外壳(1)、储药筒(2)、储水筒(3)和喂药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通过第一隔板(15)分别设置有储药筒(2)和储水筒(3),所述第一隔板(15)下端面设置有移动档板(11),所述移动档板(11)下端与所述第一隔板(15)相抵触,所述移动档板(11)右端固定设置有开关按钮(12)、所述开关按钮(1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右侧外壁上,所述移动档板(11)下端通过第二隔板(20)设置有混合筒(4),所述移动档板(11)与所述混合筒(4)相接触,所述混合筒(4)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8),所述混合筒(4)的内部设置有粉碎推杆(5),所述粉碎推杆(5)的一端通过第三通孔(18)延伸至所述混合筒(4)左侧的外部,所述粉碎推杆(5)左端活动连接有导杆(6),所述导杆(6)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旋转圆盘(7),所述旋转圆盘(7)通过电动机轴(8)与电动机(9)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9)一侧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0),所述喂药管(14)的一端位于所述混合筒(4)外壁,另一端穿过外壳(1)伸出外壳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12)的两侧还设置有凸起(13),所述凸起(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素萍
申请(专利权)人:兰素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