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油田压裂车高压管汇组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1)上连接有直管立柱(2),直管立柱(2)通过固定高压弯头(3)连接水平直管A(4),水平直管A(4)通过密封旋转轴A(7)、弯头连接一段直管,所述直管通过密封旋转轴B(8)、弯头连接水平直管B(10),水平直管B(10)通过密封旋转轴C(11)、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D(12),密封旋转轴D(12)通过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E(13),所述密封旋转轴E(13)连接高压接口(14)。采用该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可以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组装效率,实现精准对接。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quick connection of high pressure manifold of fracturing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田高压设备都需要应用高压钢管将设备与井口连接,由于管汇承压高,须使用厚壁管件,一套管汇自重达到500kg以上,现场需要拆分成多组由壬弯头、由壬直管现场进行组装。目前采用硬管连接方式进行组装,压裂设备与井口相对位置是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随机摆放,需要通过多组弯头和直管组合,来实现压裂设备与井口的连接,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至少需要3人配合,完成一台车高压管汇的连接至少需要10分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油田压裂车高压管汇组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采用该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可以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组装效率,实现精准对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包括旋转支座,所述旋转支座上连接有直管立柱,直管立柱通过固定高压弯头连接水平直管A,水平直管A通过密封旋转轴A、弯头连接一段直管,所述直管通过密封旋转轴B、弯头连接水平直管B,水平直管B通过密封旋转轴C、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D,密封旋转轴D通过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E,所述密封旋转轴E连接高压接口;所述水平直管A与旋转支座之间连接有悬臂支架,所述水平直管B上通过油缸固定支座固定有助力油缸,助力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可旋转油缸支架上,可旋转油缸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密封旋转轴A上。所述助力油缸的活塞端通过液压管线与液压油泵相连,且液压管线上分别连接有溢流阀和蓄能器,液压油泵与液压油箱相连。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装置采用多个不同方向的密封旋转轴及直管、弯头组合,从而实现管汇在X、Y、Z轴方向自由旋转,从而可以任意调整高压接口的位置,实现快速连接。同时,通过助力油缸承担绝大部分的管汇重量,使操作工作施加一个很小的外力即可拉动管汇,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只需一人就可完成管汇对接所需要各个角度、不同位置或不同距离的所有三维精准定位对接,无需花费较大体力和较长时间。转变了完全靠人力搬运组对高压管汇的现状,实现单人快速进行高压管汇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绕密封旋转轴B旋转一定角度后的主视图;图3是助力油缸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旋转支座,2-直管立柱,3-固定高压弯头,4-水平直管A,5-悬臂支架,6-可旋转油缸支架,7-密封旋转轴A,8-密封旋转轴B,9-助力油缸,10-水平直管B,11-密封旋转轴C,12-密封旋转轴D,13-密封旋转轴E,14-高压接口,15-油缸固定支座,21-液压油箱,22-电动机,23-液压油泵,24-系统压力表,25-溢流阀,26-蓄能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至图3所示,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装置中所有管件全部为耐压140MPa的高压管汇原件,包括旋转支座1,所述旋转支座1上连接有直管立柱2,直管立柱2上端通过固定高压弯头3连接水平直管A4,水平直管A4端部连接弯头,弯头上通过密封旋转轴A7连接另一个弯头,弯头端部连接一段直管;所述直管通过密封旋转轴B8、弯头连接水平直管B10,水平直管B10上通过密封旋转轴C11连接一个弯头,弯头另一端连接密封旋转轴D12,密封旋转轴D12通过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E13,所述密封旋转轴E13通过弯头连接高压接口14。上述的旋转支座1及全部密封旋转轴均可以沿各自的轴线方向旋转。所述水平直管A4与旋转支座1之间连接有悬臂支架5,悬臂支架5可以对水平直管A4及其后部的管汇起到支撑作用,避免高压管汇在工作条件下受到重力影响,导致内部介质泄露,从而更好的保障工作安全。所述水平直管B10上固定有油缸固定支座15,密封旋转轴A7外部固定有可旋转油缸支架6,可旋转油缸支架6可随密封旋转轴A7一同旋转。油缸固定支座15上固定有助力油缸9,助力油缸9的活塞杆连接在可旋转油缸支架6上。助力油缸9可与可旋转油缸支架6一起随密封旋转轴A7旋转。所述助力油缸9的活塞端通过液压管线与液压油泵23相连,且液压管线上分别连接有溢流阀25和蓄能器26,液压油泵23与液压油箱21相连,并由电动机22控制。该液压系统通过调节溢流阀25来保持系统压力,从而控制助力油缸9产生的拉力大小,使管汇受到助力油缸9的拉力略小于或等于管汇自身重力,这样操作工人施加一个很小的外力,即可拉动管汇。当管汇重量大,使助力油缸9活塞受到的拉力F大于液压油的推力时,油缸活塞被拉出,液压油从油缸有杆腔返回油箱。当向上抬动管汇时,活塞受力减小,系统压力随之降低,此时,溢流阀关闭,向有杆腔补油,活塞缩回,当达到溢流阀设定压力时,溢流阀打开,系统压力不变,油缸的拉力仍然承受绝大部分管汇重力。通过此液压助力系统,可以克服绝大部分管汇重量,辅助其移动,从而轻松实现管汇移动、安装。该辅助装置中水平直管A4可以通过旋转支座1绕Y轴转动,水平直管B10可以通过密封旋转轴A7绕Y轴转动,来调整水平管汇10与水平管汇4在水平方向的角度,通过调整角度可以调节水平方向的长度。水平直管B10绕密封旋转轴B8绕Z轴竖直转动,可以调整水平直管B10与水平直管A4在竖直平面上的角度,通过调整这个角度,来调整竖直方向的高度。通过密封旋转轴C11、密封旋转轴D12、密封旋转轴E13三个旋转部件的组合,可以保证管汇出口接头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的自由转动,使高压管汇可以满足现场任何角度的装配。在连接管汇作业时,需要保证井口在该装置的作业半径3.6米范围内,操作人员牵引高压接口14向井口移动,这时管汇在水平方向上绕旋转支座1和密封旋转轴A7转动,从而来调整高压接口14的水平位置。水平直管B10绕密封旋转轴B8来实现竖直方向高度的调整,高压接口14的高度随之变化。此时助力油缸9会受到工作人员施加的外力影响而伸缩,液压油泵23会实时向油缸内补油来提供动力,从而抵消水平直管B10及其后端的管汇重量。再通过密封旋转轴C11、密封旋转轴D12、密封旋转轴E13,高压接口14在井口附近可以进行微调,保证连接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包括旋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1)上连接有直管立柱(2),直管立柱(2)通过固定高压弯头(3)连接水平直管A(4),水平直管A(4)通过密封旋转轴A(7)、弯头连接一段直管,所述直管通过密封旋转轴B(8)、弯头连接水平直管B(10),水平直管B(10)通过密封旋转轴C(11)、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D(12),密封旋转轴D(12)通过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E(13),所述密封旋转轴E(13)连接高压接口(14);/n所述水平直管A(4)与旋转支座(1)之间连接有悬臂支架(5),所述水平直管B(10)上通过油缸固定支座(15)固定有助力油缸(9),助力油缸(9)的活塞杆固定在可旋转油缸支架(6)上,可旋转油缸支架(6)的另一端固定在密封旋转轴A(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包括旋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1)上连接有直管立柱(2),直管立柱(2)通过固定高压弯头(3)连接水平直管A(4),水平直管A(4)通过密封旋转轴A(7)、弯头连接一段直管,所述直管通过密封旋转轴B(8)、弯头连接水平直管B(10),水平直管B(10)通过密封旋转轴C(11)、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D(12),密封旋转轴D(12)通过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E(13),所述密封旋转轴E(13)连接高压接口(14);
所述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艳春,邵宏宇,高春宏,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