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
本技术涉及心脏复苏装置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胸外心脏复苏大都由医护人员采用双手在患者胸部进行有节奏的按压,来达到心脏重新起搏的目的,按压要求是:向下按压幅度为5-6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这种人工按压的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手掌用力不均匀,按压幅度及频率难以控制,且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影响按压效果,另外这种方法只能在室内病床上进行,不能在抬着病人运送时同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延误抢救时间,而且目前大多心脏复苏装置的按压头为硬性材料,按压患者心脏时,特别容易出现肋骨骨折、心包积血、心脏压塞等并发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具备提高心脏按压复苏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心脏复苏操作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夹块(3),所述箱体(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中心杆(4),所述中心杆(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中心轴(5),所述中心轴(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口(7),所述通口(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8),所述升降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块(12),所述升降杆(8)的表面且位于箱体(1)底部内壁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挡块(13),所述升降杆(8)的表面且位于挡块(1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连接块(9),所述箱体(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心脏复苏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夹块(3),所述箱体(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中心杆(4),所述中心杆(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中心轴(5),所述中心轴(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口(7),所述通口(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8),所述升降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块(12),所述升降杆(8)的表面且位于箱体(1)底部内壁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挡块(13),所述升降杆(8)的表面且位于挡块(1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连接块(9),所述箱体(1)的正反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1),所述连接块(9)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滑槽(11)活动连接的滑块(10),所述箱体(1)的右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氧气罐(14),所述氧气罐(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15),所述连接管道(15)远离氧气罐(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面罩(17),所述氧气罐(14)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夹块(16),所述活动杆(6)的内部且位于中心杆(4)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动轴(18),所述箱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靠近正面的一侧通过电机转轴活动安装有转盘(2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