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包括圆柱形管体,所述圆柱形管体上沿轴向均布有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从所述圆柱形管体左侧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孔体、第二孔体和第三孔体;所述第一孔体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锐角α,所述第二孔体垂直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所述第三孔体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钝角,且所述锐角α与所述钝角之间互为补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风刀的两端设置与圆柱形管体轴线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孔,通过斜孔喷射出的斜向两边的气流实现对背板的凸沿内侧以及凸沿内侧的凸包进行清洁,清洁效果更显著。
An effective air knife for cleaning the sid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对于零部件的清洁程度的要求较高,而清洁电子产品的一般方式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无论是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均需要先对电子产品表面的静电予以中和或者导出。比如,目前对于电视、电脑等背光模组中的背板的清洁一般采用的是将含有负离子的洁净气流通过输气管连接至清洁工作台上方的风刀上,从风刀的出气孔以较大的速度流出,以便于通过风力将背板上的微小颗粒异物吹拂掉,实现背板的清洁;但是这种清洁只能清洁掉背板上60%左右的异物,这是因为,背板的周边具有垂直于背板底面的凸沿,且凸沿上还设有多个凸包,凸包的开口朝向底面,在凸包的开口处会有很多在由磨具成型过程中残留的金属类离子,这些离子很难被现有的风刀清洁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包括圆柱形管体,所述圆柱形管体上沿轴向均布有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从所述圆柱形管体左侧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孔体、第二孔体和第三孔体;所述第一孔体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锐角α,所述第二孔体垂直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所述第三孔体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钝角,且所述锐角α与所述钝角之间互为补角。所述的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所述第一孔体、第二孔体和第三孔体的个数比为:1:3:1。所述的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所述第一孔体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5~60°。所述的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所述第一孔体与第二孔体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的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相邻通孔之前的间距为:3~1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风刀的两端设置与圆柱形管体轴线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孔,通过斜孔喷射出的斜向两边的气流实现对背板的凸沿内侧以及凸沿内侧的凸包进行清洁,清洁效果更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1-圆柱形管体;2-第一孔体;3-第二孔体;4-第三孔体;5-背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图4所示,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包括圆柱形管体1,所述圆柱形管体1上沿轴向均布有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从所述圆柱形管体1左侧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孔体2、第二孔体3和第三孔体4;所述第一孔体2与所述圆柱形管体1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锐角α,所述第二孔体3垂直于所述圆柱形管体1的轴线,所述第三孔体4与所述圆柱形管体1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钝角,且所述锐角α与所述钝角之间互为补角。所述的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所述第一孔体2、第二孔体3和第三孔体4的个数比为:1:3:1。所述的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所述第一孔体2与所述圆柱形管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5~60°。所述的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所述第一孔体2与第二孔体3之间的夹角为45°,当角度为45度时,第一孔体,第三孔体与背板凸缘之间的夹角为45度,斜向气流可有效地清洁掉凸缘及其凸包边缘的异物。所述的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相邻通孔之前的间距为:3~10mm。本专利技术的风刀在使用时,风刀的出风面(各个通孔的轴线所在平面)与背板5一般形成45度夹角,且风刀距离背板5的距离为10~2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风刀的两端设置与圆柱形管体1轴线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孔,通过斜孔喷射出的斜向两边的气流实现对背板5的凸沿内侧以及凸沿内侧的凸包进行清洁,清洁效果更显著。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包括圆柱形管体,所述圆柱形管体上沿轴向均布有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从所述圆柱形管体左侧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孔体、第二孔体和第三孔体;/n所述第一孔体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锐角α,所述第二孔体垂直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所述第三孔体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钝角,且所述锐角α与所述钝角之间互为补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包括圆柱形管体,所述圆柱形管体上沿轴向均布有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从所述圆柱形管体左侧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孔体、第二孔体和第三孔体;
所述第一孔体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锐角α,所述第二孔体垂直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所述第三孔体与所述圆柱形管体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钝角,且所述锐角α与所述钝角之间互为补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清洁侧壁的风刀,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新桂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