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具有:内部具有储藏室的隔热箱体,位于储藏室下方并在隔热箱体外构成的机械室,设置在该机械室内的压缩机、冷凝器和冷凝器用风扇,设置在该凝器用风扇周围的风扇罩;沿风扇罩的外沿设置排水回路,该排水回路在一部分上具有接收容器部接受前述储藏室内的冷凝水容器部,在另一部分上具有临近接露盘上方的排水部。可防止由于风扇旋转而造成的排水软管损伤,不必进行目前排水软管的固定作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门可以自由开闭地封闭储藏室前面开口的冰箱。目前的这种冰箱,通过可透视的门或隔热门可自由开闭地封闭具有储藏室的隔热箱体的前面开口,在隔热箱体外的下部设置机械室,在该机械室内设置构成冷却装置的冷冻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冷凝器用风扇等,同时在储藏室内设置构成同样冷冻循环的冷却器,该冷却器将储藏室内冷却到规定的温度。但是,顾客对冰箱的希望是,为了存放更多的出售商品,与外形尺寸比较,宁愿选择储藏室的有效容积稍微大一些的,因此必须从设计上使机械室容积相对减少。因此,机械室内的排水软管附近有风机的风扇等的旋转物时,排水软管与风机风扇等的旋转物接触,由于排水软管的切断而常常引起漏水或漏电等。这时,即使将排水软管包上加强层,不与该风扇接触,也必须使用软管卡等固定器材将排水软管固定。但是,在目前的固定方法中,存在下述问题虽然在工厂生产时固定排水软管并非不可能,但一旦把排水固定在机械室内,然后安装冰箱,顾客开始使用后,在进行机械室的维护保养时,就会因机械室狭小,而使得用手指或工具进行保养非常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是为解决目前的课题而提出的,通过在不接触风扇的条件下进行迂回排水,既可防止由于风扇旋转而损伤排水软管,又可不固定排水软管就能排水。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冰箱具有内部具有储藏室的隔热箱体,位于前述储藏室下方并在前述隔热箱体外构成的机械室,设置在该机械室内的压缩机、冷凝器和冷凝器用风扇,设置在该凝器用风扇周围的风扇罩;沿前述风扇罩的外沿设置排水流路,同时该排水流路在一部分上具有接受前述储藏室内的冷凝水的接收容器部,在另一部分上具有临近接露盘上方的排水引导部。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一个方面的冰箱,在不接触风扇的条件下进行迂回排水,既可防止由于风扇旋转而损伤排水软管,又可不进行以前曾是必要的排水软管的固定作业,就能将冷凝水排到接露盘中。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冰箱,如第一方面的冰箱所述,前述排水回路与前述风扇罩形成一体。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冰箱,通过为使排水回路与前述风扇罩形成一体而将风扇固定在基座上,由于排水回路组装在机械室内,而可减少作业工时。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冰箱,如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冰箱所述,前述排水回路绕前述风扇罩的开口部周围的四分之一以上。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冰箱,通过使排水回路绕风扇罩的周围迂回,在风扇不与压缩机等接触的条件下,确保排水流路在狭小空间,能从接收容器部向远处的接露盘排水。按照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冰箱,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冰箱所述,使引导储藏室排水的排水软管的前端位于前述接收容器部溢水面的下方。按照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冰箱,如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冰箱所述,由于利用排水套管和接收容器部形成回水弯,而使外气不会侵入储藏室内,从而能够减少对储藏室内的商品的温度影响。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的正面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的纵断侧面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的机械室平面图。图4表示如图3所示的B-B断面图。图5是表示在图4中冷凝水在接收容器部集积的状态的图。以下根据图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的正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的纵断侧面图,图3是机械室的平面图,图4是图3的B-B断面图,图5是表示在图4中排水集积在接收容器部的状态的图。图中标号1是冰箱,由隔热箱体4、内部备置有前面开口2的储藏室3、和形成在前述储藏室3的下侧的隔热箱体4外面并在前面具有开口6的机械室7等构成。在前述储藏室3内的后下部存在与隔热箱体4的背面的间隔,并安装隔板8,在该隔板8与隔热箱体4间形成通风道11。而且在该通风道11内,纵向设布置构成冷冻循环的公知的冷媒回路的冷却器13,同时通风道11的最上部通过在储藏室3的后上部形成的吸气口14与储藏室3连通。在该储藏室3的下方的通风道11内设置冷却风扇16。多段陈列商品的架17(图2中只示出一段)架设在隔板8前方的储藏室3内,底垫15架设在最下端。前述冷却用风扇16位于底垫15的下侧,前述该储藏室3内的冷气通过该冷却用风扇16由吸气口14吸入后。因此储藏室3内的冷气由冷却用风扇16吸引后,流向冷却器13方向,被冷却器13冷却的冷气由底垫15下部前方的排气口排向储藏室3内,进行循环。另外,储藏室3的前面开口2利用镶嵌双层玻璃的门22自由开闭地封闭。该门22向前靠合叶23,23可自由绕右侧上下转动地枢轴支承在隔热箱体4上。另外,在前述机械室7内设置构成前述冷冻循环的冷媒回路的压缩机26和金属网管制的冷凝器27,同时还设置对压缩机冷凝器送风的冷凝器用风扇28。而且接受冷却器13的除霜水的接露盘20设置在冷凝器的下方,压缩机26和冷凝器27在开口6的左右方向并列地设置在底座29上,同时冷凝器用风扇28设置在它们后侧,另外冷却用风扇16和冷凝用风扇28固定在同轴电机30上,电机30正常时连续运转。另外在图3中,冷凝器用风扇未示出。前述冷凝器用风扇28是吸气型的风扇,位于开口在从机械室7后方下部向前方延伸的在风扇罩开口24上面的圆形开口部25上,向下安装。机械室7的后面上部利用封闭板32封闭,另外风扇罩24的前方利用底座29封闭,只有在风扇罩24的下方和后方才利用分别设置在底座29和封闭板32上的长孔18、19开口。另外风扇罩24由硬质合成树脂一体成型,所以如前所述,具有在上面开口的圆形开口部25,并在该开口部25的左后方设置着接受储藏室3排水的接收容器部。定位在该接收容器部24A的上方,用于将储藏室3的排水引导到接收容器部24A的冷凝水套管9,该冷凝水套管9的前端9A定位在接收容器部24A内的前方的阻挡层24D的下方,因此集积的排水越过接收容器部24A的阻挡层24D之后,能溢出,所以可利用接收容器部24A和冷凝水套管9形成回水弯。另外排水流路24B从接收容器部24A到形成接露盘20上方的排水流路24B的前端部24C沿前述圆形开口部25的外周形成在开口部25四分之一以上部分上。机械室7前面的开口6安装有机械室罩33,位于上方的门22的下方。该机械室罩33由硬质合成树脂成型,前面呈弯曲状。在机械室罩33的上部,通过开多个没有图示的缝隙形成排气部37,该排气部与形成于后述的栏框部件34的下框34D的下部的开口部35连通。另外使机械室罩33的区域在后面全部开放。门22由树脂门框36、嵌入该树脂门框36的双层透明玻璃21、安装在树脂门框36内面周围的垫圈39、和向门框36外周面的前方突出的栏框部34组成。该栏框部34由硬质合成树脂一体成型,所以由上框34A、左框34B、右框34C和下框34D四边组成的大致口字状的形状,使栏框36以外的部分(玻璃部分)可透视地嵌入并固定在门22的门框36中。该栏框部件34的下框34D的下部具有开口35,与前述机械室罩33的排气部37连通。该下框34D的上部形成缝隙,作为排气口43。在以上的结构中,压缩机26、冷凝器用风扇28和冷却用风扇16一运行,冷却器13就发挥冷却作用,被其冷却的冷气,如前所述利用冷却用风扇16在储藏室3内循环。因此使储藏室3内冷却到规定的低温(冷藏或冷冻)。另一方面,冷凝器用风扇28一运行,机械室7的后方和下方的空气被长孔18、19吸入到风扇罩24内,经机械室7吹向压缩机26、冷凝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具有:内部具有储藏室的隔热箱体,位于前述储藏室下方并在前述隔热箱体外构成的机械室,设置在该机械室内的压缩机、冷凝器和冷凝器用风扇,设置在该凝器用风扇周围的风扇罩;其特征在于: 沿前述风扇罩的外沿设置排水流路,该排水流路在一部分上具有接受前述储藏室内的冷凝水的接收容器部,在另一部分上具有临近接露盘上方的排水引导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胜美,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