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止痛胸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78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血止痛胸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胸带易变形,无法进行局部加压,无处安放导流管,需频繁为患者调整胸带位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体加压单元(1)、背部单元(2)和支撑架(3);主体加压单元(1)包括可充气加压条(101)、内衬(103)和外衬(102),可充气加压条(101)向下倾斜设置,可充气加压条(101)与前肋弓走向一致,可充气加压条(101)由内衬(103)和外衬(102)包裹;背部单元(2)与主体加压单元(1)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能够增加胸带对患者后背的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胸带适用于胸心部手术或外伤患者的包扎。

A hemostatic and analgesic chest b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血止痛胸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止血止痛胸带。
技术介绍
据统计,约有50%的人群死于战争中的出血;出血也是和平时期创伤的致死的一大主要原因;不能及时控制出血,也会导致体温降低,凝血功能障碍,感染,酸中毒和多功能脏器衰竭,从而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并且,一些特殊部位的出血,如躯干,腋窝等,无法使用传统的止血带,纱布填塞法往往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止血效果。由于胸部外伤或由于外科手术的因素,正常人体胸骨被破坏。这时,常常需要使用胸部固定带来给破损的胸壁做加压包扎,起到一个止痛止血的作用,传统的胸带大多质地较软,对胸壁支撑作用小,在患者活动时极易松动变形;传统胸带无具体的压力施加点,无法进行局部加压;且对于开胸术后有引流管的患者,传统胸带无处安放引流管,易折;频繁为患者调整胸带位置一方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可能会因为伤口疼痛而不敢做深呼吸,有效咳嗽,甚至不敢大声说话,使得外伤后或术后的患者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止血止痛胸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胸带易变形,无具体压力施加点,无法进行局部加压,无处安放导流管,需频繁为患者调整胸带位置,增加患者痛苦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止血止痛胸带,包括主体加压单元、背部单元和支撑架;主体加压单元包括可充气加压条、内衬和外衬,可充气加压条向下倾斜设置,可充气加压条与前肋弓走向一致,可充气加压条由内衬和外衬包裹;r>背部单元与主体加压单元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能够增加胸带对患者后背的支撑。进一步的,主体加压单元设置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有用于粘合的粘扣。进一步的,粘扣下端设置有缺口,缺口用于放置引流管。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防止胸带下滑的肩部固定带。进一步的,肩部固定带为弹性材质。进一步的,内衬设置有止血剂。进一步的,支撑架为不锈钢架,支撑架外部包裹棉布。进一步的,可充气加压条上设置有加压气嘴。进一步的,可充气加压条设置有多根,多根可充气加压条之间相互连通,共用一个加压气嘴进行充气或放气。进一步的,可充气加压条设置有多根,多根可充气加压条之间相互独立,每个可充气加压条均设置有一个加压气嘴进行充气或放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实现以下技术效果之一:1)本技术可充气加压条与前肋弓走向一致,可使主体加压单元更加贴合皮肤,增加加压效果,可以减少减轻出血,可以随着患者的舒适度调整压力;适用范围广,胸心部手术后或外伤后的患者均均可使用,实现正常加压包扎。2)本技术可充气加压条为非整体加压,充气加压条沿肋弓走向设置,可进行局部加压。多条可充气加压条为独立充气、放气时更可根据患者情况实现精准的局部加压。3)本申请支撑架为刚性支架,外部包裹柔软的棉布;一方面支撑架增加了胸带的稳定性,避免了胸带变形、松动等情况,增加了对患者后背部的支撑,另一方面外部包裹柔软的棉布也保证了舒适性。4)内衬表面覆盖有壳聚糖止血剂,配合可充气加压条保证了胸带的止血效果。5)粘扣下面设置有缺口可以安置术后的引流管,保证了引流液的通畅排出。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本实施例胸带立体图一;图2本实施例胸带立体图二。附图标记:1-主体加压单元;101-可充气加压条;102-外衬;103-内衬;2-背部单元;3-支撑架;4-肩部固定带;5-粘扣;6-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止血止痛胸带,包括主体加压单元1、背部单元2和支撑架3;主体加压单元1包括可充气加压条101、内衬103和外衬102,可充气加压条101向下倾斜设置,可充气加压条101与前肋弓走向一致,可充气加压条101外部由内衬103和外衬102包裹,可充气加压条101上设置有加压气嘴;背部单元2与主体加压单元1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用于增加胸带对患者后背的支撑。可充气加压条101沿肋弓走向设置,可使主体加压单元1更加贴合皮肤,增加加压效果,可以减少减轻出血,可以随着患者的舒适度调整压力。可充气加压条101设置有多条,多条可充气加压条101之间可以相互连通,共用一个加压气嘴进行充气或放气,这种设置方法充气、放气快速方便。多条可充气加压条101之间也可以是相互独立,每个可充气加压条均设置有一个加压气嘴进行充气或放气。这种设置方法可以根据受伤部位对其中几根可充气加压条101进行充气,实现局部精准加压。本实施例中可充气加压条101为耐高温,耐折的pp材质,经高温融合后制成,可根据患者情况经手柄加压打气。支撑架3为刚性支撑架,例如不锈钢架,外部包裹柔软的棉布。一方面支撑架3增加了胸带的稳定性,避免了胸带变形、松动等情况,增加了对患者后背部的支撑,另一方面外部包裹柔软的棉布也保证了舒适性。为了防止胸带下滑,还设置有局部固定的肩部固定带4,肩部固定带4由具有弹性的松紧带制成,一端固定连接在背部单元2上,另一端连接在主体加压单元1上。采用具有弹性的松紧带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舒适性。肩部固定带4也可采用非弹性材料制备,此时,肩部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在背部单元,另一端可设置粘条,在主体加压单元1上部也设置相应的粘条,根据病患体型调整粘贴位置,调整肩带长短;或者在另一端设置多个扣子,根据病患体型调整肩带长短。胸带内衬103、外衬102均为吸汗舒适的纯棉质地,且内衬103上覆盖有一种临床极好的发挥止血效果的壳聚糖止血剂(HemConChitosan,HC)。止血剂配合可充气加压条101的加压效果,可实现快速止血止痛。具体的主体加压单元1具有关于背部单元2中心轴对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部分边缘设置有粘扣5,病患穿戴上胸带后两部分通过粘扣5结合。粘扣5为高粘度粘扣,高强度的粘扣进一步保证了加压效果。粘扣5下端设置有缺口6,缺口6用于术后放置引流管,保证了引流液的通畅排出,缺口6为半圆形。本技术既带有止血剂又可以应用在特殊部位,适用范围广,胸心部手术后或外伤后的患者均可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胸带易变形,无具体压力施加点,无法进行局部加压,无处安放导流管,需频繁为患者调整胸带位置,增加患者痛苦等问题,具有推广的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血止痛胸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加压单元(1)、背部单元(2)和支撑架(3);/n所述主体加压单元(1)包括可充气加压条(101)、内衬(103)和外衬(102),所述可充气加压条(101)向下倾斜设置,可充气加压条(101)与前肋弓走向一致,所述可充气加压条(101)由内衬(103)和外衬(102)包裹;/n所述背部单元(2)与主体加压单元(1)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能够增加胸带对患者后背的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血止痛胸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加压单元(1)、背部单元(2)和支撑架(3);
所述主体加压单元(1)包括可充气加压条(101)、内衬(103)和外衬(102),所述可充气加压条(101)向下倾斜设置,可充气加压条(101)与前肋弓走向一致,所述可充气加压条(101)由内衬(103)和外衬(102)包裹;
所述背部单元(2)与主体加压单元(1)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能够增加胸带对患者后背的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止痛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加压单元(1)设置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有用于粘合的粘扣(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止痛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扣(5)下端设置有缺口(6),所述缺口(6)用于放置引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止痛胸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胸带下滑的肩部固定带(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张翠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