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78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该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包括壳体、滑盖、锁盖和控制模块,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滑盖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盖的底部与锁盖的顶部搭接,所述控制模块的外壁与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该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通过设置有滑盖、锁盖、保护套和槽,为了便于人员对锁体内部进行拆除及进行维修,利用滑盖的运作经锁盖的顶部在壳体上滑动,从而闭合槽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有卡座和卡针,卡座挡住滑盖关闭后的下方缝隙,防止人员撬动锁体,并设置的保护套为了保护壳体内部的锁体,防止人员撬动锁体,滑盖保护壳体,防止人员恶意进行阻塞破坏。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lock for easy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
本技术涉及电子锁
,具体为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
技术介绍
电子密码锁是一种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是芯片工作(访问控制系统),从而控制机械开关的闭合,完成开锁和闭锁任务的电子产品,它的种类很多,有简易的电路产品,也有基于芯片的性价比较高的产品,现在应用较广的电子密码锁是以芯片为核心,通过编程来实现的,电子锁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锁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克服了机械式密码锁密码量少和安全性能差的缺点,使密码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一步,而在电子锁的维修过程中,其维修复杂,带来工作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具备结构加单,便于维修等优点,解决了在电子锁的维修过程中,其维修复杂,带来工作的不便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包括壳体、滑盖、锁盖、保护套、电源模块槽、槽和固定孔柱,所述槽位于壳体的表面开设,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滑盖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盖的底部与锁盖的顶部搭接,所述保护套的外壁与槽的内壁卡接,所述电源模块槽远离槽位于壳体的顶部开设,所述固定孔柱的底部与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锁盖的内部包括按键孔、方孔和卡针孔,所述按键孔位于锁盖的表面开设,所述方孔位于锁盖的顶部开设,所述卡针孔位于锁盖的底部开设。所述保护套的内部包括控制模块、按键、芯片、电源模块、卡座和卡针,所述控制模块的外壁与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芯片远离控制模块的一侧与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按键的底部与控制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模块远离芯片的一侧与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座的外壁与保护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针的一端与卡座的外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盖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卡接。进一步的,所述按键的外壁与按键孔的内壁卡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的外壁与芯片的外壁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芯片的外壁与控制模块的外壁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的顶部与方孔的内壁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滑盖、锁盖、保护套和槽,为了便于人员对锁体内部进行拆除及进行维修,利用滑盖的运作经锁盖的顶部在壳体上滑动,从而闭合槽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有卡座和卡针,卡座挡住滑盖关闭后的下方缝隙,防止人员撬动锁体,并设置的保护套为了保护壳体内部的锁体,防止人员撬动锁体,通过设置固定孔柱,为了方便设置紧固钉穿过固定孔柱将该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固定在门上,滑盖保护壳体,防止人员恶意进行阻塞破坏。2、该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通过设置有控制模块、芯片和电源模块,通过设置电源模块为了给该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提供电能支撑,芯片对控制模块进行识别处理后打开电子锁,供人员通过,通过设置锁盖为了将壳体密封,防止损坏壳体内部硬件,也为了方便拆卸对该电子锁进行维修,通过设置滑盖、锁盖、保护套和槽为了便于维修该智能电子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展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滑盖;3、锁盖;4、保护套;5、控制模块;6、按键;7、芯片;8、电源模块;9、电源模块槽;10、按键孔;11、方孔;12、卡座;13、卡针;14、槽;15、固定孔柱;16、卡针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2,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包括壳体1、滑盖2、锁盖3、保护套4、电源模块槽9、槽14和固定孔柱15,槽14位于壳体1的表面开设,壳体1的内壁与滑盖2的外壁滑动连接,滑盖2的底部与锁盖3的顶部搭接,其中,锁盖3的底部与壳体1的顶部卡接,通过设置锁盖3为了将壳体1密封,防止损坏壳体1内部硬件,也为了方便拆卸对该电子锁进行维修,保护套4的外壁与槽14的内壁卡接,电源模块槽9远离槽14位于壳体1的顶部开设,固定孔柱15的底部与槽1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锁盖3的内部包括按键孔10、方孔11和卡针孔16,按键孔10位于锁盖3的表面开设,方孔11位于锁盖3的顶部开设,卡针孔16位于锁盖3的底部开设,按键6的外壁与按键孔10的内壁卡接,通过设置按键6为了方便对该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进行密码设置。保护套4的内部包括控制模块5、按键6、芯片7、电源模块8、卡座12和卡针13,控制模块5的外壁与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芯片7远离控制模块5的一侧与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其中,芯片7的外壁与控制模块5的外壁电性连接,通过设置芯片7为了方便对控制模块5的信息进行识别,按键6的底部与控制模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电源模块8远离芯片7的一侧与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其中,电源模块8的外壁与芯片7的外壁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电源模块8为了给该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提供电能支撑,电源模块8的顶部与方孔11的内壁卡接,通过设置方孔11为了方便与将电源模块8与电源线连接,卡座12的外壁与保护套4的底部固定连接,卡针13的一端与卡座12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滑盖2、锁盖3、保护套4和槽14,为了便于人员对锁体内部进行拆除及进行维修,利用滑盖2的运作经锁盖3的顶部在壳体1上滑动,从而闭合槽14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有卡座12和卡针13,卡座12挡住滑盖2关闭后的下方缝隙,防止人员撬动锁体,并设置的保护套为了保护壳体1内部的锁体,防止人员撬动锁体,通过设置固定孔柱15,为了方便设置紧固钉穿过固定孔柱15将该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固定在门上,滑盖2保护壳体1,防止人员恶意进行阻塞破坏,通过设置有控制模块5、芯片7和电源模块8,通过设置电源模块8为了给该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提供电能支撑,芯片7对控制模块5进行识别处理后打开电子锁,供人员通过,通过设置锁盖3为了将壳体1密封,防止损坏壳体1内部硬件,也为了方便拆卸对该电子锁进行维修,通过设置滑盖2、锁盖3、保护套4和槽14为了便于维修该智能电子锁。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包括壳体(1)、滑盖(2)、锁盖(3)、保护套(4)、电源模块槽(9)、槽(14)和固定孔柱(15),其特征在于:所述槽(14)位于壳体(1)的表面开设,所述壳体(1)的内壁与滑盖(2)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盖(2)的底部与锁盖(3)的顶部搭接,所述保护套(4)的外壁与槽(14)的内壁卡接,所述电源模块槽(9)远离槽(14)位于壳体(1)的顶部开设,所述固定孔柱(15)的底部与槽(14)的底部固定连接;/n所述锁盖(3)的内部包括按键孔(10)、方孔(11)和卡针孔(16),所述按键孔(10)位于锁盖(3)的表面开设,所述方孔(11)位于锁盖(3)的顶部开设,所述卡针孔(16)位于锁盖(3)的底部开设;/n所述保护套(4)的内部包括控制模块(5)、按键(6)、芯片(7)、电源模块(8)、卡座(12)和卡针(13),所述控制模块(5)的外壁与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芯片(7)远离控制模块(5)的一侧与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按键(6)的底部与控制模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模块(8)远离芯片(7)的一侧与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座(12)的外壁与保护套(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针(13)的一端与卡座(12)的外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修的智能电子锁,包括壳体(1)、滑盖(2)、锁盖(3)、保护套(4)、电源模块槽(9)、槽(14)和固定孔柱(15),其特征在于:所述槽(14)位于壳体(1)的表面开设,所述壳体(1)的内壁与滑盖(2)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盖(2)的底部与锁盖(3)的顶部搭接,所述保护套(4)的外壁与槽(14)的内壁卡接,所述电源模块槽(9)远离槽(14)位于壳体(1)的顶部开设,所述固定孔柱(15)的底部与槽(14)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锁盖(3)的内部包括按键孔(10)、方孔(11)和卡针孔(16),所述按键孔(10)位于锁盖(3)的表面开设,所述方孔(11)位于锁盖(3)的顶部开设,所述卡针孔(16)位于锁盖(3)的底部开设;
所述保护套(4)的内部包括控制模块(5)、按键(6)、芯片(7)、电源模块(8)、卡座(12)和卡针(13),所述控制模块(5)的外壁与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芯片(7)远离控制模块(5)的一侧与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按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伯兰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