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充气颈椎外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74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充气颈椎外固定器,包括固定气囊、充气装置、颈部支撑软枕;固定气囊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软垫,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耳部放置槽、下端连接有颈部支撑软枕,前端密封连接有排气口;固定气囊的左右两端密封连接有充气接口;固定气囊上面的右侧连接有额头固定带和下颌固定带,额头固定带和下颌固定带上均设有小型尼龙搭扣;固定气囊上面的左侧对应的设有两个小型尼龙搭扣,下面的左侧和右侧均连接两条固定带;固定带上设有大型尼龙搭扣;充气装置由小钢瓶、充气接头、点火器、拉绳、拉环组成。其优点表现在:可以和担架配合使用;减少急救的时间和患者的二次损伤;可以折叠收纳,便于携带;适合于战伤和院前急救。

A new type of automatic inflation cervical external fix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动充气颈椎外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自动充气颈椎外固定器。
技术介绍
在救援现场不确定病人的头部和颈椎是否受伤时,首先要保证病人的头部、颈部不要随意移动,急救病人通常使用担架进行搬运,然而,在急救中使用的担架一般没有专设自动充气式颈椎固定托等物。而临床或救护情况下所使用的颈椎外固定器大多是分体的,不便于收纳。紧急救护时在给伤病员佩戴颈椎外固定器具时大多需要给患者翻身,为了保护伤病员的整个脊柱尤其是颈椎的稳定性至少需要两人协作给予翻身,而在翻身搬动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很易给伤病员造成二次损伤,导致其病情加重,重者瘫痪。另外,在转运的途中所使用的担架或救护床与所需要的颈椎外固定器是分开放置的,未能呈现一体化,方便医务人员装备。此外,目前使用的颈椎外固定器大多不能配合担架使用,同时固定器打开和充气时间较慢、携带不便,往往会影响到急救的速度与时间。中国专利文献:CN203107464U,公开日:2013.08.07,公开了一种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充气式颈椎固定托的担架,包括有担架框架、担架面,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动充气颈椎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自动充气颈椎外固定器包括固定气囊(1)和充气装置(2)、颈部支撑软枕(3);所述固定气囊(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软垫(11),所述固定气囊(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耳部放置槽(12),所述固定气囊(1)内壁的下端连接有颈部支撑软枕(3);所述固定气囊(1)的前端密封连接有排气口(13),所述的排气口(13)上螺纹连接有封口盖(14);所述固定气囊(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充气装置安装槽(15),所述充气装置安装槽(15)的底部密封连接有充气接口(16);/n所述的充气接口(16)和所述的充气装置(2)密封连接;/n所述固定气囊(1)上面的右侧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动充气颈椎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自动充气颈椎外固定器包括固定气囊(1)和充气装置(2)、颈部支撑软枕(3);所述固定气囊(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软垫(11),所述固定气囊(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耳部放置槽(12),所述固定气囊(1)内壁的下端连接有颈部支撑软枕(3);所述固定气囊(1)的前端密封连接有排气口(13),所述的排气口(13)上螺纹连接有封口盖(14);所述固定气囊(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充气装置安装槽(15),所述充气装置安装槽(15)的底部密封连接有充气接口(16);
所述的充气接口(16)和所述的充气装置(2)密封连接;
所述固定气囊(1)上面的右侧连接有额头固定带(17)和下颌固定带(18),所述的额头固定带(17)和下颌固定带(18)上均设有小型尼龙搭扣(19),所述固定气囊(1)上面的左侧对应的设有两个小型尼龙搭扣(19);所述固定气囊(1)下面的左侧和右侧均连接两条固定带(100),所述的固定带(100)上设有大型尼龙搭扣(110);
所述的充气装置(2)由小钢瓶(21)、充气接头(22)、点火器(23)、拉绳(24)、拉环(25)组成;所述小钢瓶(21)的侧面密封连接有充气接头(22),所述小钢瓶(21)的内部设有过滤层(26),在所述过滤层(26)的中部设有产气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