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针灸用腿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73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针灸用腿部防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支腿;所述的支腿包括前支腿和后支腿;所述的前支腿共有两条;所述的后支腿共有两条;所述的位于同一侧的前支腿与后支腿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的两根前支腿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的支腿上设置有定时器。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支腿上设置有定时器,可以方便医生设定针灸时间,方便治疗;通过设置一个可收缩式的支撑杆连接;根据病人腿部大小,从而可以设定一定的支撑杆整体长度,进而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当针灸在使用过程中。

An intelligent leg protection device for acupun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针灸用腿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针灸用腿部防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现如今针灸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使用针灸的方式越来越多,通常人们在使用针灸医疗腿部的过程中,在腿部扎针灸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例如当针灸在使用过程中,用于针的大小非常的小,肉眼有的时候回很难发现,如何防止针灸被挤压碰撞到,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已然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在针灸使用时必须要人员看守,造成使用不便,现急需一种能够增加稳定性,同时提高安全防护能力的小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针灸用腿部防护装置,通过将该器件放置在腿部上方用以提高针灸医疗的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针灸用腿部防护装置,包括支腿;所述的支腿包括前支腿和后支腿;所述的前支腿共有两条;所述的后支腿共有两条;所述的位于同一侧的前支腿与后支腿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的两根前支腿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的支腿上设置有定时器。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由主杆和与主杆连接的副杆;所述的主杆的内部为中空,尾端封闭,头端的孔径大小略小于尾端的孔径大小;所述的副杆的尾端与主杆的头端连接;且可伸入进主杆的内部中空部位,头端相对于尾端孔径略小;所述的主杆的头端设有一向内的凹槽一;所述的副杆的尾端设有与凹槽一相对的凹槽二。优选的,所述的主杆的顶部开有一开孔;所述的开孔内安装有顶紧螺钉。优选的,所述的支腿的材质为注塑或不锈钢材质。优选的,所述的支腿与支撑杆在同一平面内且形成有一定角度,角度大小为6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支腿上设置有定时器,可以方便医生设定针灸时间,方便治疗;通过设置一个可收缩式的支撑杆连接;根据病人腿部大小,从而可以设定一定的支撑杆整体长度,进而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当针灸在使用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腿,1-1、前支腿,1-2、后支腿,2、支撑杆,2-1、主杆,2-1-1、凹槽一,2-2、副杆,2-2-1、凹槽二,3、横杆,4、定时器,5、开孔,6、顶紧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针灸用腿部防护装置,包括支腿1;所述的支腿1包括前支腿1-1和后支腿1-2;所述的前支腿1-1共有两条;所述的后支腿1-2共有两条;所述的位于同一侧的前支腿1-1与后支腿1-2之间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的两根前支腿1-1之间连接有横杆3;所述的支腿1上设置有定时器4。所述的支撑杆2由主杆2-1和与主杆2-1连接的副杆2-2;所述的主杆2-1的内部为中空,尾端封闭,头端的孔径大小略小于尾端的孔径大小;所述的副杆2-2的尾端与主杆2-1的头端连接;且可伸入进主杆2-1的内部中空部位,头端相对于尾端孔径略小;所述的主杆2-1的头端设有一向内的凹槽一2-1-1;所述的副杆2-2的尾端设有与凹槽一2-1-1相对的凹槽二2-2-1。所述的主杆1的顶部开有一开孔5;所述的开孔5内安装有顶紧螺钉6,通过顶紧螺钉6可以控制之后支撑杆2的伸缩整体长度。所述的支腿1的材质为注塑或不锈钢材质,材质硬,结实牢靠。所述的支腿1与支撑杆2在同一平面内且形成有一定角度,角度大小为60度,减少一定的存放空间。所述的支撑杆2与横杆3组成的四边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隔热保温的防护布料。工作原理:本技术为一种一种智能针灸用腿部防护装置,主要通过支腿1的前支腿1-1和后支腿1-2进行支撑,将四条腿放置在病人的双腿的四个角落,当病人针灸完毕之后将该装置放置在腿的上方,支腿1进行固定,同时根据病人腿部的距离适当调整距离,通过支撑杆2的一个可伸缩性,通过调节副杆2-2向前伸长,主杆2-1的头端设有一向内的凹槽一2-1-1;所述的副杆2-2的尾端设有与凹槽一2-1-1相对的凹槽二2-2-1,两个凹槽的设计可以防止副杆2-2从主杆2-1的头端脱落,进而控制伸缩距离,通过顶紧螺钉6进行固定,当固定好之后在整体装置上方放置有毛毯或者其他布料进行保温,针灸效果更加好。定时器4为一种GCI-73MP精密电子定时器型号:GCI-73M,通过设置定时器4可以及时提醒针灸时间,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针灸用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腿(1);所述的支腿(1)包括前支腿(1-1)和后支腿(1-2);所述的前支腿(1-1)共有两条;所述的后支腿(1-2)共有两条;位于同一侧的前支腿(1-1)与后支腿(1-2)之间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的两根前支腿(1-1)之间连接有横杆(3);所述的两根后支腿(1-2)之间连接有横杆(3);所述的支腿(1)上设置有定时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针灸用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腿(1);所述的支腿(1)包括前支腿(1-1)和后支腿(1-2);所述的前支腿(1-1)共有两条;所述的后支腿(1-2)共有两条;位于同一侧的前支腿(1-1)与后支腿(1-2)之间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的两根前支腿(1-1)之间连接有横杆(3);所述的两根后支腿(1-2)之间连接有横杆(3);所述的支腿(1)上设置有定时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针灸用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由主杆(2-1)和与主杆(2-1)连接的副杆(2-2);所述的主杆(2-1)的内部为中空,尾端封闭,头端的孔径大小略小于尾端的孔径大小;所述的副杆(2-2)的尾端与主杆(2-1)的头端连接;且可伸入进主杆(2-1)的内部中空部位,头端相对于尾端孔径略小;所述的主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