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包括隔声板,所述隔声板上端设置有尖劈挂槽,所述尖劈挂槽上端设置有尖劈,一内壁的所述隔声板内相邻设置有隔声夹克接线板和音响底座,所述音响底座一端与所述隔声板固定连接,所述音响底座上端放置有音响,所述音响底座外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两端与所述隔声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固定有麦克风移动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布局简单,体积小,质量轻,隔声效果好,测试精度较高,符合国家声场的测试要求,造价较低,经济实用,适应性较强等有益效果。
Microphone acoustic test full anechoic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
本技术涉及声学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麦克风变得随处可见,用户对麦克风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够使用,对麦克风的性能和音质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因此,麦克风声学性能的测试及调试显得尤为重要,测试及调试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客户对麦克风产品及品牌的认可。目前,较为成熟的测试方案为隔声房或泡沫尖劈型消声室。消声室在声学测量过程中产生典型的声场环境,即自由声场(只有直达声,没有反射声)。为了使消声室内情况接近自由声场,需要在室内安装吸声结构(一般常用尖劈),使消声室内在截止频率以上的吸声系数大于0.99。全消声室是在室内的六个面都安装吸声尖劈,在声学测试中提供六面全吸收的全自由声场。然而在消声室的实际使用中,往往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比如全消声室占地面积较大,造价高昂,简易消声室需额外增加泡沫尖劈,但隔声效果不稳定,声场的测试精度不高,全消声室接线繁琐,防火性能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简易消声室效果差,而全消音室占地较大,成本较高、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包括隔声板,所述隔声板上端设置有尖劈挂槽,所述尖劈挂槽上端设置有尖劈,一内壁的所述隔声板内相邻设置有隔声夹克接线板和音响底座,所述音响底座一端与所述隔声板固定连接,所述音响底座上端放置有音响,所述音响底座外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两端与所述隔声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固定有麦克风移动架。在本技术中,所述音响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为了保证声场测试精度并保证隔声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隔声板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排列设置有骨架,所述隔声板内部填充有吸声棉。为了保证声场测试精度并保证隔声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尖劈包括穿孔板,所述穿孔板两两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穿孔板的外围固定有无纺布,所述尖劈内部填塞有吸声棉,所述穿孔板底端设置有挂钩。为了保证声场测试精度并保证隔声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的麦克风移动架包括滑轨滑块和托盘,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滑轨滑块上端,所述滑轨滑块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为了保证隔声效果,进一步的,全消声室地面上所述隔声板的下端还设置有减振垫。在本技术中,所述减振垫9构筑了浮筑系统,用以隔绝频率在10Hz以上的振动对消声室的影响。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体积小,质量轻,可适应写字楼办公室等载荷受限的楼层,适应性较强;(2)本技术室内外接线结构布局简单有效,隔声效果好,全消声室声场测试精度较高,符合国家声场的测试要求;(3)本技术结构紧凑,造价较低,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隔声板4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尖劈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尖劈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尖劈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F槽;2、尖劈;3、尖劈挂槽;4、隔声板;5、隔声夹克接线板;6、音响;7、音响底座;8、麦克风移动架;9、减振垫;10、H槽;11、滑轨滑块;12、支架;13、托盘;14、外板;15、骨架;16、吸声棉;17、内板;18、穿孔板;19、挂钩;20、无纺布;21、消音室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包括隔声板4,隔声板4固定在全消声室内壁上,隔声板4上端设置有尖劈挂槽3,尖劈挂槽3上端设置有尖劈2,一内壁的隔声板4内相邻设置有隔声夹克接线板5和音响底座7,音响底座7一端与隔声板4固定连接,音响底座7上端放置有音响6,音响底座7外设置有支架12,支架12两端与隔声板4固定连接,支架,12上固定有麦克风移动架8,音响6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在本实施例中,隔声板4通过F槽1、H槽10以及铆钉与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的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尖劈挂槽3选用了镀锌钣金件,尖劈2材质为铝合金,音响底座7为厚度为3mm的不锈钢钣金件。隔声夹克接线板5与支架12通过十字沉头螺钉固定在隔声板4上,音响底座7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隔声板4上。为了保证声场测试精度并保证隔声效果,进一步的,隔声板4包括外板14和内板17,外板14和内板17之间排列设置有骨架15,隔声板4内部填充有吸声棉16。在本实施例中,外板14选用了厚1.0mm的镀锌钢板,内板17选用了厚0.8mm镀锌钢板,骨架15选用了厚0.8mm镀锌钢板折弯件,吸声棉16选用了40kg/m3离心玻璃棉。外板14通过骨架15与内板17通过碰焊和拉钉固定在一起。为了保证声场测试精度并保证隔声效果,进一步的,尖劈2包括穿孔板18,穿孔板18两两相互连接在一起,穿孔板18内侧固定有无纺布20,尖劈2填塞有吸声棉16,穿孔板18底端设置有挂钩19。在本实施例中,穿孔板18选用了厚0.7mm的铝合金穿孔板,其穿孔率为32%,挂钩19选用了厚2mm的镀锌板折弯件。穿孔板18通过辘骨形成公母接口两两连接在一起,穿孔板18与挂钩19通过拉钉拉接在一起,穿孔板18内用胶水与无纺布20粘接在一起。为了保证声场测试精度并保证隔声效果,进一步的,麦克风移动架8包括滑轨滑块11和托盘13,托盘13固定在滑轨滑块11上端,滑轨滑块11与支架12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了不锈钢滑轨滑块和木制托盘。为了保证隔声效果,进一步的,全消声室地面上隔声板4的下端还设置有减振垫9。在本实施例中,减振垫9选用了厚度为25mm的VF减振垫。在本实施例中,隔声板4构成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的主体,保证了其良好的隔声性能,铝合金的尖劈2极大程度增加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吸声性能,隔声夹克接线板5提供信号转接口,音响6提供声源,麦克风移动架8可保证发声体和接收体正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减振垫9构筑了全消声室的浮筑系统,可隔绝频率在10Hz以上的振动对消声室的影响。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声板(4),所述隔声板(4)上端设置有尖劈挂槽(3),所述尖劈挂槽(3)上端设置有尖劈(2),一内壁的所述隔声板(4)内相邻设置有隔声夹克接线板(5)和音响底座(7),所述音响底座(7)一端与所述隔声板(4)固定连接,所述音响底座(7)上端放置有音响(6),所述音响底座(7)外设置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两端与所述隔声板(4)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2)上固定有麦克风移动架(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声板(4),所述隔声板(4)上端设置有尖劈挂槽(3),所述尖劈挂槽(3)上端设置有尖劈(2),一内壁的所述隔声板(4)内相邻设置有隔声夹克接线板(5)和音响底座(7),所述音响底座(7)一端与所述隔声板(4)固定连接,所述音响底座(7)上端放置有音响(6),所述音响底座(7)外设置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两端与所述隔声板(4)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2)上固定有麦克风移动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声学测试全消声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板(4)包括外板(14)和内板(17),所述外板(14)和所述内板(17)之间排列设置有骨架(15),所述隔声板(4)内部填充有吸声棉(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姜博,李百儆,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英达士声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