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操作层电梯井门处临边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72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操作层电梯井门处临边防护装置,包括固定螺钉、固定卡块、凹槽、凸起、框体、顶紧装置、螺母套体、活动卡块、导孔、螺杆一、锁紧头、左合页、左防护门、锁、右防护门、右合页、固定钩和防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这里设置的固定卡块和活动卡块,当通过内六角扳手拧紧锁紧头以便将框体牢牢固定安装在电梯井口中,从而保证了框体整体不能够前后移动,也就提高了防护时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内六角扳手拧紧旋转头,能够通过螺杆二驱使活动座带动椎体向外侧移动顶紧电梯井口侧壁,从而保证了框体在电梯井口中不会出现左右松动的现象,也就提高了防护的效果。

A kind of edge protection device at the elevator shaft door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peration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操作层电梯井门处临边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操作层电梯井门处临边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建筑需设计电梯,我们在施工操作层面作业时,高处临边坠落安全隐患处处存在,而操作层电梯井门处是安全事故易发的位置,是安全隐患比较集中的“四口”之一;目前,操作层电梯井门临边处,基本上未做防护或现场简单围挡,而在施工电梯井钢筋、模板时,不得不拆除或破坏;而现有的防护装置的安全防护性能比较差,从而严重影响了施工时候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操作层电梯井门处临边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防护装置的安全防护性能比较差,从而严重影响了施工时候的安全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操作层电梯井门处临边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口,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固定螺钉、固定卡块、凹槽、凸起、框体、顶紧装置、螺母套体、活动卡块、导孔、螺杆一、锁紧头、左合页、左防护门、锁、右防护门、右合页、固定钩和防护网;所述框体位于电梯井口中,所述框体左右侧中均匀固定连接有数个顶紧装置,且顶紧装置外端均与电梯井口内壁相连,所述框体左右两侧后面均匀设有数个凸起;所述固定卡块为数个,所述固定卡块前侧中设有凹槽,且凹槽与对应的凸起相连,所述固定卡块均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在框体左右两侧后面,所述固定卡块后侧台阶面与电梯井口内侧面相连;所述螺母套体为数个,所述螺母套体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在框体左右两侧前面;所述活动卡块为数个,所述活动卡块后侧中均设有导孔,且导孔分别纵向活动连接在对应的螺母套体外部,所述活动卡块前侧台阶面与电梯井口外侧面相连;所述螺杆一为数个,所述螺杆一分别活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孔中,所述螺杆一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锁紧头,所述螺杆一后侧外螺纹分别与对应螺母套体的内螺纹相连接;所述左防护门左侧通过左合页与框体前侧开口处左侧相连接;所述右防护门右侧通过右合页与框体前侧开口处右侧相连接,所述右防护门左侧中央通过锁与左防护门右侧中央相连接;所述固定钩为数个,所述固定钩分别固定连接在框体左右内壁上;所述防护网位于框体中,所述防护网边缘处分别与对应的固定钩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顶紧装置具体结构包括壳体、活动座、椎体、螺杆二和旋转头;所述活动座横向活动连接在壳体左侧内部,所述活动座左端固定连接有椎体;所述螺杆二活动连接在壳体左侧内部,所述螺杆二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头,所述螺杆二左侧外螺纹与活动座右侧内螺纹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头右侧中设有内六角孔。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左侧外部设有凸台。作为优选,所述锁紧头外侧中设有内六角孔。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卡块呈L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设置的固定卡块和活动卡块,当通过内六角扳手拧紧锁紧头以便将框体牢牢固定安装在电梯井口中,从而保证了框体整体不能够前后移动,也就提高了防护时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本技术中通过内六角扳手拧紧旋转头,能够通过螺杆二驱使活动座带动椎体向外侧移动顶紧电梯井口侧壁,从而保证了框体在电梯井口中不会出现左右松动的现象,也就提高了防护的效果。(3)本技术中由防护门和防护网组成的两道防护能够进一步提高了防护的效果,而防护门上侧设置有锁,从而保证了只有专门的施工人员才能打开施工,也就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顶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电梯井口;2-固定螺钉;3-固定卡块;4-凹槽;5-凸起;6-框体;7-顶紧装置;8-螺母套体;9-活动卡块;10-导孔;11-螺杆一;12-锁紧头;13-左合页;14-左防护门;15-锁;16-右防护门;17-右合页;18-固定钩;19-防护网;71-壳体;72-活动座;73-椎体;74-螺杆二;75-旋转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操作层电梯井门处临边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口1,还包括固定螺钉2、固定卡块3、凹槽4、凸起5、框体6、顶紧装置7、螺母套体8、活动卡块9、导孔10、螺杆一11、锁紧头12、左合页13、左防护门14、锁15、右防护门16、右合页17、固定钩18和防护网19;所述框体6位于电梯井口1中,所述框体6左右侧中均匀固定连接有数个顶紧装置7,且顶紧装置7外端均与电梯井口1内壁相连,所述框体6左右两侧后面均匀设有数个凸起5;所述固定卡块3为数个,所述固定卡块3前侧中设有凹槽4,且凹槽4与对应的凸起5相连,所述固定卡块3均通过固定螺钉2固定连接在框体6左右两侧后面,所述固定卡块3后侧台阶面与电梯井口1内侧面相连;所述螺母套体8为数个,所述螺母套体8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在框体6左右两侧前面;所述活动卡块9为数个,所述活动卡块9后侧中均设有导孔10,且导孔10分别纵向活动连接在对应的螺母套体8外部,所述活动卡块9前侧台阶面与电梯井口1外侧面相连;所述螺杆一11为数个,所述螺杆一11分别活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孔10中,所述螺杆一11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锁紧头12,所述螺杆一11后侧外螺纹分别与对应螺母套体8的内螺纹相连接;所述左防护门14左侧通过左合页13与框体6前侧开口处左侧相连接;所述右防护门16右侧通过右合页17与框体6前侧开口处右侧相连接,所述右防护门16左侧中央通过锁15与左防护门14右侧中央相连接;所述固定钩18为数个,所述固定钩18分别固定连接在框体6左右内壁上;所述防护网19位于框体6中,所述防护网19边缘处分别与对应的固定钩18相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顶紧装置7具体结构包括壳体71、活动座72、椎体73、螺杆二74和旋转头75;所述活动座72横向活动连接在壳体71左侧内部,所述活动座72左端固定连接有椎体73;所述螺杆二74活动连接在壳体71左侧内部,所述螺杆二74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头75,所述螺杆二74左侧外螺纹与活动座72右侧内螺纹相连接。其中,所述旋转头75右侧中设有内六角孔;所述壳体71左侧外部设有凸台;所述锁紧头12外侧中设有内六角孔;所述活动卡块9呈L形状。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为: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设置的固定卡块3和活动卡块9,当通过内六角扳手拧紧锁紧头12以便将框体6牢牢固定安装在电梯井口1中,从而保证了框体6整体不能够前后移动,也就提高了防护时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通过内六角扳手拧紧旋转头75,能够通过螺杆二74驱使活动座72带动椎体73向外侧移动顶紧电梯井口1侧壁,从而保证了框体6在电梯井口1中不会出现左右松动的现象,也就提高了防护的效果,另外这里由防护门和防护网19组成的两道防护能够进一步提高了防护的效果,而防护门上侧设置有锁15,从而保证了只有专门的施工人员才能打开施工,也就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操作层电梯井门处临边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口(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钉(2)、固定卡块(3)、凹槽(4)、凸起(5)、框体(6)、顶紧装置(7)、螺母套体(8)、活动卡块(9)、导孔(10)、螺杆一(11)、锁紧头(12)、左合页(13)、左防护门(14)、锁(15)、右防护门(16)、右合页(17)、固定钩(18)和防护网(19);/n所述框体(6)位于电梯井口(1)中,所述框体(6)左右侧中均匀固定连接有数个顶紧装置(7),且顶紧装置(7)外端均与电梯井口(1)内壁相连,所述框体(6)左右两侧后面均匀设有数个凸起(5);/n所述固定卡块(3)为数个,所述固定卡块(3)前侧中设有凹槽(4),且凹槽(4)与对应的凸起(5)相连,所述固定卡块(3)均通过固定螺钉(2)固定连接在框体(6)左右两侧后面,所述固定卡块(3)后侧台阶面与电梯井口(1)内侧面相连;/n所述螺母套体(8)为数个,所述螺母套体(8)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在框体(6)左右两侧前面;/n所述活动卡块(9)为数个,所述活动卡块(9)后侧中均设有导孔(10),且导孔(10)分别纵向活动连接在对应的螺母套体(8)外部,所述活动卡块(9)前侧台阶面与电梯井口(1)外侧面相连;/n所述螺杆一(11)为数个,所述螺杆一(11)分别活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孔(10)中,所述螺杆一(11)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锁紧头(12),所述螺杆一(11)后侧外螺纹分别与对应螺母套体(8)的内螺纹相连接;/n所述左防护门(14)左侧通过左合页(13)与框体(6)前侧开口处左侧相连接;/n所述右防护门(16)右侧通过右合页(17)与框体(6)前侧开口处右侧相连接,所述右防护门(16)左侧中央通过锁(15)与左防护门(14)右侧中央相连接;/n所述固定钩(18)为数个,所述固定钩(18)分别固定连接在框体(6)左右内壁上;/n所述防护网(19)位于框体(6)中,所述防护网(19)边缘处分别与对应的固定钩(18)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操作层电梯井门处临边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口(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钉(2)、固定卡块(3)、凹槽(4)、凸起(5)、框体(6)、顶紧装置(7)、螺母套体(8)、活动卡块(9)、导孔(10)、螺杆一(11)、锁紧头(12)、左合页(13)、左防护门(14)、锁(15)、右防护门(16)、右合页(17)、固定钩(18)和防护网(19);
所述框体(6)位于电梯井口(1)中,所述框体(6)左右侧中均匀固定连接有数个顶紧装置(7),且顶紧装置(7)外端均与电梯井口(1)内壁相连,所述框体(6)左右两侧后面均匀设有数个凸起(5);
所述固定卡块(3)为数个,所述固定卡块(3)前侧中设有凹槽(4),且凹槽(4)与对应的凸起(5)相连,所述固定卡块(3)均通过固定螺钉(2)固定连接在框体(6)左右两侧后面,所述固定卡块(3)后侧台阶面与电梯井口(1)内侧面相连;
所述螺母套体(8)为数个,所述螺母套体(8)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在框体(6)左右两侧前面;
所述活动卡块(9)为数个,所述活动卡块(9)后侧中均设有导孔(10),且导孔(10)分别纵向活动连接在对应的螺母套体(8)外部,所述活动卡块(9)前侧台阶面与电梯井口(1)外侧面相连;
所述螺杆一(11)为数个,所述螺杆一(11)分别活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孔(10)中,所述螺杆一(11)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锁紧头(12),所述螺杆一(11)后侧外螺纹分别与对应螺母套体(8)的内螺纹相连接;
所述左防护门(14)左侧通过左合页(13)与框体(6)前侧开口处左侧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献翟毅张景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