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舌头后坠的下颌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693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8
一种防止舌头后坠的下颌托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下颌托起方式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包括开口朝下的帽体,帽体左端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固定带,帽体右端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二固定带,帽体左下方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托板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扣,托板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挂扣,第一固定带的自由端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一挂扣连接,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二挂扣连接;通过设置帽体、两个第一固定带及第二固定带对患者的下颌起到托起的作用,不需手动托起,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此结构不需固定在病床上,操作简单,为患者节省治疗空间及治疗时间,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A jaw bracket to prevent the tongue from falling b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舌头后坠的下颌托架
本技术涉及麻醉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防止舌头后坠的下颌托架。
技术介绍
全麻手术时,由于药物的作用常导致口咽腔软组织张力降低而松弛塌陷,并使下颌后退,舌根后移,从而发生上呼吸道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梗阻现象,因而诱发通气不足,甚至造成呼吸暂停,患者因缺氧而发生呼吸危象或窒息。因此,为了避免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窒息的问题,一般都是医护人员手动托住患者的下颌,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有的采用托架将下颌托起,但是托架一般都是固定在床上,结构复杂、体积大,占据治疗空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止舌头后坠的下颌托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下颌托起方式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开口朝下的帽体,帽体左端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固定带,帽体右端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二固定带,帽体左下方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托板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扣,托板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挂扣,第一固定带的自由端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一挂扣连接,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二挂扣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帽体、两个第一固定带及第二固定带对患者的下颌起到托起的作用,不需手动托起,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此结构不需固定在病床上,操作简单,为患者节省治疗空间及治疗时间,设置可上下摆动的压舌板,对舌根后坠严重的患者起到压制舌头的作用,使得患者气道能够顺利打开,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B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开口朝下的帽体1,帽体1左端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固定带2,帽体1右端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二固定带3,帽体1左下方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4,托板4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扣5,托板4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挂扣6,第一固定带2的自由端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一挂扣5连接,第二固定带3的自由端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二挂扣6连接。为了增加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及避免帽体1搁着患者头部皮肤,所述的帽体1外表面上均布有多个散热孔,帽体1右侧面上设有缺口。为了便于根据患者的脸部形状调节托板4与帽体1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远离托板4的一侧均设有第一魔术贴7,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自由端远离托板4的一侧均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7粘合的第二魔术贴8。为了增加患者使用时下颌的舒适度,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出现压疮,所述的托板4上表面设有棉垫9。为了对舌头后坠严重的患者起到更好的气道打开作用,所述的托板4左端经螺栓连接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板10,支撑板10上端铰接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摆动的压舌板11,支撑板10前侧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可插入压舌板11内的定位销12。为了使定位销12可前后移动且可对压舌板11进行定位,所述的支撑板10上端开设有U型槽,压舌板11经销轴13铰接在U型槽内,压舌板11前侧面上开设有多个沿销轴13圆周方向分布的定位孔14,定位销12为T形圆柱销,定位销12与支撑板10滑动连接,定位销12阶梯面与支撑板10前侧面之间设有拉簧15。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支撑板10与托板4未经螺栓连接的初始状态;使帽体1上具有缺口的一侧朝向患者后脑勺,将帽体1佩戴在患者头上,将托板4放置在患者的下颌位置,使棉垫9与患者的下颌接触,调整好托板4将下颌托起的位置后,将两个第二固定带3分别绕过对应侧的第二挂扣6后使第二魔术贴8与第一魔术贴7紧紧粘合,将两个第一固定带2分别绕过对应侧的第一挂扣5后使第二魔术贴8与第一魔术贴7紧紧粘合,便通过帽体1及第一固定带2、第二固定带3将患者的下颌托起,不需医护人员手动托起患者的下颌,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结构简单,只需患者带上帽体1即可,不需固定在病床上,节省治疗空间。若是患者舌根后坠严重,可采用螺栓将支撑板10与托板4固定连接,将患者的舌头轻轻拉至口腔位置,将压舌板11伸入患者口腔内,向前拉动定位销12,定位销12从定位孔14内脱出并拉伸拉簧15,绕销轴13转动并调整压舌板11的角度,使压舌板11的下表面与患者舌头的上表面接触,并将患者舌头紧紧压制在口腔内,防止舌根堵塞气道;然后,松开定位销12,定位销12在拉簧15的作用下其端部插入对应的定位孔14内,便对压舌板11进行定位,防止压舌板11出现意外摆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帽体、两个第一固定带及第二固定带对患者的下颌起到托起的作用,不需手动托起,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此结构不需固定在病床上,操作简单,为患者节省治疗空间及治疗时间,设置可上下摆动的压舌板,对舌根后坠严重的患者起到压制舌头的作用,使得患者气道能够顺利打开,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舌头后坠的下颌托架,包括开口朝下的帽体(1),其特征在于,帽体(1)左端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固定带(2),帽体(1)右端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二固定带(3),帽体(1)左下方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4),托板(4)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扣(5),托板(4)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挂扣(6),第一固定带(2)的自由端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一挂扣(5)连接,第二固定带(3)的自由端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二挂扣(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舌头后坠的下颌托架,包括开口朝下的帽体(1),其特征在于,帽体(1)左端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固定带(2),帽体(1)右端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二固定带(3),帽体(1)左下方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4),托板(4)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扣(5),托板(4)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挂扣(6),第一固定带(2)的自由端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一挂扣(5)连接,第二固定带(3)的自由端可与其对应侧的第二挂扣(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舌头后坠的下颌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体(1)外表面上均布有多个散热孔,帽体(1)右侧面上设有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舌头后坠的下颌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远离托板(4)的一侧均设有第一魔术贴(7),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自由端远离托板(4)的一侧均设有可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波于冰冰张素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