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包括治疗盒主体,该治疗盒主体的左侧铰接有单开密封门,该治疗盒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治疗盒主体的内腔从上至下等距离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器具放置板、第二器具放置板和第三器具放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块器具放置板将治疗盒主体内部设置成多个单独的放置区域,且由于每块器具放置板上均设有不同大小的放置盒,即能够有效的方便使用者将不同大小的器具放置进不同大小的放置盒中,同时配合在每块器具放置板上设置的标记牌,能够方便使用者根据标记牌上的提示将不同种类的器具放置到规定的放置盒中。
A pain treatment box with automatic clean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
技术介绍
我国公开专利“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公告号:CN208989153U,公告日;2019.06.18)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针对储存盒内部容易积灰,造成器械污染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器,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水平设置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放置有集尘袋,且集尘袋的袋口处缝制有卡箍,所述底座的顶端外壁中间焊接有治疗盒本体,且治疗盒本体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治疗盒本体的底部内壁中间焊接有竖直设置的隔离板。本技术中海绵刷可以将储存盒外壁的灰尘清理,通过启动微型风机,使得第一连接管将第一储存室和第二储存室内部的灰尘抽吸,将灰尘收集到集尘袋的内部,收纳槽可以收纳集尘袋,更为实用”。但是该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该治疗盒上设置了过多的机械结构,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导致医护人员放置医疗器械时容易出现杂乱,不能及时找到所需器具的问题;同时该方案中的机械部件较多,每使用到一个机械部件就需要单独进行启动或者关闭,从而容易造成步骤繁琐,浪费资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该设计方案能够方便对器械进行区分性的存放收集、方便对治疗盒进行清理的优点,解决了原有的设计方案存在器械不方便存放、不方便找寻拿取,且机械机构较多、操作繁琐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包括治疗盒主体,该治疗盒主体的左侧铰接有单开密封门,该治疗盒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治疗盒主体的内腔从上至下等距离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器具放置板、第二器具放置板和第三器具放置板,所述第一器具放置板的上端面设有九个第一放置盒,所述第二器具放置板的上端面设有九个第二放置盒,所述第三器具放置板的上端面设有四个第三放置盒;所述治疗盒主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右侧铰接有单开封板,所述固定盒的内腔中部通过隔板将固定盒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单独的腔室,所述固定盒内腔前方的腔室中设有蓄电池,所述固定盒内腔后方的腔室中安装有小型风机,所述小型风机右端的出风口连通有一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出风端垂直连通有延伸风管,所述延伸风管垂直延伸出固定盒后紧密的贴合在治疗盒主体的右侧,所述延伸风管的左侧从上至下等距离横向连通有四根出风管,且每根出风管均横向延伸至治疗盒主体的内腔;所述治疗盒主体正面底部的右侧沿纵向开设有一空腔,该空腔的内部后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杆体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外套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杆体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外套杆和内杆的杆体上且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所述内杆远离外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触头,所述抵触头的一端延伸出治疗盒主体开设的空腔且与单开密封门贴合。本技术的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其中,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片;所述外套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且对应第二导片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片;所述外套杆、内杆和连接杆均为绝缘pvc塑料制成。本技术的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其中,所述第一导片与所述第二导片上均电连接有导线,所述第一导片上的导线与蓄电池上的电源输出电子电性连接,第二导片上的导线与小型风机上的电源输入电子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上还连接有用于给蓄电池充电的充电线。本技术的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其中,所述出风管的正面横向开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为倾斜状且吹向为由内而外。本技术的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其中,所述第一器具放置板的正面从左至右分别设有A、A1、A2的标记牌,且每个标记均对应第一器具放置板上纵向设置的三个第一放置盒;所述第二器具放置板的正面从左至右分别设有B、B1、B2的标记牌,且每个标记均对应第二器具放置板上纵向设置的三个第二放置盒;所述第三器具放置板的正面从左至右分别设有C、C1的标记牌,且每个标记均对应第三器具放置板上纵向设置的两个第三放置盒;所述第一器具放置板、第二器具放置板和第三器具放置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拿捏块。本技术的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其中,所述治疗盒主体内腔的底部还设有干燥剂放置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多块器具放置板将治疗盒主体内部设置成多个单独的放置区域,且由于每块器具放置板上均设有不同大小的放置盒,即能够有效的方便使用者将不同大小的器具放置进不同大小的放置盒中,同时配合在每块器具放置板上设置的标记牌,能够方便使用者根据标记牌上的提示将不同种类的器具放置到规定的放置盒中,这种方式,大大的方便了使用者拿取和存放相关的器具,起到了方便管理,使用方便的效果;同时通过在治疗盒主体内腔底部设置的干燥剂放置盒,能够方便使用者在不使用该治疗盒主体时,可以往干燥剂放置盒中放置定量的干燥剂,从而保证治疗盒主体内部的干燥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蓄电池、小型风机、固定板、外套杆、第一导片、内杆、抵触头、弹簧和第二导片等结构,配合单开密封门的设计,能够方便使用者在打开单开密封门时,小型风机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使出风管始终往治疗盒主体的外面进行吹风,避免灰尘飘进治疗盒主体的内部,而当使用者关闭密封门时,又能自动断开小型风机的电路,从而起到停止小型风机工作的目的,该设计方案,能够从根本上避免灰尘进入到疗盒主体的内部,始终保证疗盒主体的内部具备干净的环境,较原有多种机械配合使用才能对治疗盒的内部进行清洁的方式,该设计方案具备明显的优势,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资源。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治疗盒主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治疗盒主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器具放置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治疗盒主体的右视面,单开密封门打开状态时抵触头伸出后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相接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治疗盒主体的右视面,单开密封门闭合状态时抵触头回复后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相断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出风管的侧面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治疗盒主体;2、单开密封门;3、把手;4、固定盒;41、小型风机;411、导风管;412、延伸风管;42、蓄电池;43、隔板;44、单开封板;45、出风管;5、第一器具放置板;51、第一放置盒;6、第二器具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包括治疗盒主体(1),该治疗盒主体(1)的左侧铰接有单开密封门(2),该治疗盒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盒主体(1)的内腔从上至下等距离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器具放置板(5)、第二器具放置板(6)和第三器具放置板(7),所述第一器具放置板(5)的上端面设有九个第一放置盒(51),所述第二器具放置板(6)的上端面设有九个第二放置盒(61),所述第三器具放置板(7)的上端面设有四个第三放置盒(71);/n所述治疗盒主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4),所述固定盒(4)的右侧铰接有单开封板(44),所述固定盒(4)的内腔中部通过隔板(43)将固定盒(4)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单独的腔室,所述固定盒(4)内腔前方的腔室中设有蓄电池(42),所述固定盒(4)内腔后方的腔室中安装有小型风机(41),所述小型风机(41)右端的出风口连通有一导风管(411),所述导风管(411)的出风端垂直连通有延伸风管(412),所述延伸风管(412)垂直延伸出固定盒(4)后紧密的贴合在治疗盒主体(1)的右侧,所述延伸风管(412)的左侧从上至下等距离横向连通有四根出风管(45),且每根出风管(45)均横向延伸至治疗盒主体(1)的内腔;/n所述治疗盒主体(1)正面底部的右侧沿纵向开设有一空腔,该空腔的内部后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套杆(10),所述外套杆(10)的杆体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块(11),所述外套杆(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杆(12),所述内杆(12)的杆体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块(14),所述外套杆(10)和内杆(12)的杆体上且位于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4)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13),所述内杆(12)远离外套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触头(121),所述抵触头(121)的一端延伸出治疗盒主体(1)开设的空腔且与单开密封门(2)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疼痛治疗盒,包括治疗盒主体(1),该治疗盒主体(1)的左侧铰接有单开密封门(2),该治疗盒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盒主体(1)的内腔从上至下等距离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器具放置板(5)、第二器具放置板(6)和第三器具放置板(7),所述第一器具放置板(5)的上端面设有九个第一放置盒(51),所述第二器具放置板(6)的上端面设有九个第二放置盒(61),所述第三器具放置板(7)的上端面设有四个第三放置盒(71);
所述治疗盒主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4),所述固定盒(4)的右侧铰接有单开封板(44),所述固定盒(4)的内腔中部通过隔板(43)将固定盒(4)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单独的腔室,所述固定盒(4)内腔前方的腔室中设有蓄电池(42),所述固定盒(4)内腔后方的腔室中安装有小型风机(41),所述小型风机(41)右端的出风口连通有一导风管(411),所述导风管(411)的出风端垂直连通有延伸风管(412),所述延伸风管(412)垂直延伸出固定盒(4)后紧密的贴合在治疗盒主体(1)的右侧,所述延伸风管(412)的左侧从上至下等距离横向连通有四根出风管(45),且每根出风管(45)均横向延伸至治疗盒主体(1)的内腔;
所述治疗盒主体(1)正面底部的右侧沿纵向开设有一空腔,该空腔的内部后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套杆(10),所述外套杆(10)的杆体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块(11),所述外套杆(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杆(12),所述内杆(12)的杆体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块(14),所述外套杆(10)和内杆(12)的杆体上且位于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4)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13),所述内杆(12)远离外套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触头(121),所述抵触头(121)的一端延伸出治疗盒主体(1)开设的空腔且与单开密封门(2)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石乔,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