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踢脚线及踢脚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66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瓷砖踢脚线及踢脚线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踢脚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瓷砖踢脚线,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背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凹槽的槽口面向墙体;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本体设有通孔,用于套接穿线管。

Tile skirting and skirt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瓷砖踢脚线及踢脚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瓷砖踢脚线及踢脚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踢脚线安装技术根据墙面标筋和标准水平线,用水泥砂浆抹底灰,并刮平划纹,待底层砂浆干硬后,将已湿润阴干的瓷砖踢脚板抹上素水泥浆进行粘贴,用橡皮锤敲击平整。使用这样的传统方法,首先需要将瓷砖踢脚板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并阴干,而且在安装踢脚板时,需要在石材背面整体做灰饼,耗费人力和物力,而且这样的制作出来的踢脚线没有附加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瓷砖踢脚线及踢脚线结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踢脚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瓷砖踢脚线,其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背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凹槽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面向墙体,所述第二槽口面向地面,所述第一本体均布有多个通风孔,每一个所述通风孔朝向墙体;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本体设有通孔,用于套接穿线管;所述第三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和墙体平行。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的,所述第三本体面向墙体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槽口平齐。可选的,所述第三本体的下端高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下端。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踢脚线结构,其包括:墙体、地面、穿线管和前述任一所述的瓷砖踢脚线,所述第一本体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下端侧,所述第一本体沾粘于所述墙体,所述穿线管贯穿于所述通孔。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踢脚线结构,其包括:墙体、地面、穿线管和前述任一所述的瓷砖踢脚线,所述墙体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墙体平行,所述第三本体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在安装瓷砖踢脚线时,将第一本体背面黏贴于墙体即可,穿线管穿过通孔,并和凹槽同方向延伸,可以将电线设置于穿线管内,这样装饰出来的室内踢脚线,既美观、整洁,又起到保护电线的作用。同时,相对于架设在墙体内的电线,穿线管内的电线更易于拆卸和安装,不需要破坏墙体,就可以更换电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踢脚线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瓷砖踢脚线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瓷砖踢脚线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瓷砖踢脚线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通孔3、穿线管4、搂线管5、第一槽口6、第二槽口7、第三本体8、插槽9、墙体10、地面11。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方面,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瓷砖踢脚线,其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第一本体1的背面设有凹槽,凹槽的延伸方向和第一本体1的延伸方向相同,凹槽的槽口面向墙体10;第二本体2固定设置于凹槽内,第二本体2设有通孔3,用于套接穿线管4。瓷砖踢脚线工作过程如下:在安装瓷砖踢脚线时,将第一本体1背面黏贴于墙体10即可,穿线管4穿过通孔3,并和凹槽同方向延伸,可以将电线设置于穿线管4内,这样装饰的室内踢脚线,既美观、整洁,又起到保护电线的作用。同时,相对于架设在墙体10内的电线,穿设在穿线管4内的电线更易于拆卸和安装,不需要破坏墙体10,就可以更换电线。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踢脚线在美观室内环境,提升室内格调,同时也使室内电线整齐布置,同时也便于电线更换。具体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分别采用瓷砖材质,穿线管4采用PVC材质。如图4所示,具体的,第一本体1设有第一搂线孔,穿线管4的管壁设有第二搂线孔,第一搂线孔和第二搂线孔相对设置,第一本体1和穿线管4之间设有搂线管5,第一搂线孔连接于搂线管5的一端,第二搂线孔连接于搂线管5的另一端。其中,搂线管5内设有拉线绳,拉线绳的一端捆绑于电线,另一端设置于第一搂线孔的外侧。当更换电线时,拉动拉线绳的另一端,即可拉出旧电线。具体的,拉线绳的另一端连接有木塞,木塞的颜色和第一本体1的颜色相同,木塞插入第一搂线孔,不影响第一本体1的整体美观。如图2或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槽口包括第一槽口6和第二槽口7,第一槽口6面向墙体10,第二槽口7面向地面11。在现有技术中,在将实心瓷砖踢脚线黏贴于墙根位置之前,墙根处的地面11一般要处理平整。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第一本体1的第二槽口7所面向的地面11不平整,第一本体1和此处的地面11不接触,对踢脚线的铺设没有影响,减少了铺设踢脚线时整平地面11的工作程序。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本体8,第三本体8固定连接于第二本体2,第三本体8和墙体10平行。在上一实施方式中,必须通过黏贴的方式,将第一本体1的凹槽边缘固定于墙体10上,工序较为繁琐。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可以在墙体10上固定设置多个插槽9,每一个插槽9对应其中一个第三本体8。在安装踢脚线时,将踢脚线整体沿墙体10下放,使第三本体8对应插入插槽9,起到固定踢脚线的目的。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本体8面向墙体10的侧面为第一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一槽口6平齐。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一侧面没有凸出于第一槽口6,当第三本体8插入插槽9时,第一本体1和墙体10之间就不会存有较大缝隙;第一侧面设于第一槽口6内,第三本体8就整体处于第一槽口6内,这样必须加大插槽9的内部尺寸,才能使第三本体8顺利插入插槽9。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本体8的下端高于第二本体2的下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二本体2的下端和第一本体1的下端平齐,对第一本体1的凹槽结构形成稳定支撑。而第三本体8的下端高于第二本体2的下端,即使第三本体8下方的地面11凹凸不平,第三本体8也不易抵触到地面11,第三本体8不会架空第二本体2,从而使第二本体2稳定接触地面11。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1均布有多个通风孔。在本实施方式中,穿线管4中的电线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通风孔传递出来,以减缓电线的绝缘皮和穿线管4的老化,延长穿线管4的寿命。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一个通风孔朝向墙体10。在本实施方式中,朝向墙体10的通风孔使凹槽内外的空气形成水平流动的气流,同时避免墙体10上的尘埃直接经通风孔下落至凹槽内。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瓷砖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背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凹槽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面向墙体,所述第二槽口面向地面,所述第一本体均布有多个通风孔,每一个所述通风孔朝向墙体;/n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本体设有通孔,用于套接穿线管;/n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和墙体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瓷砖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背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凹槽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面向墙体,所述第二槽口面向地面,所述第一本体均布有多个通风孔,每一个所述通风孔朝向墙体;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本体设有通孔,用于套接穿线管;
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和墙体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砖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本体面向墙体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文曹世莹高文艳周刚苏建萍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现代国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