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向调节脚。万向调节脚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球形槽;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安装有球形转子,所述球形转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球形槽内,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调节螺纹孔;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螺接在所述调节螺纹孔内,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板材的调平面;所述调节杆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底座、所述连接杆均背向所述调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万向调节脚,可以先固定底座再调节支撑件的高度,省时省力,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加了板安装后的稳定性。
Universal adjusting fo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万向调节脚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万向调节脚。
技术介绍
在室内外装修中,安装地板、墙板前均需要对整个地面、墙面进行找平,以使地板安装在地面上后、墙板安装在墙面上后的平整度符合建筑要求。现有技术中,以地板为例,地面的管道较多,一般先采用调节脚进行调平,随后在调平后的调节脚上安装地板,以实现地板的找平。专利号为:201721905921.8的专利提供了一种调节脚,将用于支撑地板的支撑件螺接在底座上,通过调节支撑件螺接在底座上的深度,进而调节支撑件的高度,实现地板的整体调平。专利技术人在实现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中发现,上述调节脚在调平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支撑件上连接有地板后无法旋转,调节脚在调平过程中需要底座进行旋转以调节支撑件的高度,底座在地板调平后才能与地面固定连接,一般地板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较小,调平后再固定底座费时费力,降低了施工效率;如果不固定底座,则导致地板安装后的稳定性较差。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万向调节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先固定底座再调节支撑件的高度,省时省力,提高施工效率,增加地板安装后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万向调节脚,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球形槽;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安装有球形转子,所述球形转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球形槽内,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调节螺纹孔;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螺接在所述调节螺纹孔内,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板材的调平面;所述调节杆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底座、所述连接杆均背向所述调平面。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锁止所述球形转子的锁止件。可选地,所述锁止件包括锁止螺杆,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安装面相邻接的侧面,所述侧面上开设有锁止螺纹孔,所述锁止螺纹孔延伸至所述球形槽,所述锁止螺杆的第一端穿设过所述锁止螺纹孔后抵接在所述球形转子上。可选地,所述锁止螺杆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内凹的球面,所述球面与所述球形转子的外表面相适配。可选地,所述锁止螺杆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条形的调节槽。可选地,所述底座为圆柱状底座,所述安装面位于所述底座的端面,所述侧面位于所述底座的轴面。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相对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背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调平面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背向所述底座的表面上。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杆的第二端穿设进所述安装孔。可选地,所述调节杆上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抵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朝向所述底座的表面上。可选地,所述调节杆的第二端穿设过所述安装孔后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板限定的调平空间内。本技术提供的万向调节脚,可以在底座固定设置的条件下,旋转球形转子,使球形转子以连接杆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以改变调节杆的第一端延伸进调节螺纹孔内的深度,进而调节支撑件与底座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对调平面的高度调节,实现对调平面的调平,调节过程省时省力,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加了地板安装后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调节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调节脚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调节脚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调节脚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调节脚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调节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调节脚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调节脚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调节脚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调节脚的俯视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万向调节脚,包括底座1、连接杆3、调节杆4、以及支撑件5。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5,所述底座1包括安装面11,所述安装面11上开设有球形槽12;所述连接杆3的第一端安装有球形转子31,所述球形转子3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球形槽12内,所述球形转子31的外表面与所述球形槽12的内表面可以是贴合设置,也可以是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3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调节螺纹孔32;所述调节杆4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4的第一端螺接在所述调节螺纹孔32内,所述支撑件5包括用于支撑板材的调平面51;所述调节杆4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支撑件5上;所述底座1、所述连接杆3均背向所述调平面51。其中底座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和胶粘的方式固定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调节脚,可以在底座1固定设置的条件下,旋转球形转子31,使球形转子31以连接杆3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以改变调节杆4的第一端延伸进调节螺纹孔32内的深度,进而调节支撑件5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对调平面51的高度调节,实现对调平面51的调平,调节过程省时省力,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加了地板安装后的稳定性。可选地,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锁止所述球形转子31的锁止件。本实施例提供的锁止件可以在球形转子31旋转调平板材后固定球形转子31,有利于板材维持调平的状态。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过程,所述锁止件包括锁止螺杆2,所述底座1包括与所述安装面11相邻接的侧面13,所述侧面13上开设有锁止螺纹孔14,所述锁止螺纹孔14延伸至所述球形槽12,所述锁止螺杆2的第一端穿设过所述锁止螺纹孔14后抵接在所述球形转子31上。通过锁止螺杆2与球形转子31之间通过抵接作用形成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地对球形转子31进行定位锁止。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锁止螺杆2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内凹的球面,所述球面与所述球形转子31的外表面相适配,本实施例中锁止螺杆2的第一端的端面可以直接贴合抵接在球形转子31的外表面,有利于进一步地增加锁止螺杆2与球形转子31之间的摩擦力。较佳地,所述锁止螺杆2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条形的调节槽21。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槽21的形状类似于一字槽,在调节过程中,通过一字杆穿设进调节槽21内带动调节槽21旋转,进而对锁止螺杆2进行旋松或者旋紧。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过程,所述底座1为圆柱状底座1,所述安装面11位于所述底座1的端面,便于球形槽12的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向调节脚,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球形槽;/n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安装有球形转子,所述球形转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球形槽内,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调节螺纹孔;/n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螺接在所述调节螺纹孔内,/n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板材的调平面;所述调节杆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底座、所述连接杆均背向所述调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调节脚,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球形槽;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安装有球形转子,所述球形转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球形槽内,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调节螺纹孔;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螺接在所述调节螺纹孔内,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板材的调平面;所述调节杆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底座、所述连接杆均背向所述调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调节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锁止所述球形转子的锁止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调节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包括锁止螺杆,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安装面相邻接的侧面,所述侧面上开设有锁止螺纹孔,所述锁止螺纹孔延伸至所述球形槽,所述锁止螺杆的第一端穿设过所述锁止螺纹孔后抵接在所述球形转子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调节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螺杆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内凹的球面,所述球面与所述球形转子的外表面相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周东珊,步挺,余文钊,张西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