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式呼吸训练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式呼吸训练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呼吸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他活动所必须的生理过程之一,呼吸过程是由三个相互衔接并且同时进行的环节来完成的,包括肺通气、肺换气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这个过程在呼吸道和肺泡内完成。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张,膈顶下降,胸腔内负压减小,空气经气道进入肺泡,氧气透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内,而毛细血管内由组织新陈代谢而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到肺泡内。呼气时,膈肌及肋间肌松弛,胸廓依靠弹性回收,二氧化碳经气道排出体外。这样一吸一呼,便构成了一次呼吸。在这个呼吸过程中,一直以来,胸廓被视为一个整体,而实际情况是,胸腔中肋骨与膈肌的协调运动,共同使胸腔容积发生三维变化,肋骨改变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活动范围,形成胸式呼吸;而膈肌收缩推挤腹部脏器,从而改变胸廓的垂直活动距离,形成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相比胸式呼吸可以更具有针对性的增加膈肌位移,增强膈肌能力,增大无效腔的利用率,改善肺功能。从通气力学的角度可见,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腹式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背心上设有多个竖向延伸的充气导管,该多个充气导管沿背心的周向均布;/n各充气导管分别与一充气抽气软管连接,充气抽气软管远离各充气导管的一端敞口,该敞口端为通气口;充气抽气软管上设有充气抽气泵和电磁阀,充气抽气泵和电磁阀位于各充气导管和通气口之间;/n所述背心的前片内侧还设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内置频率控制电路,频率控制电路与充气抽气泵以及电磁阀连接;频率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充气抽气泵和电磁阀开闭,对背心上的各充气导管进行有节律的充气和抽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腹式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背心上设有多个竖向延伸的充气导管,该多个充气导管沿背心的周向均布;
各充气导管分别与一充气抽气软管连接,充气抽气软管远离各充气导管的一端敞口,该敞口端为通气口;充气抽气软管上设有充气抽气泵和电磁阀,充气抽气泵和电磁阀位于各充气导管和通气口之间;
所述背心的前片内侧还设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内置频率控制电路,频率控制电路与充气抽气泵以及电磁阀连接;频率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充气抽气泵和电磁阀开闭,对背心上的各充气导管进行有节律的充气和抽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式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导管的数量为1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式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控制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式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压力数据显示面板,该压力数据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腹式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呼气指示灯和吸气指示灯;控制器根据充气和抽气的状态控制呼气指示灯或吸气指示灯点亮:当充气抽气泵对背心上各充气导管进行充气时,呼气指示灯点亮;当充气抽气泵对背心上各充气导管进行抽气时,吸气指示灯点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式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上设有粘贴件,压力传感器可粘贴在背心前片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腹式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充气导管的顶端延伸至背心的上部,且各充气导管的顶端位于同一高度;各充气导管的底端延伸至背心的底部,且各充气导管的底端位于同一高度;各充气导管都竖向分为多段,相邻两段之间由通气阀隔离,通气阀用于控制该相邻两段之间的通气;同一充气导管上的各段长度相同,各段长度不大于2cm,各段竖向等间隔排布,且相邻两段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cm;充气抽气软管与各充气导管的竖向中部连接。
8.腹式呼吸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腹式呼吸训练装置进行呼吸训练,包括如下步骤:
穿着者穿着与其相匹配的背心:背心横向宽度短于穿着者两侧腋中线连线距离;压力传感器位于穿着者的心前区;背心上各充气导管的顶端高度与穿着者乳头高度相对应,且各充气导管的底端位于穿着者两髂前上棘与肋弓最下缘之间;
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