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包括组合头、第一镊把、铰接块和第二镊把,所述铰接块的外侧分别铰接有推板与第二镊把,所述第一镊把靠近铰接块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与第二镊把铰接,所述第二镊把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镊把、第二镊把和支杆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使用镊子时,仅需通过固定块将第一镊把与第二镊把捏合,弹簧受力进行压缩,此时组合头张开,然后通过镊子进行取样,当取样完成时,放松固定块,此时弹簧在自身张力作用下将支杆张开,使组合头之间相互夹紧,可以防止取到的样品脱落。
A multifunctional forceps for otorhinolaryng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
技术介绍
耳鼻喉科是各大医院针对患者耳鼻喉方面的疾病所专门设置的科室,耳、鼻、喉作为人体中的小部位,其分布在大脑的四周,耳、鼻、喉产生的疾病易对大脑产生影响,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器官,在对耳、鼻、喉疾病进行治疗时,常常需要使用镊子对患病部位进行检查。现有的镊子由于其结构简单,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器官检查任务,首先由于现有的镊子一体化的设计,使用者在使用镊子进行检查、取样时,需要一直用手对镊子进行捏合,长时间的工作易使使用者的手部酸痛,在对耳鼻喉科患者进行检查时传统的镊子只能起到取样的作用,但由于其本身使用价值较大,我们仍可以对其表面进行改造,使其可以适应更加复杂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包括组合头、第一镊把、铰接块和第二镊把,所述铰接块的外侧分别铰接有推板与第二镊把,所述第一镊把靠近铰接块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与第二镊把铰接,所述第二镊把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滑槽底端靠近铰接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滑槽底端远离铰接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内部安装有两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皆铰接有L型刮板,所述L型刮板的顶端皆与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镊把顶端靠近铰接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置槽,所述第一镊把底端正对第二安置槽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置槽,且第一安置槽的内部安装有凸透镜,所述第二镊把和第一镊把的内侧皆安装有刀片,所述第二镊把和第一镊把一侧远离铰接块的一端皆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皆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铰接块的一端皆安装有组合头。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底端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第二镊把和第一镊把靠近铰接块的一端的外侧皆安装有固定块。优选的,所述第二镊把和第一镊把靠近凸透镜一端的外侧皆安装有防滑套。优选的,所述组合头的外侧皆安装有毛刷。优选的,所述组合头的内侧皆安装有防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通过第一镊把、第二镊把和支杆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使用镊子时,仅需通过固定块将第一镊把与第二镊把捏合,弹簧受力进行压缩,此时组合头张开,然后通过镊子进行取样,当取样完成时,缓缓放松固定块,此时弹簧在自身张力作用下将支杆张开,使组合头之间相互夹紧,可以防止取到的样品脱落,节省了人力,通过第一安置槽、凸透镜和第二安置槽的相互配合使用,使用者可以通过凸透镜对患者的耳、鼻、喉部位进行检查,通过连接块、连接槽和刀片的相互配合使用,当需要对患者病患部位的体毛进行清理切割时,可以通过连接块将组合头取下,通过固定块将第一镊把与第二镊把捏合,弹簧受力压缩,此时组合头张开,然后将刀片伸至需要进行体毛切割的位置,松开固定块,此时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舒张,并推动第一镊把和第二镊把相互夹紧,此时通过刀片即可完成对体毛的切割剪除,通过推板、连接杆和L型刮板的相互配合使用,当需要对耳鼻喉患者进行体表物质采样时,可以通过向铰接块方向拉动推板,此时与推板相连的连接杆随推板一起移动,并带动L型刮板转出第二定位孔内部,此时可以使用L型刮板对患者耳朵、口腔的体表物质进行采集,使用这种采样的结构简单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镊把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镊把仰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头俯视示意图。图中:1、毛刷;2、防滑块;3、组合头;4、刀片;5、连接块;6、L型刮板;7、第一镊把;8、防滑套;9、第一安置槽;10、凸透镜;11、固定块;12、支杆;13、弹簧;14、铰接块;15、第二安置槽;16、第一定位孔;17、推板;18、连接杆;19、第二镊把;20、滑槽;21、第二定位孔;22、固定杆;23、连接槽;24、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包括组合头3、第一镊把7、铰接块14和第二镊把19,铰接块14的外侧分别铰接有推板17与第二镊把19,第一镊把7靠近铰接块14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套筒24,套筒24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弹簧13,且弹簧13的顶部安装有支杆12,支杆12的顶部与第二镊把19铰接,第二镊把19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8,滑槽20底端靠近铰接块14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6,第一定位孔16的内部安装有推板17,推板17的顶端与连接杆18连接,滑槽20底端远离铰接块1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1,第二定位孔21的内部安装有两组固定杆22,固定杆22的外侧皆铰接有L型刮板6,L型刮板6的顶端皆与连接杆18铰接,第二镊把19顶端靠近铰接块1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置槽15,第一镊把7底端正对第二安置槽15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置槽9,且第一安置槽9的内部安装有凸透镜10,第二镊把19和第一镊把7的内侧皆安装有刀片4,第二镊把19和第一镊把7一侧远离铰接块14的一端皆开设有连接槽23,连接槽23的内部皆设置有连接块5,连接块5远离铰接块14的一端皆安装有组合头3。在本实施中:推板17的底端设置有防滑纹,设置有防滑纹可以使装置的使用更加安全,第二镊把19和第一镊把7靠近铰接块14的一端的外侧皆安装有固定块11,设置有固定块11可以使使用者更好的握住装置,第二镊把19和第一镊把7靠近凸透镜10一端的外侧皆安装有防滑套8,使用防滑套8可以提高装置的舒适性,组合头3的外侧皆安装有毛刷1,使用毛刷1可以对患者创伤处进行清理,组合头3的内侧皆安装有防滑块2,可以使装置更好的夹紧样品。工作原理:使用该装置时,首先观察耳鼻喉患者创伤部位的体毛,对妨碍进行观察治疗的体毛进行剪除,将组合头3取下,通过固定块11将第一镊把7与第二镊把19捏合,弹簧13受力压缩,此时组合头3张开,然后将刀片4伸至需要进行体毛切割的位置,松开固定块11,此时弹簧13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舒张,并推动第一镊把7和第二镊把19相互夹紧,此时刀片4即可完成对体毛的切割剪除,当对耳鼻喉患者的体毛剪除完成后,通过凸透镜10对耳鼻喉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检查,当需要对耳鼻喉患者的受创部位进行取样时,可以向铰接块14方向拉动推板17,此时与推板17相连的连接杆18随推板17一起移动,并带动L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包括组合头(3)、第一镊把(7)、铰接块(14)和第二镊把(19),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块(14)的外侧分别铰接有推板(17)与第二镊把(19),所述第一镊把(7)靠近铰接块(14)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套筒(24),所述套筒(24)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弹簧(13),且弹簧(13)的顶部安装有支杆(12),所述支杆(12)的顶部与第二镊把(19)铰接,所述第二镊把(19)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8),所述滑槽(20)底端靠近铰接块(14)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6),所述第一定位孔(16)的内部安装有推板(17),所述推板(17)的顶端与连接杆(18)连接,所述滑槽(20)底端远离铰接块(1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1),所述第二定位孔(21)的内部安装有两组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的外侧皆铰接有L型刮板(6),所述L型刮板(6)的顶端皆与连接杆(18)铰接,所述第二镊把(19)顶端靠近铰接块(1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置槽(15),所述第一镊把(7)底端正对第二安置槽(15)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置槽(9),且第一安置槽(9)的内部安装有凸透镜(10),所述第二镊把(19)和第一镊把(7)的内侧皆安装有刀片(4),所述第二镊把(19)和第一镊把(7)一侧远离铰接块(14)的一端皆开设有连接槽(23),所述连接槽(23)的内部皆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远离铰接块(14)的一端皆安装有组合头(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包括组合头(3)、第一镊把(7)、铰接块(14)和第二镊把(19),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块(14)的外侧分别铰接有推板(17)与第二镊把(19),所述第一镊把(7)靠近铰接块(14)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套筒(24),所述套筒(24)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弹簧(13),且弹簧(13)的顶部安装有支杆(12),所述支杆(12)的顶部与第二镊把(19)铰接,所述第二镊把(19)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8),所述滑槽(20)底端靠近铰接块(14)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6),所述第一定位孔(16)的内部安装有推板(17),所述推板(17)的顶端与连接杆(18)连接,所述滑槽(20)底端远离铰接块(1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1),所述第二定位孔(21)的内部安装有两组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的外侧皆铰接有L型刮板(6),所述L型刮板(6)的顶端皆与连接杆(18)铰接,所述第二镊把(19)顶端靠近铰接块(1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置槽(15),所述第一镊把(7)底端正对第二安置槽(15)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置槽(9),且第一安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芳杰,师文,刘爱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