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切取式子宫肌瘤钳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切取式子宫肌瘤钳。
技术介绍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是由于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育龄期最为多见,发生率在20%~25%左右。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患者可出现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触及下腹部包块,伴白带增多、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不孕、继发贫血等症状。最常用B超检查,显示肌瘤区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低回声、等回声或中回声,中间常有稀疏光点,并可以显示肌瘤的数量和位置。肌瘤较小且无症状,尤其是近绝经期妇女可保守治疗,但需定期随访,可期3-6个月复查1次,随访中如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需考虑进一步治疗。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行肌瘤切除术,包括经腹或腹腔镜下切除肌瘤、子宫粘膜下肌瘤经阴道或宫腔镜切除。因为子宫肌瘤常为多发肌瘤,数量多的患者子宫内可达几十或者上百个,在肌瘤切除时需要将肌瘤尽可能全部剥除,现在进行切除时常常是先用剪刀,剪开肌瘤表面组织,然后用肌瘤剥离钳钳 ...
【技术保护点】
1.连续切取式子宫肌瘤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杆体、钳柄和剥离驱动组件,钳杆体为方管结构,钳杆体的前端安装有剥离钳头,钳柄安装在钳杆体的后端,钳柄包括前柄体和后柄体,前柄体的上端固定在钳杆体的后端,后柄体的上部通过销轴铰接在前柄体上部,前柄体与后柄体的下部之间均设有金属弹片,两个金属弹片的上端部相抵触;/n钳杆体的内腔后部固定有隔板,隔板将钳杆体的内腔分割成前侧的肌瘤收纳腔和后侧的安装腔,钳杆体上开设有肌瘤取出窗,肌瘤取出窗上扣合有长条形的挡盖,挡盖由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n剥离钳头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上钳板和下钳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外形均为三角形,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固定在钳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切取式子宫肌瘤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杆体、钳柄和剥离驱动组件,钳杆体为方管结构,钳杆体的前端安装有剥离钳头,钳柄安装在钳杆体的后端,钳柄包括前柄体和后柄体,前柄体的上端固定在钳杆体的后端,后柄体的上部通过销轴铰接在前柄体上部,前柄体与后柄体的下部之间均设有金属弹片,两个金属弹片的上端部相抵触;
钳杆体的内腔后部固定有隔板,隔板将钳杆体的内腔分割成前侧的肌瘤收纳腔和后侧的安装腔,钳杆体上开设有肌瘤取出窗,肌瘤取出窗上扣合有长条形的挡盖,挡盖由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
剥离钳头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上钳板和下钳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外形均为三角形,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固定在钳杆体的前端部左右两侧,且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向前延伸设置;钳杆体的前端部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安装缺口,上钳板位于左侧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冉冉,郑晓珂,王亚楠,郭彦伟,张红巧,王利娟,索丹风,陈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