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晓秋专利>正文

一种心血管病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641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疾病康复装置,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板,翻转板和折叠臂,翻转板的一端通过折叠臂与底板相互连接,翻转板能绕折叠臂转动,底板并排设置有分别位于翻转板两侧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连接有能升降移动的连接块,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凹槽,翻转板远离折叠臂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凹槽相互适配的限位凸起,翻转板的中部贯穿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内侧壁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转轴,转轴外套设有跑带,跑带的外壁并排设置有两组台阶单元,台阶单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台阶组件。

A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病康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病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内科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这类疾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在心脏病术后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还应当进行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复发率和再梗死率。现有的康复训练主要是在专业的护理人员的监督陪同下进行,在不同的时期,训练的项目各不相同,其主要的项目包括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台阶、下蹲起立以及健身跑等。但是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一对一监督进行,浪费人力财力;患者在训练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地面湿滑而摔倒,下蹲起立的过程中出现下蹲之后不能顺利起立的情况。为此,亟待一种心血管病康复装置,能够集中模拟多种康复运动,满足患者不同时期的康复训练,通过该装置,使患者即使在不离开病房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血管疾病康复装置,集中模拟多种患者康复运动,使患者即使在不离开病房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康复训练。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心血管病康复装置,包括底板,翻转板和折叠臂,翻转板的一端通过折叠臂与底板相互连接,翻转板能绕折叠臂转动,底板并排设置有分别位于翻转板两侧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连接有能升降移动的连接块,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凹槽,翻转板远离折叠臂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凹槽相互适配的限位凸起,翻转板的中部贯穿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内侧壁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转轴,转轴外套设有跑带,跑带的外壁并排设置有两组台阶单元,台阶单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台阶组件。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折叠臂包括固定柱、转动柱和锁定轴;固定柱下端与底板上端相互连接,转动柱的一端与翻转板相互连接,转动柱的另一端与固定柱的上端铰接,固定柱的上端开设有便于转动柱转动的转动槽,转动柱的下端位于转动槽内,固定柱与转动柱贯穿开设有方孔,锁定轴安装在方孔内,锁定轴包括锁定段和转动段,锁定段的截面形状与方孔一致,转动段的界面形状为方孔的内切圆。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地:锁定段和转动段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锁定轴套设有位于第一挡板与固定柱之间的压缩弹簧,固定柱外壁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设置有与锁定轴轴线垂直的销轴,销轴转动套设有支撑条,第二挡板开设有与支撑条相互适配的卡槽。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地:两个支撑板的内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连接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滑槽相互适配的滑块。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滑槽为燕尾槽或T字槽,滑块为与滑槽相互适配的燕尾块或T字块。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地:一组的台阶单元的相邻台阶组件之间距离为20-30cm。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台阶组件包括踩踏板和连接绳;连接绳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连接绳的一端与踩踏板相互连接,连接绳的另一端与跑带相互连接。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地:翻转板设置有多个定位凸块,底板的上端开设有与定位块相互适配的定位凹槽。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本专利技术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防护栏,防护栏位于底板的边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跑带上设置台阶单元,台阶单元能跟随翻转板在水平面以及竖直面进行翻转切换。当翻转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方便患者在跑带上进行慢走,以及后期恢复状态良好后进行健康跑。当翻转板处于竖直状态时,患者一只脚站立在底板上,另一只脚抬高到踩踏板的位置,此时患者的脚向下施加力,带动转轴转动,跑带在转轴上转动,踩在踩踏板上的脚逐渐向下移动,实现模拟患者上楼梯的运动,不需要患者在楼道进行锻炼,减少患者在楼道锻炼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且当翻转板处于竖直状态时,患者可站立在底板上进行轻微的原地跳跃锻炼以及下蹲起立运动,在底板周围设置的防护栏起到保护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台阶单元的相对距离,以及两个台阶单元在跑带上的位置关系均可根据人体工学进行设置。2、折叠臂采用关节式的转动,实现转动柱和固定柱的夹角的改变,固定柱与转动柱之间开设有一致的方孔,方孔为正四边形。通过锁定轴进行锁定,锁定轴的锁定段位于方孔内时,对转动柱和固定柱起到限位的作用,锁定轴的转动段位于方孔内时,转动柱仍可与固定柱发生相对转动,并且锁定段起到转轴的作用,保证转动柱和固定柱的一体性,锁定结构简单可靠。3、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有效避免锁定轴脱离固定柱与转动柱,保持三者的一体性。压缩弹簧套设在锁定轴上,位于第一挡板与固定柱的外壁之间,使压缩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具有迫使锁定段远离方孔的趋势,此时转动段位于方孔内,转动柱和固定柱能相对转动,处于解锁状态。当转动完毕后,需要对转动柱与固定柱进行相对固定,此时通过外力拉动锁定轴,压缩弹簧压缩,转动支撑条,支撑条与第二挡板的卡槽配合,对第二挡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保持处于锁紧状态,当需要转动翻转板时,先迫使压缩弹簧进一步压缩,然后使支撑条从卡槽内移除即可;锁紧简单方便。4、连接块能够升降移动,先使连接块向上移动,当翻转板反转到竖直状态时,向下移动连接块,翻转板的限位凸起进入到连接块的限位凹槽内,起到对翻转板的辅助固定,保证翻转板与支撑板以及底板的一体性,保证竖直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方式,连接块与支撑板的滑动配合方式采用燕尾槽与燕尾块、T字槽与T字块的配合方式,保证滑动过程的稳定性。5、台阶组件包括踩踏板和连接绳,通过连接绳连接的方式,保证了踩踏板的称重能力,同时连接绳为软质,能顺利在跑带的拐角处过度,连接绳可以通过缝合的方式与跑带连接,同时连接绳也可以与跑带一体成型。6、翻转板设置多个定位凸起,底板设置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保证翻转板水平时能快速进行定位,翻转板不会与底板发生相对移动。7、底板的下端设置防滑垫,增大底板与地面的摩擦,避免装置随意滑动;在底板的四周设置防护栏,对患者起到进一步保护的作用,同时也方便患者通过护栏借力,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去掉连接连接块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6为折叠臂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折叠臂处于锁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转动柱安装在固定柱的转动槽内的示意图;图9为锁定轴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防护栏的示意图;附图中,1-底板,2-翻转板,210-限位凸起,220-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病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翻转板(2)和折叠臂(3),所述翻转板(2)的一端通过折叠臂(3)与底板(1)相互连接,所述翻转板(2)能绕折叠臂(3)转动,所述底板(1)并排设置有分别位于翻转板(2)两侧的支撑板(4),两个支撑板(4)之间连接有能升降移动的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翻转板(2)远离折叠臂(3)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凹槽相互适配的限位凸起(210),所述翻转板(2)的中部贯穿开设有定位槽(220),所述定位槽(220)的内侧壁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转轴(6),转轴(6)外套设有跑带(7),所述跑带(7)的外壁并排设置有两组台阶单元(8),所述台阶单元(8)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台阶组件(8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病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翻转板(2)和折叠臂(3),所述翻转板(2)的一端通过折叠臂(3)与底板(1)相互连接,所述翻转板(2)能绕折叠臂(3)转动,所述底板(1)并排设置有分别位于翻转板(2)两侧的支撑板(4),两个支撑板(4)之间连接有能升降移动的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翻转板(2)远离折叠臂(3)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凹槽相互适配的限位凸起(210),所述翻转板(2)的中部贯穿开设有定位槽(220),所述定位槽(220)的内侧壁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转轴(6),转轴(6)外套设有跑带(7),所述跑带(7)的外壁并排设置有两组台阶单元(8),所述台阶单元(8)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台阶组件(8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病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臂(3)包括固定柱(320)、转动柱(310)和锁定轴(330);所述固定柱(320)下端与底板(1)上端相互连接,所述转动柱(310)的一端与翻转板(2)相互连接,所述转动柱(310)的另一端与固定柱(320)的上端铰接,所述固定柱(320)的上端开设有便于转动柱(310)转动的转动槽(321),所述转动柱(310)的下端位于转动槽(321)内,所述固定柱(320)与转动柱(310)贯穿开设有方孔(311),所述锁定轴(330)安装在方孔(311)内,所述锁定轴(330)包括锁定段(331)和转动段(332),所述锁定段(331)的截面形状与方孔(311)一致,所述转动段(332)的界面形状为方孔(311)的内切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血管病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段(331)和转动段(33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350)和第二挡板(360),所述锁定轴(3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秋
申请(专利权)人:吴晓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