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东辉专利>正文

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621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体静电释放消除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包括气囊,气囊由导电橡胶制成,所述气囊设置在接地放电体上,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释放人体静电。有益效果是:在人体静电释放过程中不产生电火花(或隔绝电火花),进一步对人不产生电击感,气腔被压缩的过程保证了静电释放所需要的时间,再进一步增加了趣味性,操作过程全程伴随发声音效,引导人员自助加油时主动释放人体静电。

An air bag type human body electrostatic relea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静电释放消除的
,特别是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
技术介绍
人体静电释放球又名人体静电消除球,静电消除球是一种适用于易燃、易爆和防静电场所的人体静电释放产品,研发的主要目的是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和防静电场所将人体本身所积累的静电电荷安全的泻放掉,避免因人体静电而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人体电击及减少电子元件的静电损害现象的发生。但现有的人体静电释放球用不锈钢制作,球体(触摸球)连接大地,当手接触球体后将人体静电迅速引入大地,在此过程中,当手接触球体的瞬间有可能产生放电火花,该火花对于易燃,易爆场所是不安全的,另外人体也会有电击感而产生不适。由于人体静电释放需要一定的弛豫时间,操作人员在主观上不易判断是否达到静电释放的需要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质安全源于按GB3836.4—201标准,防爆电器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等种类,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特征是其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即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也就是说该类电器不是靠外壳防爆和充填物防爆,而是其电路在正常使用或出现故障时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的能量小于0.28mJ,即瓦斯浓度为8.5%(最易爆炸的浓度)最小点燃能量。人体静电释放要求不产生火花、不产生电击感,同时放电时间也不能太长,根据Q(电量)=U(电压)*C(电容),I(电流)=U(电压)/R(电阻),通常人体电容为一定值,为了避免瞬间放电,要设置放电电阻,即限制放电功率P=U2/R(放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迅速下降),但恒定电阻时,随着电量下降,电压也下降,放电电流就会减小,放电时间就会延长,由于放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迅速下降(P=U2/R),如果限定一个放电功率,要快速放电则电阻要迅速减小。根据放电的时间常数T=RC,在C一定的境况下电阻越大需要的放电时间越长,而电阻太小则放电功率大,容易产生火花,所以本案要解决的是变电阻放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人体静电释放过程中不产生电火花(或隔绝电火花),进一步对人不产生电击感,并实现快速释放静电,同时操作过程全程伴随发声音效,气体被压缩的过程保证了静电释放需要的时间,再进一步增加了趣味性,引导人员自助加油时主动释放人体静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包括气囊,气囊由导电橡胶制成,所述气囊设置在接地放电体上,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释放人体静电。所述的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导电橡胶气囊接地电阻为R,气囊壁厚电阻为r,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进行人体静电预释放,手按或握扁气囊导致相对面的气囊壁相碰,人体静电通过电阻2r进一步放电。所述的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通过参数ρ、H、L设计导电橡胶气囊的电阻R及壁厚电阻r,当压扁气囊时,实际情况是电阻R和r并联放电,设置电阻的阻值:200兆欧姆≥R≥50兆欧姆,50兆欧姆≥R和r的并联值>0兆欧姆,ρ为导电橡胶的电阻率、H为气囊壁厚、L气囊跨度尺寸。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包括气囊,气囊一侧设置手触电极、永磁体,气囊的另一侧设置放电电极、常开磁控开关,常开磁控开关跨接在所述手触电极和所述放电电极之间,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使所述永磁体靠近所述常开磁控开关使其闭合,人体静电通过手触电极、常开磁控开关、放电电极入地。所述的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所述常开磁控开关和所述永磁体的安装位置可以互换。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包括气囊,气囊一侧设置手触电极,气囊的另一侧设置放电电极,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人体静电通过手触电极、放电电极入地。所述的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所述手触电极和\或所述放电电极由低电阻率材料制成,其电阻值为:0兆欧姆~200兆欧姆。所述的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气囊由导电橡胶制成,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人体静电通过导电橡胶气囊的电阻R进行预放电。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包括气囊,气囊一侧设置手触电极,气囊的另一侧设置放电电极,设置放电电阻R跨接在所述手触电极和放电电极之间,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人体静电通过手触电极、放电电阻R、放电电极入地。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包括气囊,气囊一侧设置手触电极,气囊的另一侧设置放电电极,设置放电电阻R跨接在所述手触电极和放电电极之间,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人体静电通过手触电极、放电电阻R、放电电极进行预放电,继续手按或握动气囊导致所述手触电极和放电电极相碰接触使人体直接连接放电电极接地。所述的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所述手触电极和\或所述放电电极由低电阻率材料制成,其电阻值为:0兆欧姆~200兆欧姆。所述的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气囊由导电橡胶制成,其电阻为R,由导电橡胶气囊的电阻R替代所述放电电阻R。所述的任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有呼吸孔设置在气囊上,进一步为防爆呼吸孔。所述的任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有气哨设置在所述气囊上,当手按或握动气囊的静电释放过程中伴随声谱声效。所述的任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所述电阻R的阻值为:10兆欧姆~1000兆欧姆。所述的任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弹性腔体上还设置永磁体2,永磁体2用于所述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吸附固定在使用场所的接地铁磁性物体上。所述的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常开磁控开关为防爆常开磁控开关。所述的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常开磁控开关为常开干簧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人体静电释放过程中不产生电火花(或隔绝电火花),进一步对人不产生电击感,气腔被压缩的过程保证了静电释放所需要的时间,再进一步增加了趣味性,操作过程全程伴随发声音效,引导人员自助加油时主动释放人体静电。附图说明图1为导电橡胶气囊人体静电释放器实施方案。图2为气囊+电阻+电极的实施方案。图3为导电橡胶气囊+电极的的实施方案。图4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干簧管开关的实施方案。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或其制品应用于加油站的实施方案。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或其制品应用在门把手上的实施方案。图7为本专利技术串接指示灯的电路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有关实施方案的等效电路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设置呼吸孔+气哨的实施方案。图10为本专利技术采用永磁体吸附固定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实施方案图11为本专利技术以气哨替代呼吸孔的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磁控开关包括半导体磁控开关、霍尔器件磁控开关、干簧管开关,本案以常开干簧管为例说明。由于干簧管的两个电触点位于封闭空间内,属于防爆器件,即使干簧管的电触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包括气囊,气囊由导电橡胶制成,所述气囊设置在接地放电体上,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释放人体静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包括气囊,气囊由导电橡胶制成,所述气囊设置在接地放电体上,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释放人体静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导电橡胶气囊接地电阻为R,气囊壁厚电阻为r,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进行人体静电预释放,手按或握扁气囊导致相对面的气囊壁相碰,人体静电通过电阻2r进一步放电。


3.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包括气囊,气囊一侧设置手触电极、永磁体,气囊的另一侧设置放电电极、常开磁控开关,常开磁控开关跨接在所述手触电极和所述放电电极之间,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使所述永磁体靠近所述常开磁控开关使其闭合,人体静电通过手触电极、常开磁控开关、放电电极入地。


4.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包括气囊,气囊一侧设置手触电极,气囊的另一侧设置放电电极,手按或握动气囊的过程中人体静电通过手触电极、放电电极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囊型人体静电释放器,其特征是:所述手触电极和\或所述放电电极由低电阻率材料制成,其电阻值为:0兆欧姆~200兆欧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吴东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