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62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所述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包括底座、弧形板和滑动机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凹槽,两个规格相同的弧形板分别设置在凹槽两侧的底座上,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弧形板上,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弧型槽、第二弧形槽、L型滑动块、螺纹固定杆和拉钩,所述第一弧型槽开设在弧形板的内侧壁,第二弧形槽开设在弧形板的顶部,第一弧型槽与第二弧形槽构成“L”型滑腔并相互连通,L型滑动块设置在“L”型滑腔内,所述拉钩的连接端穿过第一弧型槽并与L型滑动块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固定杆穿过第二弧形槽并延伸至L型滑动块开设的螺纹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具有可灵活调节的优点。

A kind of hook fixator in neuro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
技术介绍
拉钩在手术中普遍使用,外科手术视野良好显露是顺利成功完成各种神经外科手术的前提条件,大多数开放性手术的显露是借助手术拉钩完成的。但是,拉钩在使用的过程中始终需要专人来牵拉固定,操作十分麻烦,同时还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所以需要一种在增加手术成功的同时还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可灵活调节的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凹槽;弧形板,两个规格相同的弧形板分别设置在凹槽两侧的底座上,且每一个弧形板两端的外侧壁均通过升降机构与底座连接;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弧形板上,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弧型槽、第二弧形槽、L型滑动块、螺纹固定杆和拉钩,所述第一弧型槽开设在弧形板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弧形槽开设在弧形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弧型槽与第二弧形槽构成“L”型滑腔并相互连通,所述L型滑动块设置在“L”型滑腔内,所述拉钩的连接端穿过第一弧型槽并与L型滑动块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固定杆穿过第二弧形槽并延伸至L型滑动块对应侧壁开设的螺纹孔内。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杆和螺纹套管,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且螺纹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螺纹套管螺纹套接在螺纹杆上,且螺纹套管的侧壁与弧形板端面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固定嵌合有硅胶垫。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胶合连接有阻尼橡胶垫。优选的,所述L型滑动块与“L”型滑腔的内壁滑动接触。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中的螺纹杆调节高度在12-38cm。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拧松螺纹固定杆并顺着“L”型滑腔滑动使得L型滑动块随着L型滑动块滑动,进而可以在水平方向调节拉钩的位置,进而灵活的对患者患处进行拉钩,转动底座同一侧的两个螺纹杆,从而弧形板沿着螺纹杆进行高度调节,因此便于调节弧形板两个拉钩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凹槽,3、升降机构,31、螺纹杆,32、螺纹套管,4、弧形板,5、滑动机构,51、第一弧型槽,52、第二弧形槽,53、L型滑动块,54、螺纹固定杆,55、拉钩,6、硅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包括:底座1、弧形板4和滑动机构5,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2,两个规格相同的弧形板4分别设置在凹槽2两侧的底座1上,且每一个弧形板4两端的外侧壁均通过升降机构3与底座1连接,所述滑动机构5设置在弧形板4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第一弧型槽51、第二弧形槽52、L型滑动块53、螺纹固定杆54和拉钩55,所述第一弧型槽51开设在弧形板4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弧形槽52开设在弧形板4的顶部,所述第一弧型槽51与第二弧形槽52构成“L”型滑腔并相互连通,所述L型滑动块53设置在“L”型滑腔内,所述拉钩55的连接端穿过第一弧型槽51并与L型滑动块53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固定杆54穿过第二弧形槽52并延伸至L型滑动块53对应侧壁开设的螺纹孔内。需要说明的是:拧松螺纹固定杆54并顺着“L”型滑腔滑动使得L型滑动块53随着L型滑动块53滑动,进而可以在水平方向调节拉钩55的位置,进而灵活的对患者患处进行拉钩,在拉钩完毕后,通过旋转拧紧的方式使得的螺纹固定杆54将L型滑动块53牢牢固定在“L”型滑腔内,进而完成L型滑动块53上拉钩55的固定。参考图1所示,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螺纹杆31和螺纹套管32,所述螺纹杆3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底座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且螺纹杆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螺纹套管32螺纹套接在螺纹杆31上,且螺纹套管32的侧壁与弧形板4端面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转动底座1同一侧的两个螺纹杆31,从而弧形板4沿着螺纹杆31进行高度调节,因此便于调节弧形板4两个拉钩55的高度。参考图1所示,所述凹槽2内固定嵌合有硅胶垫6,提高患者躺在上面的舒适度。参考图1所示,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胶合连接有阻尼橡胶垫,降低底座1在病床上时发生侧滑的现象。参考图1所示,所述L型滑动块53与“L”型滑腔的内壁滑动接触,从而提高了L型滑动块53在“L”型滑腔内滑动的平稳性。参考图1所示,所述升降机构3中的螺纹杆31调节高度在12-38cm,便于对不同患者患处进行拉钩固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2);/n弧形板(4),两个规格相同的弧形板(4)分别设置在凹槽(2)两侧的底座(1)上,且每一个弧形板(4)两端的外侧壁均通过升降机构(3)与底座(1)连接;/n滑动机构(5),所述滑动机构(5)设置在弧形板(4)上,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第一弧型槽(51)、第二弧形槽(52)、L型滑动块(53)、螺纹固定杆(54)和拉钩(55),所述第一弧型槽(51)开设在弧形板(4)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弧形槽(52)开设在弧形板(4)的顶部,所述第一弧型槽(51)与第二弧形槽(52)构成“L”型滑腔并相互连通,所述L型滑动块(53)设置在“L”型滑腔内,所述拉钩(55)的连接端穿过第一弧型槽(51)并与L型滑动块(53)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固定杆(54)穿过第二弧形槽(52)并延伸至L型滑动块(53)对应侧壁开设的螺纹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拉钩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2);
弧形板(4),两个规格相同的弧形板(4)分别设置在凹槽(2)两侧的底座(1)上,且每一个弧形板(4)两端的外侧壁均通过升降机构(3)与底座(1)连接;
滑动机构(5),所述滑动机构(5)设置在弧形板(4)上,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第一弧型槽(51)、第二弧形槽(52)、L型滑动块(53)、螺纹固定杆(54)和拉钩(55),所述第一弧型槽(51)开设在弧形板(4)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弧形槽(52)开设在弧形板(4)的顶部,所述第一弧型槽(51)与第二弧形槽(52)构成“L”型滑腔并相互连通,所述L型滑动块(53)设置在“L”型滑腔内,所述拉钩(55)的连接端穿过第一弧型槽(51)并与L型滑动块(53)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固定杆(54)穿过第二弧形槽(52)并延伸至L型滑动块(53)对应侧壁开设的螺纹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汉川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