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腔式鼻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61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分腔式鼻吸管,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内部设有两个互不连通的管腔,两个所述管腔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各自的出气端插接配合,所述管道接头的外壁设有两个鼻腔吸管,每个所述管腔匹配于一个所述鼻腔吸管,所述鼻腔吸管和与之匹配的所述管腔连通。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从各自的存放容器(气源处)至两个鼻腔吸管的出气口处的输送过程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一种气体不可能沿另一根管道逆流而进入另一种气体的存放容器(气源处),从而避免两种气体在使用前混合。

Split nasal stra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腔式鼻吸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腔式鼻吸管。
技术介绍
在治疗或保健过程中,有时需要将两种气体即混即用,如在麻醉过程中:为便于调控麻醉气体的用量,麻醉气体(一氧化二氮)和呼吸所需的氧气是分别输给患者的,而不会预先将一氧化二氮与氧气混合后存放。又如氢气治疗过程:由于氢气与氧气混合后存放存在危险性,用于治疗或保健用的氢气和呼吸所需的氧气也是分别输给患者的,而不会预先将氢气与氧气混合后存放。两种气体分别需要两根管道来输送,而现有技术中,该两根管道的输出端是连通的,在特定的意外状况下,其中一种气体有可能沿另一根管道逆流流入另一种气体的存放容器,使该两种气体在使用前混合,从而影响后续使用或带来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腔式鼻吸管,其能够避免其中一种气体沿另一根管道逆流进入另一种气体的存放容器,从而避免两种气体在使用前混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分腔式鼻吸管,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内部设有两个互不连通的管腔,两个所述管腔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各自的出气端插接配合,所述管道接头的外壁设有两个鼻腔吸管,每个所述管腔匹配于一个所述鼻腔吸管,所述鼻腔吸管和与之匹配的所述管腔连通。具体地,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气端侧壁均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鼻腔吸管的进气端连通。具体地,所述管腔的里端形状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出气端插至所述管腔的里端。具体地,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管腔的里端之间留有通气间隙,所述鼻腔吸管的进气端设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管腔的里端之间,所述鼻腔吸管的进气端与所述通气间隙连通。具体地,所述管道接头呈直管状,所述管道接头内部设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管道接头的内部分为两个互不连通的管腔。具体地,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管道接头均由软胶材质制成。具体地,所述管道接头的外壁固定地设有抓持片。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管道接头内部设有两个互不连通的管腔,两个管腔分别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各自的出气端插接配合,且每个管腔匹配于一个鼻腔吸管,鼻腔吸管和与之匹配的管腔连通,因而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从各自的存放容器(气源处)至两个鼻腔吸管的出气口处的输送过程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一种气体不可能沿另一根管道逆流而进入另一种气体的存放容器(气源处),从而避免两种气体在使用前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分腔式鼻吸管的立体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图3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管道接头连接处的局部透视图;图4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局部视图;图5为图3所对应的剖切视图;图6为替代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管道接头连接处的局部透视图;图7为图6所对应的剖切视图。图中: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管道接头;32、分隔部;33、通气间隙;4、鼻腔吸管;5、出气孔;6、抓持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见图1至图7,分腔式鼻吸管,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管道接头3。管道接头3内部设有两个互不连通的管腔(参考图5、图7),两个管腔分别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各自的出气端插接配合。管道接头3的外壁设有两个鼻腔吸管4,两个鼻腔吸管4分别用于插入鼻子的两个鼻孔。每个管腔匹配于一个鼻腔吸管4,鼻腔吸管4和与之匹配的管腔连通。由于管道接头3内部设有两个互不连通的管腔(参考图5、图7),两个管腔分别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各自的出气端插接配合,且每个管腔匹配于一个鼻腔吸管4,鼻腔吸管4和与之匹配的管腔连通,因而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从各自的存放容器(气源处)至两个鼻腔吸管4的出气口处的输送过程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一种气体不可能沿另一根管道逆流而进入另一种气体的存放容器(气源处),从而避免两种气体在使用前混合。具体地,结合图3、图4,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出气端侧壁均设有出气孔5,出气孔5与鼻腔吸管4的进气端连通。具体地,结合图3至图5,管腔的里端形状呈圆柱体状,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的出气端插至管腔的里端。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当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的出气端插至管腔的里端时,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的出气孔5刚好与鼻腔吸管4的进气端沿管道的轴向对齐,因而,只需相对管道接头3将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转动至其出气孔5与鼻腔吸管4的进气端沿管道的周向对齐后,即可以使出气孔5与鼻腔吸管4的进气端连通。由于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的出气端插至管腔的里端,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外壁与管腔内壁的有效接触面积较大,其连接可靠性较高。具体地,见图5、图7,管道接头3呈直管状,管道接头3内部设有分隔部32,分隔部32将管道接头3的内部分为两个互不连通的管腔。具体地,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管道接头3均由软胶材质制成,作为优选,管腔的内壁轮廓与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外壁相应,且管腔的内壁孔径略小于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的外壁孔径,使得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能与管腔形成过盈配合,以提高管道连接可靠性。具体地,管道接头3的外壁固定地设有抓持片6,抓持片6可供使用者用手抓持。作为替代实施方式,对比图6、图7,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的出气端与管腔的里端之间留有通气间隙33,鼻腔吸管4的进气端设于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的出气端与管腔的里端之间,鼻腔吸管4的进气端与通气间隙33连通。以此替代实施方式,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的出气端无需插至管腔的里端,因而更便于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与管腔的接驳。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分腔式鼻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内部设有两个互不连通的管腔,两个所述管腔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各自的出气端插接配合,所述管道接头的外壁设有两个鼻腔吸管,每个所述管腔匹配于一个所述鼻腔吸管,所述鼻腔吸管和与之匹配的所述管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分腔式鼻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内部设有两个互不连通的管腔,两个所述管腔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各自的出气端插接配合,所述管道接头的外壁设有两个鼻腔吸管,每个所述管腔匹配于一个所述鼻腔吸管,所述鼻腔吸管和与之匹配的所述管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式鼻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气端侧壁均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鼻腔吸管的进气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式鼻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的里端形状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出气端插至所述管腔的里端。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智关鸿杰张根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量子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