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活检钳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活检钳。
技术介绍
活检钳是直接操作机体黏膜组织的内镜附件。当内镜检查需获取病理活检组织时,活检钳更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常规的活检钳大多不避免活检组织外露,或者直接撕扯下部分组织,而且活检钳是从内镜的工作孔道进入,常规的活检组织退出工作孔道时,会受工作孔道的杂菌污染,所以在取出活检组织时,人体其他组织或者工作孔道中的杂菌都是难以避免的污染。许多人使用活检组织进行检查,甚至通过活检组织进行研究,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有必要排除各种干扰,特别是活检组织受到污染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而使用常规活检钳进行操作获取活检组织时,所获取的活检组织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活检钳,能够避免活检组织受到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活检钳,包括手持环、手柄、滑套、导管和拉线,手持环固定在手柄的一端,手柄的另一端连接在导管上,手柄呈筒状,手柄的筒壁上设有滑槽,滑套套设在手柄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活检钳,包括手持环(8)、手柄(6)、滑套(7)、导管(4)和拉线(5),其特征是:所述手持环(8)固定在手柄(6)的一端,所述手柄(6)的另一端连接在导管(4)上,所述手柄(6)呈筒状,所述手柄(6)的筒壁(61)上设有滑槽(62),所述滑套(7)套设在手柄(6)上,所述拉线(5)设置在导管(4)和手柄(6)内,所述拉线(5)的一端通过滑槽(62)与滑套(7)连接,所述导管(4)的一端连接有钳架组件(1),所述钳架组件(1)包括安装座(2)、第一钳座(12)、第二钳座(15)、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4),所述安装座(2)连接在导管(4)上,所述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活检钳,包括手持环(8)、手柄(6)、滑套(7)、导管(4)和拉线(5),其特征是:所述手持环(8)固定在手柄(6)的一端,所述手柄(6)的另一端连接在导管(4)上,所述手柄(6)呈筒状,所述手柄(6)的筒壁(61)上设有滑槽(62),所述滑套(7)套设在手柄(6)上,所述拉线(5)设置在导管(4)和手柄(6)内,所述拉线(5)的一端通过滑槽(62)与滑套(7)连接,所述导管(4)的一端连接有钳架组件(1),所述钳架组件(1)包括安装座(2)、第一钳座(12)、第二钳座(15)、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4),所述安装座(2)连接在导管(4)上,所述第一钳座(12)和第二钳座(15)相对称并转动连接在安装座(2)上,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与拉线(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钳座(12)上,所述第二连接板(14)的一端与拉线(5)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4)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钳座(15)上,所述钳架组件(1)外设有用于隔离的保护套(3),所述保护套(3)将钳架组件(1)套装在内,并沿导管(4)向上延伸,所述保护套(3)外设有第一钳刀(13)和第二钳刀(16),所述第一钳刀(13)卡合在第一钳座上(12),所述第二钳刀(16)卡合在第二钳座(15)上,所述第一钳刀(13)设有第一刀刃(131)和第一钳槽(132),所述第二钳刀(16)设有第二刀刃(161)和第二钳槽(162),将滑套(7)拉向手持环(8)时,拉线(5)随滑套(7)移动并拽动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4),使第一钳座(12)和第二钳座(15)相向转动,第一刀刃(131)和第二刀刃(161)配合夹取活检组织,第一钳槽(132)和第二钳槽(162)闭合呈可容纳活检组织的密封胶囊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活检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钳座(12)设有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一凹槽(121)内设有第一凸起带(124),所述第一钳刀(13)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带(124)配合的第一卡合槽(133),所述第一钳刀(13)隔着保护套(3)卡入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二钳座(15)设有第二凹槽(151),所述第二凹槽(151)内设有第二凸起带(154),所述第二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