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602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双破屋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包括屋顶本体,屋顶本体包括两块倾斜的屋顶板,两块屋顶板一体成型,屋顶板上设有绿化模块,所述屋顶板的上表面沿倾斜方向固设有呈台阶状的凸起部,绿化模块沿横向与凸起部滑动配合,凸起部的顶部沿平行于屋顶板的板面方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两块屋顶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横梁,横梁上设置有储水箱,导流槽与储水箱连通。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屋顶的绿化模块容易发生水涝的问题。

The roof of a garden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
本技术属于双破屋顶结构
,具体为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园林建筑多采用混凝土结构,也导致园林建筑与周围的植物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反差,为了弱化这种反差,通常会在建筑的屋顶上放置植物盆栽来进行点缀。但是,在屋顶放置盆栽等绿化模块(绿化模块为存储有土壤的容器,绿化模块的底部具有渗水功能)后,园林工人难以随时上到屋顶上对绿化模块进行照料,尤其是当下雨的时候,绿化模块容易发生积水的现象。虽然绿化模块的底部具有滤水的功能,方便使绿化模块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排出,但是,绿化模块中土壤吸收的水分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绿化模块底部排出,并沿着屋顶往屋檐处流动,从而使靠近屋檐处的绿化模块部分还是会出现水分过高的水涝现象,容易导致绿化模块中的植物生病而枯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屋顶的绿化模块容易发生水涝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包括屋顶本体,屋顶本体包括两块倾斜的屋顶板,两块屋顶板一体成型,屋顶板上设有绿化模块,所述屋顶板的上表面沿倾斜方向固设有呈台阶状的凸起部,绿化模块沿横向与凸起部滑动配合,凸起部的顶部沿平行于屋顶板的板面方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两块屋顶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横梁,横梁上设置有储水箱,导流槽与储水箱连通。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台阶状的凸起部,方便对绿化模块进行支撑,从而避免绿化模块从屋顶板上滑落。设置绿化模块,方便对屋顶起到隔热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装饰作用。设置导流槽,用于将屋顶板上的水导流至储水箱内。设置横梁,用于对储水箱进行支撑。设置储水箱,用于对屋面板上的雨水进行收集。常态时,绿化模块的底面在凸起部的支撑作用下与屋顶板的上表面相贴,从而减少绿化模块的底部土壤从绿化模块的底部形成水分蒸发的现象。下雨时,通过沿横向移动绿化模块,使绿化模块在凸起部的支撑作用下与屋顶板的上表面分离,从而使绿化模块的底面与屋顶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当绿化模块的土壤中的水从绿化模块的底部排出后,直接掉落在屋顶板上,并汇集在凸起部的导流槽内,最后沿着导流槽流入到储水箱内,避免了绿化模块上部的土壤中的流出的水分直接汇集到绿化模块下部的土壤中而造成下部土壤的水分过高而出现水涝的情况,同时还实现了雨水的收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绿化模块在凸起部的支撑作用下可以与屋顶板实现分离,从而减少了水分在绿化模块的底部聚集而造成水涝的情况,减少了绿化模块因水涝出现植物生病的情况发生;同时,设置台阶状的凸起部后,利用凸起部对绿化模块进行支撑,使绿化模块可以水平移动,从而使绿化模块的移动无需克服重力的直接作用,进而移动时比较省力,从而方便了绿化模块的移动;最后,设置的储水箱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实现了对雨水的利用,节约了用水。进一步,所述凸起部的顶部沿绿化模块的滑动方向固设有导轨,绿化模块上转动连接有与导轨滚动配合的导轮。设置导轨和导轮,通过导轮在导轨上滚动来支撑绿化模块移动,从而减少了绿化模块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作用,降低了绿化模块的移动难度。进一步,所述凸起部与屋顶板一体成型。屋顶板一般都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于是,凸起部与屋顶板一起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保证了凸起部与屋顶板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所述屋顶本体的屋脊处设置有螺杆,螺杆沿屋脊的延伸方向设置,屋顶本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螺杆的支撑座,螺杆与支撑座转动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与绿化模块之间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连接有调节机构。设置螺杆、螺母和连接杆,通过转动螺杆使螺母沿螺杆移动,从而使螺母通过连接杆带动绿化模块移动。通过转动螺杆的方式来驱动绿化模块的移动,方便进行操作,并且,通过转动螺杆来驱动绿化模块的移动,具有省力的效果,降低了操作难度。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链轮,链轮与螺杆同轴固定连接,链轮上配合设置有链条,链轮的周向上活动套设有优弧形的罩体,罩体与螺杆转动连接。设置链轮和链条,罩体罩设在链轮的周向上可以使链条与链轮始终保持接触,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在地面上通过拉动链条就可以实现转动链轮,从而实现通过链轮转动螺杆的目的,方便了转动螺杆的操作。进一步,所述罩体的弧形轮廓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滑轮。设置滑轮,使链条在与罩体接触并进行移动的时候,通过滑轮的作用使链条与罩体之间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链条与罩体之间的磨损作用。进一步,所述螺杆上设有旋向相反的两种螺纹段,两种螺纹段上均螺纹配合有对应的螺母,两种螺纹段上的螺母均与同一绿化模块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靠近绿化模块的一端相互铰接。设置两种螺纹段和对应的螺母后,当转动螺杆的时候可以实现两种螺纹段上的螺母相互靠近或是相互远离的运动,两种螺纹段上的螺母通过连接杆带动绿化模块移动,于是,使两种螺纹段上的螺母通过连接杆施加给绿化模块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绿化模块移动的方向平行或是具有较小的夹角,从而减少了连接杆施加给绿化模块的作用力做无用功的情况,减少了能量的损耗。进一步,所述螺杆的上方设置有弧形的挡板,挡板与支撑座可拆卸连接。设置弧形的挡板后,利用弧形的挡板对螺杆上方掉下的杂物进行阻挡,避免了杂物掉落在螺杆上而对螺杆的造成腐蚀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所述屋顶板的屋檐处设有雨水槽,雨水槽的一端设有落水孔。设置雨水槽后对屋顶板上留下的雨水进行收集,避免了夹杂有泥土的雨水直接沿屋檐滴落而影响地面的整洁度。进一步,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呈漏斗状。有利于储水箱内的水往储水箱的底部汇集,进而便于收集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绿化模块与屋顶板处于分离状态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屋顶本体屋脊处螺杆与绿化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屋顶本体屋脊处螺杆与绿化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屋顶板1、绿化模块2、凸起部3、导流槽31、导轨32、导轮33、连接杆4、螺母5、螺杆6、储水箱7、横梁8、雨水槽9、支撑座10、罩体11、链轮12、链条13。实施例一:如附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包括屋顶本体,屋顶本体包括两块倾斜的屋顶板1,两块屋顶板1一体成型,具体为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屋顶板1的上表面沿倾斜方向设置有若干台阶状的凸起部3,凸起部3与屋顶板1一体浇筑成型。凸起部3沿平行于屋顶本体的屋脊延伸方向设置,凸起部3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流槽31。凸起部3的顶部设置有导轨32,导轨32沿水平垂直于屋顶屋脊的方向设置,导轨32嵌设在凸起部3的顶部。屋顶板1的上侧设置有绿化模块2,绿化模块2的底部与凸起部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导轮33,导轮33与绿化模块2转动连接,同时,导轮33与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包括屋顶本体,屋顶本体包括两块倾斜的屋顶板,两块屋顶板一体成型,屋顶板上设有绿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板的上表面沿倾斜方向固设有呈台阶状的凸起部,绿化模块沿横向与凸起部滑动配合,凸起部的顶部沿平行于屋顶板的板面方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两块屋顶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横梁,横梁上设置有储水箱,导流槽与储水箱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包括屋顶本体,屋顶本体包括两块倾斜的屋顶板,两块屋顶板一体成型,屋顶板上设有绿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板的上表面沿倾斜方向固设有呈台阶状的凸起部,绿化模块沿横向与凸起部滑动配合,凸起部的顶部沿平行于屋顶板的板面方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两块屋顶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横梁,横梁上设置有储水箱,导流槽与储水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沿绿化模块的滑动方向固设有导轨,绿化模块上转动连接有与导轨滚动配合的导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屋顶板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园林建筑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本体的屋脊处设置有螺杆,螺杆沿屋脊的延伸方向设置,屋顶本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螺杆的支撑座,螺杆与支撑座转动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与绿化模块之间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连接有调节机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彭馨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