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切口的血管内超声导管,其包括:管体,其包括远端部分和与远端部分连接的近端部分,管体具有管状主体、在管状主体的远端部分和近端部分形成有沿着与管状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割的多个切口,多个切口沿着长度方向分布在管状主体的外周;以及超声探头组件,其包括安装在远端部分的安装槽内的超声换能器,安装槽通过对管状主体的远端部分进行切割而形成,其中,远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小于近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并且远端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小于近端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传动性能良好的带切口的血管内超声导管。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catheter with inc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切口的血管内超声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切口的血管内超声导管。
技术介绍
IVUS系统又称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主要由IVUS导管、IVUS回撤系统和IVUS主机系统组成。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经由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将包含超声探头及其管体的IVUS导管推送至血管病变区域。IVUS导管的管体在回撤过程中会通过管体前端的超声探头获取血管的管腔和管壁断面结构信息,然后在主机系统进行成像并进行图像处理,最终将特定范围内的血管的管腔和管壁的横切面与纵切面分别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探测成像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控制IVUS导管的管体以带动超声探头进行旋转和后撤。为了安全通过路径弯曲多变且交叉的血管,IVUS导管的管体往往需要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和传动性能。然而,目前的IVUS导管中,用于带动旋转和后撤的管体都是弹簧传动轴,且弹簧传动轴与超声探头的封装壳体一般被分为两个部件再连接起来,能够使得导管传动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具有良好的传动性能的带切口的血管内超声导管。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切口的血管内超声导管,其包括:管体,其包括远端部分和与所述远端部分连接的近端部分,所述管体具有管状主体、在所述管状主体的所述远端部分和所述近端部分形成有沿着与所述管状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割的多个切口,所述多个切口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管状主体的外周;以及超声探头组件,其包括安装在所述远端部分的安装槽内的超声换能器,所述安装槽通过对所述管状主体的远端部分进行切割而形成,其中,所述远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近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并且所述远端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近端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在本技术中,血管内超声导管包括具有管状主体和多个切口的管体,且切口通过在管状主体上切割而形成。由此,血管内超声导管能够具有弯曲性能。而且,管状主体远端部分的切口比近端部分的切口小且相邻的远端部分的切口之间的间距比相邻的近端部分的切口的间距小。由此,能够使远端部分与近端部分的弯曲性能、推送性能和传动性能不同,即能够使远端部分的弯曲性能强于近端部分且近端部分的推送性能和传动性能强于远端部分。另外,超声换能器安装在远端部分的安装槽内以形成超声探头,而安装槽则是通过对管状主体进行切割而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管体能够与超声探头的壳体一体化,也即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导管能够一体成型,因此,能够提高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可靠性,从而能够提高传动性能,进而能够有助于提高血管内超声成像的质量。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中,可选地,从所述近端部分到所述远端部分,切口的宽度逐渐减小且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由此,能够使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弯曲性能从近端部分到远端部分逐渐增大。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中,可选地,在所述近端部分,切口的宽度相同且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相同,并且所述远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相同且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相同。由此,近端部分能够具有均匀的弯曲性能,并且远端部分也能够具有均匀的弯曲性能。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中,可选地,所述管体还包括位于所述近端部分与所述远端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的切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近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且大于所述远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所述中间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近端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且大于所述远端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由此,中间部分能够作为远端部分与近端部分的过渡段,从而能够改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稳定性。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中,可选地,所述中间部分的切口的宽度相同且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中间部分的弯曲性能大于所述近端部分且小于远端部分,由此能够有利于改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操控性。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中,可选地,从所述近端部分到所述远端部分,所述中间部分的切口的宽度逐渐减小,所述中间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在这种情况下,中间部分的弯曲性能能够由近端到远端逐渐增大,由此能够进一步改善提高血管内超声导管的操控性。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中,可选地,所述远端部分的切口在所述管状主体的外周的长度等于所述近端部分的切口在所述管状主体的外周的长度。由此,能够有利于调节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弯曲性能。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中,可选地,所述切口在所述管状主体的外周上呈螺旋式排布。由此,能够有助于改善管体的弯曲性能,即能够有助于改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弯曲性能。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中,可选地,所述管体可以由选自钢合金、金合金、铂铱合金、镍钛合金、铜合金、钴铬合金中的一种制成。由此,能够使血管内超声导管具有生物兼容性和耐腐蚀性,且能够便于推送。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中,可选地,所述安装槽通过沿着所述管状主体切割成不连续的两个凹槽而形成,并且将所述超声换能器固定于所述管状主体的管壁之间而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在这种情况下,管状主体的管壁之间固定有超声换能器,也即管状主体的管壁能够作为壳体封装超声探头组件以形成超声探头,由此,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导管能够一体成型。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传动性能良好的带切口的血管内超声导管。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示例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示例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示例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远端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示例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近端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示例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图1是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1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示例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示例所涉及的血管内超声导管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可以包括血管内超声导管1、回撤装置2和血管内超声成像主机系统3。其中,血管内超声导管1能够在回撤过程中获取血管的管腔和管壁断面结构信息,然后在血管内超声成像主机系统3进行成像并进行图像处理。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切口的血管内超声导管1,其可以包括:管体10,其包括远端部分11和与远端部分11连接的近端部分12,管体10具有管状主体13、在管状主体13的远端部分11和近端部分12形成有沿着与管状主体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切口的血管内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n包括:/n管体,其包括远端部分和与所述远端部分连接的近端部分,所述管体具有管状主体、在所述管状主体的所述远端部分和所述近端部分形成有沿着与所述管状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割的多个切口,所述多个切口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管状主体的外周;以及/n超声探头组件,其包括安装在所述远端部分的安装槽内的超声换能器,所述安装槽通过对所述管状主体的远端部分进行切割而形成,/n其中,所述远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近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并且所述远端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近端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切口的血管内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
包括:
管体,其包括远端部分和与所述远端部分连接的近端部分,所述管体具有管状主体、在所述管状主体的所述远端部分和所述近端部分形成有沿着与所述管状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割的多个切口,所述多个切口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管状主体的外周;以及
超声探头组件,其包括安装在所述远端部分的安装槽内的超声换能器,所述安装槽通过对所述管状主体的远端部分进行切割而形成,
其中,所述远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近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并且所述远端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近端部分的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近端部分到所述远端部分,切口的宽度逐渐减小且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近端部分,切口的宽度相同且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相同,并且所述远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相同且相邻的切口之间的间距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还包括位于所述近端部分与所述远端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的切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近端部分的切口的宽度且大于所述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